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忍耐並不容易。常言道,“忍”字心上一把刀。沒有一定的信念和意誌是很難做到的。按孫子的思想,帶兵打仗需要忍耐的時候尚且那麼多,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就更應該提倡一點忍耐精神。為了大局,為了事業,為了安寧,我們不妨忍辱負重,急流勇退。
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忍耐是一種美德。它既能體現一個人的寬容大度,也能表現一個人的識時務。我國古代有一首《六忍歌》就是歌頌忍耐精神的:“富有能忍保家,貧者能忍免辱,父子能忍慈孝,兄弟能忍意篤,朋友能忍情長,夫婦能忍和睦。”為了事業,為了家庭,為了美好的人生,我們需要忍耐,應該學會忍耐。
2.學會深藏不露
如果你很有才華,某些方麵又有一技之長,請先不要急於露出鋒芒。如果你隻是以普通身份而不是以領導身份到新單位去的,那就更不能鋒芒太露。一個人新到一個單位,就像一粒石子投入一潭平靜的池水,往往會引人注目,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在別人的視野之中。你鋒芒太露,又沒有可靠的人際基礎,就很有可能遭人反感。鋒芒太露的表現主要有兩種:一是動不動提意見,發議論,出點子,想方設法要改變原有的運行機製。二是對自己看不慣、別人卻早已習慣的事情進行批評和指責,經常以否定的姿態出現。這兩種,在別人看來,都是為了顯示自己的高明。你高明,就意味著別人的無能,這就難免陷入別人非議之中。因此,即使你確實比別人高明,可以慢慢地、待人際關係基本協調後,再提出不遲。欲速則不達,這是高明者的經驗之談。
如果你事事都想極力表現自己,鋒芒太露,注定不會有好的結局,看看下麵這個故事就知道了。
丟工作因為“表現太好”
小範畢業於上海某大學金融專業,畢業之後到一家國營大型企業擔任銷售助理一職,試用期6個月。
小範畢業以後和這家國有企業簽訂了試用期合同,銷售助理這個職位讓他覺得能夠完全發揮自己的能力。在業務方麵,小範完成得十分出色,一次業務談判連老總都對他刮目相看。但令人意外的是,6個月試用期結束時,公司人事部門卻委婉地告訴他:“‘五一’長假結束後,你不用來公司報到了。”
“現在想想,可能是我表現得太好了,有些人際關係的問題沒有注意,反而丟了工作。”丟掉工作後的小範向朋友說起這件事時隻能這樣苦笑。當時,通過層層麵試進入單位,小範自然想好好表現,但是過猶不及。事後才知道,單位領導和同事對他的能力沒有任何疑義,但是對於他的綜合表現給予了四個字——“鋒芒太露”。過於希望嶄露頭角,不注意處理人際關係,對於前輩同事也不夠尊重,這些都是小範的致命傷。更讓領導和同事難以接受的是,對於他們的一些錯誤,以及單位某些製度上的不健全,小範都會毫不保留地提出,絲毫不注意情麵。
對於自己的意外出局,小範無奈地表示,可能自己對社會關係怎樣處理還不是很明白,想把事情做好結果卻適得其反。“就拿那次談判來說,我確實完成得很出色,但是後來覺得有些越俎代庖了。其實我隻不過是個銷售助理,很多事情還是應該讓銷售經理來處理和決定,我當時沒有意識到。後來老總表揚了我,反而讓我們經理臉上難看了。”雖然滿肚子委屈,但小範也無可奈何,隻得接受這個事實。
也許通過這件事會讓他以後收斂一些自己的鋒芒,畢竟,鋒芒太露是會遭人嫉妒的。
所以說,不管是在職場,還是在生活中,都要學會掩其鋒芒,低調做人,學會深沉,學會深藏不露,這樣,人生的道路才會少一些嫉妒的目光,少一些故意的陷害,才會多一些順利,多一些和諧。
說到深藏不露,我們不得不提一下劉備,他可以稱得上是深藏不露的一個“高手”。
東漢末,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勢力大;劉備雖為皇叔,卻勢單力薄,為防曹操謀害,不得不在住處後園種菜,親自澆灌,以為韜晦之計。關雲長和張飛蒙在鼓中,說劉備不留心天下大事,卻學小人之事。
一天,劉備正在澆菜,曹操派人請劉備,劉備隻得膽戰心驚地一同前往入府見曹操。曹操不動聲色地對劉備說:“在家做得大好事!”說者有意,聽者更有心,這句話將劉備嚇得麵如土色。曹操又轉口說,你學種菜,不容易。這才使劉備稍稍放下心來。曹操說,剛才看見園內枝頭上的梅子青青的,想起以前一件往事(即“望梅止渴”),今天見此梅,不可不賞,恰逢煮酒正熟,故邀你到小亭一會。劉備聽後心神方定。隨曹操來到小亭,隻見已經擺好了各種酒器,盤內放置了青梅,於是就將青梅放在酒樽中煮起酒來了,二人對坐,開懷暢飲。
酒至半酣,突然陰雲密布,大雨將至,曹操大談龍的品行,又將龍比作當世英雄,問劉備,請你說說當世英雄是誰,劉備裝作胸無大誌的樣子,說了幾個人,都被曹操否定。曹操此時正想打聽劉備的心理活動,看他是否想稱雄於世,於是說:“夫英雄者,胸懷大誌,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下之誌者也”。劉備問,誰能當英雄呢?曹操單刀直入地說:當今天下英雄,隻有你和我兩個!劉備一聽,吃了一驚,手中拿的筷子,也不知不覺地掉在地上。正巧突然下大雨,雷聲大作,劉備靈機一動,從容地低下身拾起筷子,說是因為害怕打雷,才掉了筷子。曹操此時才放心地說,大丈夫也怕雷嗎?劉備說,聖人對迅雷烈風也會失態,我還能不怕嗎?劉備經過這樣的掩飾,使曹操認為自己是個胸無大誌、膽小如鼠的庸人,曹操從此再也不疑劉備了。
劉備深藏不露,在曹操麵前不誇張、顯耀、自大,故意裝聾作啞,不把自己算進“英雄”之列,這讓曹操很放心。他的種菜,他的數英雄,收斂和掩飾了自己的真實行為,讓曹操對其不加防範,從而才有了以後的東山再起,三分天下。如果劉備是一個鋒芒畢露的人,曹操一定會把他當作一個勁敵,必欲先除之而後陝,劉備的性命也許就會為之不保,那麼,曆史也許就不會是我們現在看到的結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