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燦隨同陳之遴一起流放到了沈陽。偏遠的東北環境十分艱苦,和南方相去甚遠,讓習慣了錦衣玉食的夫妻兩人接受不了。徐燦心情更加低落。漫怨浮生,碎柔腸,心雨淒切。想江南,難諦鷗盟,難留故事,難補池萍月。讀遍古今書,盡信斯言,翻成大錯,清宵夢靨。

作為一位工愁善感的詞人,徐燦身曆如此巨大的家庭變故,受到如此沉重的精神打擊,其此後的生活和心情之痛苦是可想而知的。看白首功名,淺印虛華,羈身薄祿,終成空設。枉負清懷,俗埃塵染,誤了淩雲節。吳騫在《重刻拙政園詩集題詞》中稱她“身際艱虞,流離瑣尾,絕不作怨誹語”。其實,此時她是流人身分,在寫作時,措辭不能不倍加謹慎,即令有“怨誹語”,也決不能示人。而且,她主要是詞人,用詞這一文學體式來表達怨情更能曲折盡意;但許三禮《海寧縣誌》中提到《拙政園詩餘》時,謂自陳之遴死後,她“雖吟詠間作,絕不以一字落人間矣”。她在塞外所作之詩留了下來,其在塞外所寫之詞竟“不以一字落人間”,這裏必有不便“落人間”的苦衷,這是極為可惜的。夢底墀階,書中壯語,都付蒼穹月。幾年之後,其他一同被流放的陳氏族人,都已經回到了家鄉,隻有陳之遴一家,還留在淒苦的塞外。在流放中,徐燦所生的四個兒子中,大兒子、二兒子和小兒子都死在了戍所,心情低落的徐燦接二連三地受到了喪子的打擊。剛被流放之時,陳之遴還想著有回到南方的一天,但是還沒有等到那一天的到來,陳之遴就在被流放的六年後,即康熙五年,病逝在戍所。失去親人的痛苦,以及身在他鄉的艱難困苦,讓隻有第三個兒子相依為命的徐燦痛苦至極,心情的灰暗頹敗是難以形容的。昔日熱鬧的家庭變得七零八落,那些曾經的溫暖蕩然無存,抑鬱的徐燦心如死灰。杏花紅疊,誰折枝寄來,千裏玉關徹。春暮桃花流水遠,楊柳清風早歇。

因而,晚年的她隻能在佛法中尋求情感的歸宿和心靈的解脫,“布衣練裳,長齋繡佛”而終。

徐燦隨同陳之遴一起流放到了沈陽。偏遠的東北環境十分艱苦,和南方相去甚遠,讓習慣了錦衣玉食的夫妻兩人接受不了。徐燦心情更加低落。漫怨浮生,碎柔腸,心雨淒切。想江南,難諦鷗盟,難留故事,難補池萍月。讀遍古今書,盡信斯言,翻成大錯,清宵夢靨。

作為一位工愁善感的詞人,徐燦身曆如此巨大的家庭變故,受到如此沉重的精神打擊,其此後的生活和心情之痛苦是可想而知的。看白首功名,淺印虛華,羈身薄祿,終成空設。枉負清懷,俗埃塵染,誤了淩雲節。吳騫在《重刻拙政園詩集題詞》中稱她“身際艱虞,流離瑣尾,絕不作怨誹語”。其實,此時她是流人身分,在寫作時,措辭不能不倍加謹慎,即令有“怨誹語”,也決不能示人。而且,她主要是詞人,用詞這一文學體式來表達怨情更能曲折盡意;但許三禮《海寧縣誌》中提到《拙政園詩餘》時,謂自陳之遴死後,她“雖吟詠間作,絕不以一字落人間矣”。她在塞外所作之詩留了下來,其在塞外所寫之詞竟“不以一字落人間”,這裏必有不便“落人間”的苦衷,這是極為可惜的。夢底墀階,書中壯語,都付蒼穹月。幾年之後,其他一同被流放的陳氏族人,都已經回到了家鄉,隻有陳之遴一家,還留在淒苦的塞外。在流放中,徐燦所生的四個兒子中,大兒子、二兒子和小兒子都死在了戍所,心情低落的徐燦接二連三地受到了喪子的打擊。剛被流放之時,陳之遴還想著有回到南方的一天,但是還沒有等到那一天的到來,陳之遴就在被流放的六年後,即康熙五年,病逝在戍所。失去親人的痛苦,以及身在他鄉的艱難困苦,讓隻有第三個兒子相依為命的徐燦痛苦至極,心情的灰暗頹敗是難以形容的。昔日熱鬧的家庭變得七零八落,那些曾經的溫暖蕩然無存,抑鬱的徐燦心如死灰。杏花紅疊,誰折枝寄來,千裏玉關徹。春暮桃花流水遠,楊柳清風早歇。

因而,晚年的她隻能在佛法中尋求情感的歸宿和心靈的解脫,“布衣練裳,長齋繡佛”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