教師專業發展的“破冰”之旅——評《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論取向與實現路徑》(1 / 1)

“古之學者必有師”,足見教師於古往今來的重大作用。其實,世界上每個國家都無不把教師視為教育質量的關鍵。可以說,一個國家的教師質量從根本上決定著其人才的質量。隨著當前知識經濟的全球化,社會對教師的要求日益提高,加之教育改革的需求,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已成必然。該書從“教師專業化”定義入手,共有四篇。第一篇為“教師專業發展”,提出教師應以教育創新為最高追求。教師要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學生,自己就必須具有創新精神。第二篇為“教師閱讀”,分析了“今天我們為什麼要讀書”和“今天我們怎樣閱讀”。一個人的閱讀數量及其質量可以關乎此人的精神狀態和涵養氣象。對於教師而言,讀書也是備課。在一定程度上講,教師閱讀的高度決定著教學的高度。讀書不僅要求擠時間閱讀,要有境界、有品味,要學會與文本對話,還要求讀懂、讀透、讀深,要讀思、讀寫、讀用相結合,才能達到從“有所為,有所不為”到“無為而無不為”的境界。第三篇為“教師繼續教育”,隻有以需求為導向,走“研訓一體化”的發展道路,切實提高教師培訓的有效性,才能成功構建適應新課改、有利於教師專業發展的繼續教育體係。第四篇為“教育思考”,提出基礎教育改革與創新必須以創新的教師為主體、以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為重點,努力創建使教師可以互相學習、合作研究、拓展視野、自主發展的平台,以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該書從主題到內容,既有作者對教師專業發展的認識、從事教師教育工作的體會,也包含作者關於讀書經驗和方法的介紹,以及對教育改革實踐的思考。在教師專業發展過程中,教師隻有充分調動、更新和充實自身成長的“動力源”,加強自主發展意識,合理定位自我,逐步完善自我,才能完成從“要我發展”到“我要發展”至“更上層樓”的教育教學境界提升。

(原載《中國教育學刊》2015年第5期,作者係河北省邢台學院外語係副教授)

“古之學者必有師”,足見教師於古往今來的重大作用。其實,世界上每個國家都無不把教師視為教育質量的關鍵。可以說,一個國家的教師質量從根本上決定著其人才的質量。隨著當前知識經濟的全球化,社會對教師的要求日益提高,加之教育改革的需求,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已成必然。該書從“教師專業化”定義入手,共有四篇。第一篇為“教師專業發展”,提出教師應以教育創新為最高追求。教師要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學生,自己就必須具有創新精神。第二篇為“教師閱讀”,分析了“今天我們為什麼要讀書”和“今天我們怎樣閱讀”。一個人的閱讀數量及其質量可以關乎此人的精神狀態和涵養氣象。對於教師而言,讀書也是備課。在一定程度上講,教師閱讀的高度決定著教學的高度。讀書不僅要求擠時間閱讀,要有境界、有品味,要學會與文本對話,還要求讀懂、讀透、讀深,要讀思、讀寫、讀用相結合,才能達到從“有所為,有所不為”到“無為而無不為”的境界。第三篇為“教師繼續教育”,隻有以需求為導向,走“研訓一體化”的發展道路,切實提高教師培訓的有效性,才能成功構建適應新課改、有利於教師專業發展的繼續教育體係。第四篇為“教育思考”,提出基礎教育改革與創新必須以創新的教師為主體、以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為重點,努力創建使教師可以互相學習、合作研究、拓展視野、自主發展的平台,以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該書從主題到內容,既有作者對教師專業發展的認識、從事教師教育工作的體會,也包含作者關於讀書經驗和方法的介紹,以及對教育改革實踐的思考。在教師專業發展過程中,教師隻有充分調動、更新和充實自身成長的“動力源”,加強自主發展意識,合理定位自我,逐步完善自我,才能完成從“要我發展”到“我要發展”至“更上層樓”的教育教學境界提升。

(原載《中國教育學刊》2015年第5期,作者係河北省邢台學院外語係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