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世俗主義不特別神化某個團體、某個人或某本書籍,不會認為隻有它能夠判斷真相。相反,不管真相以何種方式展現出來(遠古的骨骼化石、遙遠的星係圖像、各種統計數據表格,或各種人類傳統的文本),世俗主義都願意尊崇。正是這種對真相的承諾,成為現代科學的基礎,讓人類能夠破解原子、破譯基因組、追溯生命的演化過程,以及理解人類本身的曆史。
世俗主義重視的另一項則是“同情”(passion)。世俗主義的倫理並不在於聽從這個神或那個神的教誨,而在於深刻理解各種痛苦。例如,世俗主義之所以禁止殺人,並不是因為什麼古代典籍記載不該殺人,而是因為殺戮行為會給民眾造成巨大痛苦。有些人之所以不殺人,隻是因為“神這麼說”,但這種理由其實令人相當不安,也頗為危險。這些人不殺人的理由隻是因為“聽話”,而不是出於自身的同情與憐憫,那麼如果他們相信自己的神命令他們去殺死異教徒、女巫、通奸者或外國人,他們會怎麼做?
當然,世俗主義的各種倫理準則既然沒有某些絕對必須遵守的神旨誡命,實行上也就常常麵臨各種困境。如果某個行為會傷害某個人,但對另一個人有利,該怎麼辦?對富人多征稅來幫助窮人,是否合乎道德?我們能不能發動一場血腥的戰爭,以消滅某個殘暴的獨裁者?我們是否該不限人數,讓所有難民都進入我們的國家?世俗主義碰上的這些問題,並不會問“神的指示是什麼”,而是仔細權衡其中各方的感受,檢查各種觀察結果和可能性,找出造成傷害最少的中間路線。
讓我們以對性的態度為例。世俗主義如何決定是支持還是反對強奸、同性戀、人獸性交和亂倫?方法就是檢視其中各方的感受。強奸顯然不合道德,不是因為它違反了什麼神聖的誡命,而是它傷害到了別人;相較之下,兩個男人之間的愛情關係不會傷害其他人,所以並無理由禁止。
那麼,對人獸性交的態度呢?我曾經參與過許多公開或私人關於同性戀婚姻的辯論,總會有些自作聰明的人問:“如果兩個男人都能結婚,那麼為什麼不讓一個男人和一頭山羊結婚?”從世俗主義來看,答案實在再明顯不過。健康的關係需要情感、理智甚至精神上的深度。缺乏這種深度,婚姻隻會讓人覺得沮喪、孤單,在心理上也會發育不良。兩個男人當然可能滿足彼此的情感、理智及精神上的需求,但和一頭山羊的關係卻無法達到這種效果。因此,如果你認為婚姻製度的目的是促進人類福祉(世俗主義正是這麼認為),那麼根本不可能問出這種荒謬的問題。這種荒謬的問題,隻有把婚姻視為某種神奇儀式的人才想得出來。
此外,世俗主義不特別神化某個團體、某個人或某本書籍,不會認為隻有它能夠判斷真相。相反,不管真相以何種方式展現出來(遠古的骨骼化石、遙遠的星係圖像、各種統計數據表格,或各種人類傳統的文本),世俗主義都願意尊崇。正是這種對真相的承諾,成為現代科學的基礎,讓人類能夠破解原子、破譯基因組、追溯生命的演化過程,以及理解人類本身的曆史。
世俗主義重視的另一項則是“同情”(passion)。世俗主義的倫理並不在於聽從這個神或那個神的教誨,而在於深刻理解各種痛苦。例如,世俗主義之所以禁止殺人,並不是因為什麼古代典籍記載不該殺人,而是因為殺戮行為會給民眾造成巨大痛苦。有些人之所以不殺人,隻是因為“神這麼說”,但這種理由其實令人相當不安,也頗為危險。這些人不殺人的理由隻是因為“聽話”,而不是出於自身的同情與憐憫,那麼如果他們相信自己的神命令他們去殺死異教徒、女巫、通奸者或外國人,他們會怎麼做?
當然,世俗主義的各種倫理準則既然沒有某些絕對必須遵守的神旨誡命,實行上也就常常麵臨各種困境。如果某個行為會傷害某個人,但對另一個人有利,該怎麼辦?對富人多征稅來幫助窮人,是否合乎道德?我們能不能發動一場血腥的戰爭,以消滅某個殘暴的獨裁者?我們是否該不限人數,讓所有難民都進入我們的國家?世俗主義碰上的這些問題,並不會問“神的指示是什麼”,而是仔細權衡其中各方的感受,檢查各種觀察結果和可能性,找出造成傷害最少的中間路線。
讓我們以對性的態度為例。世俗主義如何決定是支持還是反對強奸、同性戀、人獸性交和亂倫?方法就是檢視其中各方的感受。強奸顯然不合道德,不是因為它違反了什麼神聖的誡命,而是它傷害到了別人;相較之下,兩個男人之間的愛情關係不會傷害其他人,所以並無理由禁止。
那麼,對人獸性交的態度呢?我曾經參與過許多公開或私人關於同性戀婚姻的辯論,總會有些自作聰明的人問:“如果兩個男人都能結婚,那麼為什麼不讓一個男人和一頭山羊結婚?”從世俗主義來看,答案實在再明顯不過。健康的關係需要情感、理智甚至精神上的深度。缺乏這種深度,婚姻隻會讓人覺得沮喪、孤單,在心理上也會發育不良。兩個男人當然可能滿足彼此的情感、理智及精神上的需求,但和一頭山羊的關係卻無法達到這種效果。因此,如果你認為婚姻製度的目的是促進人類福祉(世俗主義正是這麼認為),那麼根本不可能問出這種荒謬的問題。這種荒謬的問題,隻有把婚姻視為某種神奇儀式的人才想得出來。
那麼,父女戀又怎麼說呢?既然雙方都是人,還有什麼理由反對呢?然而諸多心理學研究指出,這種關係會對孩子造成巨大且無法挽回的傷害,並且會反映及加劇父親的破壞性傾向。進化結果顯示,智人的心智很難讓浪漫關係與親子關係攜手共存。所以,我們也不用等上帝或《聖經》告訴我們不該亂倫,讀讀相關的心理學研究就知道了。[1]sup>
世俗主義之所以看重科學真相,深層原因正在於此。其重點不在於滿足好奇心,而是要了解怎樣最大程度減少世界的痛苦。如果少了科學研究照亮路途,我們的同情通常也是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