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封與眾不同的信,落聘的人沒有不滿,毫無怨言,竟然還給公司寫來感謝信,真是聞所未聞。這封信被層層上遞,最後送到總裁的辦公室。總裁看了信後,一言不發,把它鎖進抽屜。
3個月後,新年來臨,史蒂文斯收到一張精美的新年賀卡,上麵寫著:“尊敬的史蒂文斯先生,如果您願意,請和我們共度新年。”賀卡是他上次應聘的公司寄來的。原來,公司出現空缺,他們首先想到了史蒂文斯。
這家公司是美國微軟公司,現在聞名世界。十幾年後,憑著出色的業績,史蒂文斯一直做到了副總裁。
心存感激,一路走來,道路很寬,朋友很多,思想很活,生活很美。
以感恩的心態麵對一切,包括失敗,你會發現,人生其實很精彩,生活其實很幸福。
用一份源於心底的感動,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別人及這個世界,你就會發現生活中因有了感恩而多了歡笑、快樂、真誠,而少了虛偽、欺騙、傷害。
3.知足者常樂,善於知足
自我滿足有兩種:一是盲目的滿足,二是知足常樂。盲目的滿足是不可取的,它會使你走向失敗。後者心靈通達,極易知足。人生一世是非常不容易的,知足是一種最大的滿足。
人生就是煉獄,磨難不計其數,要想活得瀟灑些,就必須學會自己安慰自己,正所謂心底無私天地寬,凡事隻要想開了,就不會有什麼大不了的事來折磨你。要想心情好,就一定得學會自己欣賞自己。現在大家都比較關注自己的生活質量,然而,生活質量的好壞,並不完全在於物質方麵,更多的還在於自己的心情好壞。一個人成天為了一點蠅頭小利而苦惱,即便擁有金山銀山,生活質量也好不到哪裏去。
華智仁波切說過:有一匹馬,就有一匹馬的痛苦;有一隻羊,就有一隻羊的痛苦;財富越多,痛苦就越大。所以凡事要學會知足,知足的人,胸懷就會坦蕩,沒有欲望和煩惱,這是超越世間的一種安樂的境界。
有一位青年人總是埋怨自己生不逢時,發不了財,整天愁眉不展。這一天,走來一個滿頭白發的老人,老人關心地問:“年輕人,為什麼不高興?”
“我不明白,我為何老是這樣的窮?”
“窮?我覺得你非常富有。”老人由衷地說。
這個年輕人不能理解。
老人這樣問道:“如果現在我折斷了你的一根手指,給你一萬元,你幹還是不幹?”
“不幹!”年輕人馬上回答。
“如果說讓你馬上死,給你1000萬,你幹還是不幹?”
“不幹!”
“這不就好了,你身上的錢已超過1000萬了呀!”
老人說完笑著走開了。
我們時常和這個年輕人一樣,愁眉苦臉的,不能夠看到自己所擁有的,整天考慮的是未來的難處,自己給自己背上包袱,很少有知足之心。
知足者常樂。滿足於現狀,對於個人來說,並不一定就是不思進取。“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對於事業我們應該孜孜以求,而對於那些名利之事,我們大可不必計較,還是順其自然的好。有的人錢多了不知該怎麼花,而對於相當多的老百姓來說,每一分錢都來之不易。怎麼辦?“紅眼病”是萬萬犯不得的。錢多了容易遇賊惦記,如果你這樣想,那麼你的心態就平穩了。你開著私家車是神氣,可過不了10年充其量也不過廢鐵一堆;有人騎自行車上下班,累是累了,可一來安全,二來還符合環保要求,更重要的是還鍛煉了身體。千金難買好身體,何樂而不為呢?
有一個乞丐和一個富翁同在一個沙灘上曬太陽。
富翁問乞丐:“你為什麼不努力工作呢?”
乞丐反問:“你努力工作為了什麼?”
“為了賺錢!”
“賺錢為了什麼?”
“為了能夠出來旅遊。”
“那出來旅遊又為了什麼?”
“為了可以躺在沙灘上曬太陽。”
“我現在已經躺在這裏了。”
知足就是一種快樂。
要做到知足常樂,就一定要經常審視自己,時刻保持一種豁達和樂觀的積極心境,消除一切不合實際的物欲,排除那些不合理的誘惑,抵禦那些想入非非的雜念,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無論外部的環境如何,都不要讓榮華富貴、得失成敗左右了自己的心境,一定要守住自己知足的心理。
4.再苦也要笑,開懷一笑
再苦也要笑一笑。人的一生,不知道要遇到多少艱辛和坎坷,還有各種厄運和困難,就因為有那火焰般燃燒在內心的希望,才使我們不甘心被眼前的困難所吞噬,不甘心讓暫時的挫折束縛了前行的腳步,從而煥發出生機與活力,鍥而不舍地尋覓和追求。
人生就是得失循環的過程,適時地放棄一些東西,才能獲得更珍貴的東西;我們該看到自己的優點,也應該接受自己的缺點。世界上本來就沒有完美的人生,因此,我們不必戴著麵具去生活;追求享樂是人的天性,但經曆苦難也是人生的必然,人若不經過挫折、苦難、掙紮,就不可能脫穎而出。古今中外的曆史反複證明了一個道理: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隻要向著陽光,陰影就留在你的背後,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
人不是因為心情好而笑,而是因為笑而心情好的,把笑容留在你的臉上,慢慢地它就會滲透到你的心裏。
晚上笑一笑,睡個美滿覺;早晨笑一笑,全天生活有情調;工作之餘笑一笑,自在樂逍遙;喜慶之時笑一笑,滿堂歡喜又熱鬧;煩悶之時笑一笑,一切煩惱全忘掉。牛群、馮鞏讓你笑一笑,你永遠都忘不掉。工作順利,生活沒煩惱,事業又發達,前景更美好,笑口常開,千秋永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