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之二 掌握分寸,待上有術路更寬(3 / 3)

會後,領導批評了他,還扣除了他當月獎金。當時,張華感到非常“委屈”,通宵達旦將報告做得完善,結果卻是這樣。他不顧同事阻攔,到領導麵前解釋:“我不是故意的,機器的故障和晚到的理由都隻是碰巧。”麵無表情的領導隻說了一句:“這種理由不能稱其為理由,我隻看結果。”由於和領導的關係越鬧越僵,張華主動離了職。

幾年後,張華遇見了過去的同事,同事說:“其實你很適合那個崗位,隻不過當時有些衝動,不知退讓一步,領導也不過想要你一個妥協的態度而已。”聽了這番話,張華佇立著半天無語……

那些被公認為懂得節製的上班族,所具備的基本條件恰恰就是言辭運用得恰當。

對上司或長輩要以“經理”、“主任”來稱呼,即使是沒有頭銜的人也要稱呼“先生”,不可以說“你……”

近來,許多中學生都習慣對老師說“你……”,用這種傲慢無禮的態度對待老師的學生,一旦踏進社會就會用這種態度對待上司或長輩。這樣的年輕人不僅在言語上不懂得禮貌,就是做事的態度也會是傲慢無禮。

在歐美的社會,有些公司一律不用職稱,全部直接呼對方名字:“Mr Smith”、“Miss White”等等,但這並不適用於東方社會。尤其我們素有“禮儀之邦”的美名,就更應該分清楚上下關係。

有的時候,上司會走到你的桌子前麵和你說話,這時你必須馬上站起來答話。隻是有時候也會碰到時間不對,例如你正埋頭努力地算賬,完全沒有發現上司過來,等到聽到聲音的時候,上司已經站在自己的麵前開始問話:

“某公司的應收賬款有多少?”

剛好這時候,攤開在你桌子上的正是應收賬簿,於是你就坐著指著賬簿回答:

“從上個月底到現在,一共是多少多少萬元。”

這種情況看起好像沒有什麼不妥,但其實這是不對的。當你發現上司出現在你麵前時,你必須立刻站起來,站著翻閱賬簿答話。

假如你必須拿出其他的記錄或是使用電子計算機而非坐下來不可時,你也必須先向上司說一聲:“對不起!”如果你是坐在電腦或打字機前麵,而上司是從你的後方走來,這種情況則另當別論。當然,這時候如果你就這樣站起來,上司麵對的是你的後背,無論你以什麼方式站起來,都會使上司看不見你的工作狀況。在這種情況下,坐著答話也沒有關係。

拿東西給上司,要以上司的方便為原則。例如,拿筆或刀子時要把柄部朝向對方。在下雨天碰到上司沒帶傘時,把傘柄遞向對方才表示要借傘給對方。

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這隻是以交遞物品為例,其他生活上的小動作也是一樣,凡事以對方的立場為出發點,才是應有的基本禮儀。

還有,當上司命令你做事的時候,上司會提出各項說明的時候,千萬不可以中途插嘴打斷上司的講話。

上司的話隻是在說明經過,或許結論並不是你想的那樣。中途插嘴表示意見,除了讓人家認為自己很輕率之外,也表示蔑視上司。如果碰到性格暴躁的上司,恐怕就會大聲地怒喝:“閉嘴!聽我把話說完!”

所以,上司交代工作的時候隻要靜靜地聽,適時地點頭答“是”,表示自己已了解上司所交代的內容。在這種情況之下,應答的方式宜稍遲,太快應答會顯得草率。

上司在說話的時候,最忌諱的就是以否定言辭打斷他,而說些潑冷水的話,比如:

“這恐怕做不到!”

“即使調查也沒有用!”

“這不是已經做好幾次了嗎?沒有必要再做了嘛!”

除了不要在上司話還沒有說完就表示反對之外,即使在上司交代事宜完畢之後,也不要立刻表示否定的意見。

——上司之所以把這項工作交給你,恐怕早在事先就已經猜到你有什麼反應。明知道你可能會反對卻還是交代你做,一定有他的用意。這時候,你最好是服從上司的命令,並且忠實地執行。

經過仔細地思考之後,如果對上司所說的話還是有所不解或是自己有不同的意見,一定要很冷靜地和上司商量,千萬不可以有情緒化的表現,以免讓人認為你是故意唱反調。

如果上司的意見和自己的意見不同,那該如何是好?答案很簡單:除了服從命令,還是服從命令。因為公司就是靠部屬服從上司才能夠成立,如果每一個人都自以為是,不肯服從上司的命令,公司豈不會天下大亂了?

3.注意保持適當的距離

在這裏,我們先拿夫妻關係打個比方。

俗語說,妻就是漆,一貼上就終生為侶,不能說離就離。然而,婚姻心理學家的調查和實驗證明,再親密的夫妻,結婚兩三年之後,都要經曆一段危機,那就是婚姻倦怠期,一個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彼此沒有什麼神秘可言了。雙方的興趣愛好、內心的隱秘、睡覺時是不是說夢話咬牙巴嗒嘴,無不在對方的掌握之中……所以說,如膠似漆、愛情正在沸騰的時候,事實上,也為日後的疏離埋下了種子。

這個理由聽起來有些荒唐,但卻證明了人際關係中那條淺白而樸實的道理。天下事無不如此,把它套入上下級之間的關係,更顯這個道理的貼切。

別以為自己跟領導形影不離,前途就大有保障:目前的得意是微不足道的,不久之後你會發現,這種關係其實是很危險的,就像走鋼絲一樣,不跌便罷,一跌下去,不粉身碎骨才怪!

首先,你會招來同事的嫉妒,這個肯定不在話下。其次,其他部門的領導也會認定你是某一上司的黨羽——也就是說,人人都在用有色眼光看你。就算你露了幾招,大放異彩,可一說起來,大夥第一句話就是:“哦,不就是某某手下的那個家夥嗎?”你變成了某某的黨羽,這居然是天經地義的,你的實力又怎麼能夠得到公正的評價?

何況,親近過度不隻容易讓領導厭倦,你的性格的弱點和能力的極限也會被摸得透透的。那時,你就像一張透明的底片,一覽無餘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這樣一來,被辭退的可能性也就越來越大了。即使暫時看不出這種跡象,也不要自鳴得意:隻有與領導保持距離,一段若有若無的距離,你們之間的關係才能永葆和諧,四周的人也不會把您當成特定人物的黨羽,這樣一來,好處委實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