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屬於美國人的兔子

如果能再多活幾年,說不定諾貝爾文學獎就屬於他了,可惜他沒有耐心等候。2009年1月27日,幾乎囊括過所有美國文學大獎、作品入選《時代周刊》100部最偉大英文小說名單的美國著名作家約翰·厄普代克因患肺癌去世,享年76歲。

“兔子”這個外號,是屬於厄普代克係列小說“兔子四部曲”《兔子快跑》《兔子歸來》《兔子富了》《兔子歇了》的主人公的。那是一個敏感、細膩、溫和、怯懦的男人,他始終如一隻站在草原中間倉皇的兔子,隨時保持奔逃的姿態,機敏地躲避著婚姻、情感、責任和義務等,最終,他和身邊所有男人一樣,沒在沿途遇到的這一棵棵“大樹”上撞死,而是按照生活的節奏和規律按部就班地折騰,直到最後老老實實地“歇了”。

厄普代克為中國讀者所認識,就是源於這隻愛跑的兔子。他本人和“四部曲”中的兔子一樣,有相似之處也有諸多不同。在更多地了解了一些厄普代克的真實生活之後,會發現他是一隻並不那麼愛逃跑的兔子,反而有些戀窩。這表現在: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為《紐約客》撰稿,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裏,他一直在為這本雜誌寫稿,他還曾說過:“如果不是皮膚病,我也許永遠不用離開紐約,在《紐約客》編輯部養老就好。”難怪《紐約客》的編輯會評價他“從來都是《紐約客》的精神導師”。

一生和一本心愛的雜誌打交道,一生隻按照自己的心靈意願去寫作,厄普代克和中國傳統文人對寫作生活的期待和希望頗為相投。但他的作品所展現的開闊視野與溫厚情懷卻不是一個貪戀窩中溫柔的兔子所能具備的。作為“少數幾個掌握了美國主流社會審美情趣的作家之一”(邱華棟語),他通過“兔子四部曲”所傳遞出的“空虛和絕望、投降和抗爭”等美國中產階層生存狀態,可以不分國界地喚起同屬這一階層人士的共鳴;他的一些諸如《紐約情人》等描寫兩性關係、男女私情的情感短篇小說,文字舒緩、優雅、悲憫,深受一些有著小資情結的讀者歡迎;此外,大量撰寫包括書評在內各種文體的文學作品,也讓他晚年仍擁有很高聲譽……這是一隻有才華的兔子。

厄普代克在中國的大眾知名度比不上塞林格、亨利·米勒等美國作家,這誠然和他從來都是一個低調的作家、極少以發表政治主張當作噱頭吸引注意有關,更和他注重情景刻畫、心理描述、追求精準透徹的寫作偏好有關。目前在國內,容易找到的厄普代克的書,除了“兔子四部曲”之外,大概隻有一本名為《愛的插曲》的短篇小說集了。這讓我想起,在厄普代克被介紹到中國來的時候,中國的中產階層可能連雛形都沒能形成,“四部曲”中那隻兔子所麵臨的幻想和困境,他的憂慮和恐懼,怎會為眾多的讀者所深入地了解呢?

一隻屬於美國人的兔子

如果能再多活幾年,說不定諾貝爾文學獎就屬於他了,可惜他沒有耐心等候。2009年1月27日,幾乎囊括過所有美國文學大獎、作品入選《時代周刊》100部最偉大英文小說名單的美國著名作家約翰·厄普代克因患肺癌去世,享年76歲。

“兔子”這個外號,是屬於厄普代克係列小說“兔子四部曲”《兔子快跑》《兔子歸來》《兔子富了》《兔子歇了》的主人公的。那是一個敏感、細膩、溫和、怯懦的男人,他始終如一隻站在草原中間倉皇的兔子,隨時保持奔逃的姿態,機敏地躲避著婚姻、情感、責任和義務等,最終,他和身邊所有男人一樣,沒在沿途遇到的這一棵棵“大樹”上撞死,而是按照生活的節奏和規律按部就班地折騰,直到最後老老實實地“歇了”。

厄普代克為中國讀者所認識,就是源於這隻愛跑的兔子。他本人和“四部曲”中的兔子一樣,有相似之處也有諸多不同。在更多地了解了一些厄普代克的真實生活之後,會發現他是一隻並不那麼愛逃跑的兔子,反而有些戀窩。這表現在: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為《紐約客》撰稿,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裏,他一直在為這本雜誌寫稿,他還曾說過:“如果不是皮膚病,我也許永遠不用離開紐約,在《紐約客》編輯部養老就好。”難怪《紐約客》的編輯會評價他“從來都是《紐約客》的精神導師”。

一生和一本心愛的雜誌打交道,一生隻按照自己的心靈意願去寫作,厄普代克和中國傳統文人對寫作生活的期待和希望頗為相投。但他的作品所展現的開闊視野與溫厚情懷卻不是一個貪戀窩中溫柔的兔子所能具備的。作為“少數幾個掌握了美國主流社會審美情趣的作家之一”(邱華棟語),他通過“兔子四部曲”所傳遞出的“空虛和絕望、投降和抗爭”等美國中產階層生存狀態,可以不分國界地喚起同屬這一階層人士的共鳴;他的一些諸如《紐約情人》等描寫兩性關係、男女私情的情感短篇小說,文字舒緩、優雅、悲憫,深受一些有著小資情結的讀者歡迎;此外,大量撰寫包括書評在內各種文體的文學作品,也讓他晚年仍擁有很高聲譽……這是一隻有才華的兔子。

厄普代克在中國的大眾知名度比不上塞林格、亨利·米勒等美國作家,這誠然和他從來都是一個低調的作家、極少以發表政治主張當作噱頭吸引注意有關,更和他注重情景刻畫、心理描述、追求精準透徹的寫作偏好有關。目前在國內,容易找到的厄普代克的書,除了“兔子四部曲”之外,大概隻有一本名為《愛的插曲》的短篇小說集了。這讓我想起,在厄普代克被介紹到中國來的時候,中國的中產階層可能連雛形都沒能形成,“四部曲”中那隻兔子所麵臨的幻想和困境,他的憂慮和恐懼,怎會為眾多的讀者所深入地了解呢?

厄普代克終究還是屬於美國讀者的。我們通過他和他的作品,最能直觀感受到的,還是他對男性處在各個時期的角色的觀察和定位。在中國,男人在社會上的位置似乎隻有兩個選擇,要麼做狼要麼做羊,這種競爭關係所造就的殘酷生活環境,與那隻喜歡逃離的兔子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兔子在確認擁有短暫的安全感之後,還會享有一段優雅、舒適的生活,尋找內心的安寧與平靜,可狼和羊卻是永遠沒有喘口氣的工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