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智化的演唱會主題為“重回年輕時代”,這是一個有煽動力的命名,能從中看出商業的意味,但鄭智化的號召力是無需煽動的,他的名字就已經是最好的廣告。所謂重回某某時代,其實都是在製造錯覺,任誰都明白,過去的歲月甚至感覺,都永遠回不去了。但是,在一兩個小時的時間裏,重溫曾經的酸楚和疼痛也是好的,因為這樣或許可以找到鄭智化曾尋找過的“活著的證據”。
周潤發下跪與娛樂“強製消費”
2010年,《孔子》公映前的宣傳集中在兩個點上:一是導演胡玫稱《孔子》不懼《阿凡達》,二是周潤發叩謝孔子後人。至於電影會呈現出一個什麼樣的孔子,怎樣表現孔子的大情懷,拍攝《孔子》有何現實意義等,這些本該真正向觀眾傳遞的信息,卻遍尋不到。
沒有必要在《孔子》身上寄托更多的情感,它隻不過是賀歲檔中再平常不過的一件電影產品而已,一樣需要檔期,需要票房,包括需要炒作。但炒作在給《孔子》帶來密集曝光率的同時,也增加了這部電影成為娛樂犧牲品的可能性。該片攝影指導鮑德熹說:“中國可以辦奧運會,將來也可以拍出《阿凡達》那樣的電影。”周潤發說:“看過《阿凡達》的人也會去看《孔子》,看過《孔子》的人也會去看《阿凡達》。”“看《孔子》你居然沒哭?你還算是人嗎?”……這些完全沒有邏輯關係的言詞,正在無意識間製造一種無形的壓力,這樣下去用不了多久,不看《孔子》說不定會蒙上不愛國和不道德的嫌疑。
《孔子》所營造的輿論氛圍,很容易令人想起媒體文化研究者尼爾·波茲曼的一段話:“在這裏,一切公眾話語都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並成為一種文化精神。我們的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願地成為娛樂的附庸,毫無怨言,甚至無聲無息,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回頭再看周潤發跪拜孔子後人的舉止,會發現孔子作為一個符號所象征的文化、傳統、禮教等,在一部電影的身上,早已統統成為“娛樂的附庸”,而因為這個符號同時又具備威嚴、尊卑和倫理綱常等含義,會不自覺形成一種肅穆的威權氛圍。文化成為少數人把玩的工具,而作為受眾隻能選擇與把玩者共同向某個虛無的標誌進行跪拜的時候,娛樂呈現出一副詭異的讓人看不懂的麵孔。
在《孔子》之前,已經有不少電影進行這種脅迫式的宣傳,比如:《建國大業》主打的“好看的愛國教育片”牌,《三槍拍案驚奇》是奧運會導演“三年磨一劍”的暗示,《氣喘籲籲》宣稱“僅憑能看一眼葛優也值回票價”的引導……範圍再擴大一些看,整個文化領域都或多或少存在這種“強製消費”的傾向。在娛樂圈,這種傾向更是彌漫到各個角落,近期比較有代表性的是王菲複出,演唱《孔子》主題歌,現身春節晚會。“天後複出”的盛大景況已經緊鑼密鼓地做好預演,剩下的就是看這次長達數年的“饑餓營銷”將會爆發多大的“恐慌性消費”了。
在票房形成的壓力麵前,娛樂圈中人在宣傳的時候已經慌不擇路,他們似乎已經忘記了,娛樂產品雖然可以和意識形態扯上各種關係,但歸根結底還是產品,質量過硬是唯一的出路。《2012》和《阿凡達》在中國的熱映證實了一個樸素的道理,真正有質量的電影無需開新聞發布會,無需想破腦袋製造“新聞點”,隻需要第一批觀眾走進影院,然後憑借口口相傳的形式就能完成它們的票房神話。期望中國電影創作者在下工夫做好電影之餘,也能多一點自信,多幹點實事,少談些娛樂主義。
在時代的晚上,工人找到新的力量
是在《鋼的琴》上映數天後才去影院看的,等到想看第二遍的時候,它已經下線了,取而代之是霸占了大多數放映廳的《變形金剛3》。但我還是願意再看一遍、兩遍甚至更多遍《鋼的琴》,這部電影之於導演張猛的重要性,如同《站台》之於賈樟柯,《孔雀》之於顧長衛。
在精神氣質上,張猛和賈樟柯、顧長衛有很多相近之處,那種無處不在的惆悵,讓影片彌漫著憂傷的味道。但《鋼的琴》顯然不是一部簡單的複製品,它有十分清晰的商業元素,比如,在這部電影中可以看到近似於周星馳、寧浩的喜劇情節和台詞,作為年輕導演,流行文化在張猛身上留有很深印記。
和大多數人喜歡《鋼的琴》流暢的劇情和豐富的寓意不同,我更欣賞它在形式感上的突破。影片一開始小樂隊集體身著黑色雨衣演奏哀樂的情形,徹底吸引了我,這是莊重又帶有喜感的一幕,它有西方送葬儀式的宗教感,又有東方殯葬文化的傳統習俗,在這幕演出中,生與死,存在和失去,凝滯與活躍,悄無聲息地聚合在了一起,顯得那麼真實自然。
《鋼的琴》對於形式感的追求到了近乎偏執的地步,作為觀眾你會時常看到,劇中幾個主要人物演群戲的時候,會齊齊地排成一排,像過去人們在照相館照相一樣,麵對鏡頭開始表演,本來這種表演方式會讓人產生虛假感,但偏偏在《鋼的琴》裏,可以看到我們的記憶、我們的過去,以及我們的內心與情感。電影中有放鴿子的鏡頭,這走的是吳宇森式的形式感;有男主角召集諸兄弟製造“鋼的琴”的情節,這走的是周星馳《少林足球》中的形式感。當然,最大的形式莫過於最後“鋼的琴”煉成,女兒坐在琴邊開始彈奏,這時你會想,這未免也太好萊塢了吧,但以往經驗表明,這種好萊塢式的形式感往往最能讓觀眾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