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機之一 樂於忘憂,吃得下,想得開(2 / 3)

2.懷感恩之心,幸福常伴

現實社會名利與世俗的橫流,虛偽與欺騙無處不在,漸漸地淡化了人性原本存在著的善良,也讓人們逐漸忘了如何去感恩。

當我們痛苦時,別人的安慰讓我們走出了迷茫,可走出後又有多少人能學會感恩呢?我們在風雨曆程裏,別人曾為我們撐起一把傘,留下溫暖,讓我們迎來陽光,但又有多少人用心去記住那把為我們撐起過的傘呢?

父母的養育、師長的教誨、朋友的關愛、大自然的慷慨賜予……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時時都接受著社會的“恩賜”。而對於社會的恩惠,有些人麻木不仁,熟視無睹,似乎這一切都理所當然。

感恩之心已經在某些人心目中淡化甚至消失了。人不能缺少一顆感恩之心,感謝父母給予生命,感謝家人給予親情,感謝朋友給予友誼,感謝生活給予快樂……對父母、家人、朋友、社會要常懷感恩之心,對於那些在自己身處困境的時候給予幫助的人,我們更應該懷有感恩之心、感激之情。

一個流浪漢流浪街頭,因饑餓而暈倒,一位好心人給了他10元錢,那位流浪漢因那10元錢而重新站了起來。他對那位好心人感激不盡,求好心人留下聯係方式,以便有一天能回報他。好心人對流浪漢說了一句話:我曾經也與你一樣陷入此困境,也是一位好心人給了我10元錢讓我走到了今天,那位好心人隻對我說了一句話,就是學會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別人。所以,今天我對你所做的一切,也真心的希望明天你也能學會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另一個需要幫助的人……

助人者助人不求感恩與回報,但受助者應當常念他人滴水之恩,對善行報以善行。要對父母心存感恩,常懷孝心,常有孝行;要對他人心存感恩,常懷仁愛之心,常存慈悲之念;要對事業心存感恩,常記忠於職守,常踐愛崗敬業;要對生命、對生活、對大自然、對一切美好的事物心存感恩,使靈魂得到不斷淨化。

鬆下幸之助在他的自傳中說道,我們要常懷感恩之心。感恩,絕不是對父母之恩簡單的回報,它更是人們的一種責任意識、自立及自尊意識,更是一種精神境界的追求。感恩,不僅僅是一種美德的要求,更是生命的一個基本要素。

一個老漢在烈日下趕路,狠毒的太陽像要把他烤焦。老漢揮汗如雨。路旁有一棵大樹,撐起巨大的樹冠。老漢在樹下休息,一陣風吹過,老漢愜意極了,衝著太陽大喊:“謝謝,太陽。沒有你我哪會感到如此清涼?”老漢舒服地睡著了。一條大黃狗走過來,衝著他大叫。老漢醒了,看一眼太陽,時間已不早,他爬起來對著大黃狗點一點頭:“謝謝你,大黃狗。謝謝你提醒我該趕路了。”老漢又上路了。他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感激,心情快樂無比。

常懷一顆感恩的心

作為上司,應該常懷感恩之心,即使員工隻完成了分內的事情,也要真誠地表達自己的謝意。每個員工對真心的感謝都會做出積極的回應。員工將為向自己表達感激的上司更加努力地工作。

作為學生,應該常懷一顆感恩之心,以一顆感恩的心對待自己的老師,因為老師給了學生許多的教誨,讓學生拋卻愚昧,懂得思考。學生應該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對待老師,隻有學生以一顆感恩的心對待老師,才有可能以更好的學習態度對待學業。

作為孩子,應該常懷一顆感恩的心,以一顆感恩的心對待自己的父母,父母給予了自己生命,從小到大的過程中,父母需要傾注很多的心血,隻有你以一顆感恩之心對待你的父母,你才會更加深切地體會到親情的溫暖,你才會對你的父母更為孝順,同時你也會因感受到親情而覺得自己是幸福的。

學會感恩,是一種思想與靈魂支配下的言行,感恩不是一種對人的施舍或者憐憫。它是一種人世間最樸實卻又最真摯情感的體現,是於點滴的言行中升華出的一種人性最原始、最本質的東西,也就是人性的真、善、美。感恩是一種人性的真愛,也是一種對人的真誠,更是對人世間的關愛。

感恩不是物與物的交換,不是量與量的平等,而是用一顆善良與仁愛的心,真心地對待別人,善待別人。如果為感恩而感恩,那頂多是自我尋求一種心理上的平等與安慰,那樣的人永遠不會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一縷微笑可以融化寒冷的冰雪,一雙溫暖的手可以拯救一顆破碎的靈魂,一句最誠摯的問候,可以感化一顆最麻木的心。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會讓你覺得你是幸福的人。

史蒂文斯失業了,一切來得那麼突然。一個程序員,在軟件公司幹了8年,他一直以為將在這裏做到退休,然後拿著優厚的退休金頤養天年。然而,這一年公司倒閉了。

史蒂文斯的第三個兒子剛剛降生,他感謝上帝的恩賜,同時意識到,重新工作迫在眉睫。作為丈夫和父親,自己存在的最大意義,就是讓妻子和孩子們過得更好。

但是,失業以後,他的生活開始淩亂不堪,每天的工作就是找工作。一個月過去了,他沒找到工作。除了編程,他一無所長。

終於,他在報上看到一家軟件公司要招聘程序員,待遇不錯。史蒂文斯揣著資料,滿懷希望地趕到公司。應聘的人數超乎想象,很明顯,競爭將會異常激烈。經過簡單交談,公司通知他一個星期後參加筆試。

憑著過硬的專業知識,筆試中,史蒂文斯輕鬆過關,兩天後麵試。他對自己8年的工作經驗無比自信,堅信麵試不會有太大的問題。然而,考官的問題是關於軟件業未來的發展方向,這些問題,他競從未認真思考過。

史蒂文斯覺得公司對軟件業的理解,令他耳目一新,雖然應聘失敗,可他感覺收獲不小,有必要給公司寫封信,以表感謝之情。於是立即提筆寫道:“貴公司花費人力、物力,為我提供了筆試、麵試的機會。雖然落聘,但通過應聘使我大長見識,獲益匪淺。感謝你們為之付出的勞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