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孝莊說:三藩不削,吃窮大清 第3章(2 / 3)

耿精忠沒辦法,他隻得央求吳三桂派了一個禮部員外郎周文驥,做中間人向鄭經求和。耿精忠選在康熙十四年正月新年,帶了一點禮物找上鄭經,表情很誠懇地作自我批評:一切都是本藩“怯公戰而勇私鬥”而惹下的禍。耿、鄭兩家這才恢複相互交往。

對於耿精忠與鄭經的這一番糾結,遠在北京的康熙帝了如指掌。康熙的決策是“海寇宜用撫,耿精忠宜用剿或用間,相機便宜以行。”為此,清軍主力在初期,有意避免與鄭經硬戰。鄭經見耿精忠被清軍打得屁滾尿流,才懶得跟他奢談什麼唇齒之邦的大道理呢,鄭經沿著海邊的泉、潮、漳、韶、惠、汀、興、邵等八郡之地呼嘯而過,每至一地大肆掠奪。這些地區,有耿精忠的轄區,也有尚可喜的地盤。鄭經這一段時間的收獲確實不錯。

康熙十五年三月,吳三桂想減輕湖南戰區的軍事壓力,於是,他想到搞一個有耿精忠、鄭經,還有剛加盟反清陣營的尚之信參加的四方聯合軍事行動。但是,就在這節骨眼上,耿精忠派駐在汀州的守將馬應麟,忽然偷偷摸摸跟鄭經商量:假如他能把汀州城獻給鄭經,鄭經能給他多大的官兒?鄭經聞言大喜。鄭經隨口回答:假若你能把汀州城給我,你就是我的活祖宗!鄭經這說的是心裏話。如果他能把汀州城弄到手,他就掌握了進據全閩的金鑰匙,他還跟吳三桂、耿精忠這兩個小人合作個大頭鬼!不過,鄭經的小動作,被耿精忠一眼識破。鄭、耿再度撕破臉皮,放手大戰。

這樣,吳三桂的機會,便像曇花的綻放一閃即逝了。

遠在北京的康熙帝卻慧眼捕捉到了這個戰機。

平定三藩地圖

康熙十三年,為了改變清軍各將領分守汛地,互不統屬的混亂局麵,康熙帝決定在各大戰區增設位高權重的大將軍,一般由諸王、貝勒等宗室重臣領銜,以增強軍事的威刑肅物。六月二十五,以和碩康親王傑書為奉命大將軍,與固山貝子傅喇塔一同負責浙江軍事。九月二十四,再以和碩安親王嶽樂為安遠平寇大將軍負責江西、湖廣一線的軍事行動。清軍於浙江、江西兩個戰區迅速形成了協同打擊的能力。

耿精忠部出省後並沒有走遠。他們主要盤桓於浙南與贛西一帶,以護翼耿精忠的八閩風水寶地。當時,浙江沿海駐紮的是悍將曾養性,重兵布防於黃岩,兵勢輻射於台州、溫州、處州三府。馬久玉部屯兵於常山、江山、開化三縣,對浙江衢州形成鉗形攻勢。白顯忠部則主要活動於贛西的廣信、建昌、饒州、撫州等地。

於是,固山貝子傅喇塔向傑書獻計:“逆賊甫叛而即寇浙,是以浙為藩籬也。破其藩籬非特耿逆不敢出閩,即尚與吳(三桂)亦何敢徑下江南,故欲平閩,必先平浙。”“平浙又當先下台州,台州平而後可敢溫州,入閩如破竹。” 傑書覺得傅喇塔這計策還行。此後的各大戰事便依照傅喇塔的這個思路來展開。

這樣,各路清軍便風風火火地展開行動了。三路出省耿軍中,首先被咬住的是江西的白顯忠部。和碩安親王嶽樂派出一支偏師死纏爛打地吃定了白顯忠。這白顯忠無法脫身。那出省耿軍的三路響應布局,一下子便被清軍打破了。其次,傑書給死守衢州城的浙江總督李之芳、將軍賴塔二人也下了一個死命令,想盡一切辦法牢牢吸住馬久玉大軍。諸事布置妥當,傑書這才選擇了三路耿軍中最凶悍的曾養性部來打。曾養性部的打法,傑書也有自己的講究。因為這部分的耿軍除了先期到達的曾養性部,還有聞訊從福建增援到金華的徐尚朝五萬耿軍。傑書命令傅喇塔分兵攻取台州。傑書自己乃率領清兵大隊,持戈與徐尚朝大隊血戰於金華附近的積道山。是役,耿軍被斬殺將士達二萬餘人,清軍士氣大振。於是,康熙十四年新年剛過,傑書再敗徐尚朝於桃花嶺,乘勝收複處州。傅喇塔部亦銳意大破曾養性25營,拿下戰略要地黃岩。至此,元氣大傷的曾養性隻能斂兵固守於溫州一城,毫無辦法可想。

可是,康熙十五年六月時,奉命增援江西建昌的耿軍耿繼善大隊,全軍未經一戰,忽然竟燒毀營地,迅速回撤。康熙帝得知前線的軍情之後,敏銳地判斷:這肯定是耿精忠、鄭經兩隻公雞,又在福建境內鬥起來了;這可是天賜的剪除耿精忠的最好時機哦。如此,康熙帝指示:傑書各部現在必須果斷地把纏鬥的浙江殘敵丟開不管,擒賊先擒王,主力直搗耿精忠的福州老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