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書的消逝無可挽回
2008年底至2009年初,一群作家、書法家在北京搞了一次“當代作家、學者手劄展”,在之後進行的研討會上,策展人和到會者對文人書法的稀缺表示非常的焦慮和遺憾,認為具有藝術價值的手稿、手劄幾乎消失殆盡,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項損失。
文人手劄有著重要的價值,這一點毫無疑問。近年來,近代知名人物的書劄成為收藏界的新寵,孫中山、魯迅、李大釗、胡適等人的書稿和私人信函,和其他文物、藏寶一樣進入了拍賣場。《文彙報》曾刊文稱,魯迅手稿是國家一級文物,它的存在,可以“使人們能多角度地認識魯迅、走近魯迅、學習魯迅、研究魯迅……”
五四運動時期,當時的文化名人熱衷於信箋往來。他們的思想和抱負,通過書寫的方式,先是出現於信劄之上,再通過報紙刊發,讓革命的火種得以遍地點燃。如今閱讀這些見證曆史的手書真跡,仍可以從中感受到早期革命者的澎湃激情。不過,這種激情已經隻能夠讓我們隔著紙頁遙遙相望,在作家和文人紛紛淪為經濟動物,學者的庸俗化傾向一點點加深的時候,想不出這些人的手書還有什麼保存價值。所以,用悲觀的視角看,這次“手劄展”不過是一幫“窮酸文人”聚到一起,搞的一次無意義的行為藝術。它不能阻止時代繼續向全麵電子化的方向發展,也不能夠喚醒大眾對文人手劄的關注和熱愛。
在傳統文化人不能夠站到思想前沿,勝任不了大眾啟蒙者這個角色時,他們本身便被大眾拋棄了。現在對作為附屬品的文人書法發出這樣的觀點,其實是有點對自身被冷落的顧影自憐與自怨自艾。
即便如此,在長期作為中華傳統文化傳承工具的“筆墨紙硯”瀕臨淡出公眾生活時,“手劄展”所傳遞出的另外一個信息,還是應格外引起我們的關注和重視。作家、學者的手劄、手稿固然重要,但紙筆作為一種曾經的全民書寫工具的消失,更值得反思,在國家高速信息化的過程中,如何保護與我們的文化血脈息息相關的書寫?
2008年春,中科院科技史所、中國文房四寶協會曾牽頭給聯合國提交了一份申報材料,為中國的“文房四寶”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說公元前223年,秦國大將蒙恬將兔毛插進了竹管裏,製造了第一支改良後的毛筆。作為文房四寶之首,筆不僅曾經是人們的生活必備品,也是人們的精神良伴。柔韌的毛筆,濃稠的墨汁,黑亮的硯台,雪白的紙張,由這四者組成的中國式書寫,成為構成中國傳統文化骨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漫長的時間裏,書寫在記錄曆史和傳承文明的同時,其本身也成了一種詩意行為。
但隨著計算機在生活中得到普遍應用,不僅墨水和硯台已經逐漸被拋棄,筆在社會生活中的功用亦正急劇退化。在一些行業,筆已經被徹底摒棄,在職業人士那裏,筆成了隻在簽名時才偶爾使用一次的工具。在青少年中間,曾風靡一時的毛筆課和硬筆書法自學,也被提高計算機錄入速度和應用技巧所代替,若幹年後,有孩子在博物館問父母毛筆究竟是什麼文物的說法絕非危言聳聽。
手書的消逝無可挽回
2008年底至2009年初,一群作家、書法家在北京搞了一次“當代作家、學者手劄展”,在之後進行的研討會上,策展人和到會者對文人書法的稀缺表示非常的焦慮和遺憾,認為具有藝術價值的手稿、手劄幾乎消失殆盡,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項損失。
文人手劄有著重要的價值,這一點毫無疑問。近年來,近代知名人物的書劄成為收藏界的新寵,孫中山、魯迅、李大釗、胡適等人的書稿和私人信函,和其他文物、藏寶一樣進入了拍賣場。《文彙報》曾刊文稱,魯迅手稿是國家一級文物,它的存在,可以“使人們能多角度地認識魯迅、走近魯迅、學習魯迅、研究魯迅……”
五四運動時期,當時的文化名人熱衷於信箋往來。他們的思想和抱負,通過書寫的方式,先是出現於信劄之上,再通過報紙刊發,讓革命的火種得以遍地點燃。如今閱讀這些見證曆史的手書真跡,仍可以從中感受到早期革命者的澎湃激情。不過,這種激情已經隻能夠讓我們隔著紙頁遙遙相望,在作家和文人紛紛淪為經濟動物,學者的庸俗化傾向一點點加深的時候,想不出這些人的手書還有什麼保存價值。所以,用悲觀的視角看,這次“手劄展”不過是一幫“窮酸文人”聚到一起,搞的一次無意義的行為藝術。它不能阻止時代繼續向全麵電子化的方向發展,也不能夠喚醒大眾對文人手劄的關注和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