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悟心境(1 / 3)

第四,智慧是回歸自我的捷徑。佛教其實是不講“我”的,因為任何一種事物現象,或者生命,都是變化無常的,因此是沒有獨立不變、永恒存在的自我的。而我們這裏所說的“自我”,其實正是你那真正的心靈。它不受外境限製,和你擁有什麼也無關。因為這個真實自我就是佛性,就是清淨心。

精神上的自由,遠比你獲得多少金錢,得到什麼饋贈更來得真實而可靠。因為外部環境是如此容易變化,給人一種不真實的感覺;而你的自心佛性卻是真常不變的,而且你是否能體認到它,都不受他人的操縱。你要解脫,要自由,權利都在你自己的心裏!

佛光偈語

解放你的心靈,覺悟自性光明;

洞察宇宙真理,超越生死束縛;

解脫靈明心性,增強心靈能量;

回歸內在自我,掙脫名利枷鎖。

誰的罪過

一位居士在江邊散步,正好看到船夫載乘客渡江的情形。

這時,有一位禪師經過,居士上前行禮,並且請教禪師:“請問禪師,剛才船夫載客過江,在開行時,船在沙灘上碾死很多螃蟹魚蝦等,這是乘客的罪過,還是船夫的罪過?”

禪師聽了之後回答:“既不是乘客的罪過,也不是船夫的罪過。”

居士不解,問:“既然船夫和乘客都沒有罪過,那麼請問禪師這是誰的罪過?”

禪師兩眼圓睜,大聲地說:“是你的罪過!”

佛教雖然是講六道眾生,但是,是以人為本位。真理有時候是不能說破的,真相有時候也是不能說破的。

船夫為了生活,賺點小錢;乘客是有事情過江,才搭這船;蝦蟹螺是為了藏身在沙裏,被船壓死了。這是乘客、船夫、蝦蟹三者的罪過,卻又不是三者的罪過。因為,三者都是無心,都沒有動殺念。

佛教有話說:“罪業本空由心造,心若亡時罪亦無。”無心怎能造罪呢?縱然有罪也是無心之罪。居士多事,難怪禪師毫不客氣地嗬斥“是你的罪過”。

所以,禪有時下立一法空諸所有,禪心真理才能現前。

有時你說遍尋真理不能得見,卻不明白,真理即是禪心,禪心就是真理,而這禪心必須是有過一番深刻體悟之後才能獲得的。因此,我們應當從一切日常事務入手去體察禪心,並洞見真理。

可是,我們如何能從日常瑣事中體察到禪心,並把日常生活和禪道修行打通呢?這種化腐朽為神奇的事情,其實並不難。

第一,力爭淡泊明誌。也許你會說,現代人整日裏疲於奔命,哪裏還有空閑考慮淡泊明誌這些事兒呢?可是,你現在還沒有意識到嗎?假如你把自己的神經繃得那麼緊,非但不會給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帶來絲毫幫助,還會搞得你心力交瘁,不要說體察禪心了,就是做到放鬆身心也是不可能的了。要想把生活和修行打通,就非得看淡名利場上的爭逐,心不受物累,才可以給自己的心靈放個假,也才有可能體悟到禪心真理。

第四,智慧是回歸自我的捷徑。佛教其實是不講“我”的,因為任何一種事物現象,或者生命,都是變化無常的,因此是沒有獨立不變、永恒存在的自我的。而我們這裏所說的“自我”,其實正是你那真正的心靈。它不受外境限製,和你擁有什麼也無關。因為這個真實自我就是佛性,就是清淨心。

精神上的自由,遠比你獲得多少金錢,得到什麼饋贈更來得真實而可靠。因為外部環境是如此容易變化,給人一種不真實的感覺;而你的自心佛性卻是真常不變的,而且你是否能體認到它,都不受他人的操縱。你要解脫,要自由,權利都在你自己的心裏!

佛光偈語

解放你的心靈,覺悟自性光明;

洞察宇宙真理,超越生死束縛;

解脫靈明心性,增強心靈能量;

回歸內在自我,掙脫名利枷鎖。

誰的罪過

一位居士在江邊散步,正好看到船夫載乘客渡江的情形。

這時,有一位禪師經過,居士上前行禮,並且請教禪師:“請問禪師,剛才船夫載客過江,在開行時,船在沙灘上碾死很多螃蟹魚蝦等,這是乘客的罪過,還是船夫的罪過?”

禪師聽了之後回答:“既不是乘客的罪過,也不是船夫的罪過。”

居士不解,問:“既然船夫和乘客都沒有罪過,那麼請問禪師這是誰的罪過?”

禪師兩眼圓睜,大聲地說:“是你的罪過!”

佛教雖然是講六道眾生,但是,是以人為本位。真理有時候是不能說破的,真相有時候也是不能說破的。

船夫為了生活,賺點小錢;乘客是有事情過江,才搭這船;蝦蟹螺是為了藏身在沙裏,被船壓死了。這是乘客、船夫、蝦蟹三者的罪過,卻又不是三者的罪過。因為,三者都是無心,都沒有動殺念。

佛教有話說:“罪業本空由心造,心若亡時罪亦無。”無心怎能造罪呢?縱然有罪也是無心之罪。居士多事,難怪禪師毫不客氣地嗬斥“是你的罪過”。

所以,禪有時下立一法空諸所有,禪心真理才能現前。

有時你說遍尋真理不能得見,卻不明白,真理即是禪心,禪心就是真理,而這禪心必須是有過一番深刻體悟之後才能獲得的。因此,我們應當從一切日常事務入手去體察禪心,並洞見真理。

可是,我們如何能從日常瑣事中體察到禪心,並把日常生活和禪道修行打通呢?這種化腐朽為神奇的事情,其實並不難。

第一,力爭淡泊明誌。也許你會說,現代人整日裏疲於奔命,哪裏還有空閑考慮淡泊明誌這些事兒呢?可是,你現在還沒有意識到嗎?假如你把自己的神經繃得那麼緊,非但不會給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帶來絲毫幫助,還會搞得你心力交瘁,不要說體察禪心了,就是做到放鬆身心也是不可能的了。要想把生活和修行打通,就非得看淡名利場上的爭逐,心不受物累,才可以給自己的心靈放個假,也才有可能體悟到禪心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