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 開清國母孝莊的輝煌落幕 第1章(3 / 3)

需要說明的是,上麵134名宮女的計數,不包括慈寧宮、壽康宮兩個老人院中,老媼、灑掃宮女的使用人數,這兩個宮殿中應該還有數十個服務的宮女。另外,前明崇禎時還有一項宮中各宮殿女子床帳、輿轎、花毯的更新費用,一年約需用銀28200餘兩,康熙帝大筆一揮,也抹去了。這樣的數字對比下來,我們再回憶一下,本書第二冊中崇禎帝經常在大臣麵前“哭窮”,不由得感歎崇禎帝表演的才能真是太高了。

在日常的宮廷生活中,孝莊太皇太後亦時時告誡大家,以前明中後期的奢侈為教訓,大力縮減宮中的各項開支。《清代內閣大庫散佚滿文檔案選編》中有一條記載:“當日,(康熙二十年十月初二)慈寧宮飯房用銀大碗二、大盤十、平常碟子七、碗二杓子二、盒子一、小瓶一、匙子二,焊接修理此等器皿崩缺之處增添銀一兩三錢七分。”這是一條很難得的記錄,她的宮中器物,有許多都已經用了數十年。有些器物即使是有點損壞,能夠修整的,她便讓工匠拿去修好再用,盡量不更換。由此,帶動整個宮廷形成節儉的良好風氣。

這裏有一份康熙年間,康熙帝與他的幾個兒子的食物構成表,讀來饒有意思。這份膳食單中,很遺憾沒有列出孝莊太皇太後的膳食單。現列表如下:

開飯房膳房每日供用:

皇帝豬肉19斤,雞3隻,羊肉2盤,新碾粳米3升,鵝1、小豬1,每日輪用。

皇太子用豬肉18斤8兩,羊肉1盤,鵝1隻,雞2隻,筍雞1隻,鴨1隻,新碾粳米1.5升。

大阿哥用豬肉12斤,羊肉1盤,鵝1隻,雞2隻,筍雞1隻,新碾粳米2碗。

阿哥五位各用豬肉9斤,鵝半隻,雞1.5隻半,鴨半隻,新碾粳米2碗。

小阿哥五位各用豬肉2斤8兩,鴨1隻,新碾粳米1碗。

十月起至正月止,此四月內有冬季獵人進麅鹿,則以常用豬、羊減去,進野雞、魚,則以常用小豬、雞、鵝、筍雞減去。其所減豬、羊、雞、鵝發回所司。

這是當年頂級的皇家禦膳,沒有一般人想象中,天天都吃熊掌鮑魚燕窩之類的山珍海味。那樣的珍稀食料,在清朝的帝王之家,也必須在重大的宴請上才能享受。實際上,皇帝的日常飲食用料,還抵不上江南的富裕人家精致。說來現代人肯定不信。據說有一次,康熙帝東巡到了鬆花江,吃到了一種肉質特別鮮美的石斑魚。康熙帝說:這世上還有這樣的絕美鮮味呀。立即想到他親愛的皇祖母怕是做了一輩子的人也從來沒吃過味道這麼好的魚種,即刻派人用600裏快遞,快馬加鞭地送入京給皇祖母孝莊品嚐。害得孝莊淚眼婆娑地跟左右說:還是皇帝有孝心呀。但是,宮中的粹美實用之消費風氣,卻在孝莊太皇太後的大力提倡下,一點一滴地樹立起來了。

孝莊太皇太後是知史的。康熙帝晚年,回憶起皇祖母跟他講過的一些故事,仍說:“明代萬曆年間,於養心殿後窖銀二百萬金。我朝大兵至京,流寇挈金而逃,因追兵甚迫,棄之黃河。大抵明代帑金,流寇之難三分已失其一,又於達賴喇嘛處費用無算,凡製造器皿等物亦繁費不貲。”這是孝莊太皇太後給幼年玄燁講過的值得警戒的舊事,康熙帝的一生中均曆曆在目。

孝莊做順治朝的皇太後逾18年,在康熙朝當太皇太後也有26年。這是大清王朝興起的最重要的40餘年。在這個關鍵時期,孝莊集中一切可集中的財力,全力支持大清朝的政治。說來連康熙帝自己都覺得心酸,在皇祖母的有生之年,他竟然沒有為她老人家修建一處頤養天年的園囿。後來,皇祖母年齡那麼大了,夏季炎熱時分,京城熱到晚上睡不著,孝莊太皇太皇仍然要奔波到塞外的喀喇城一帶避暑。冬季孝莊太皇太後患有較嚴重的皮膚瘙癢症,禦醫推薦孝莊太皇太後用藥物溫泉熱療,對於老年性皮膚瘙癢症有很好的緩解作用,可是年近70高齡的皇祖母也隻能忍受初冬的風寒,長途跋涉到赤城、遵化一帶去泡湯泉。康熙帝幾次想在京城附近,為皇祖母興建一個小型的避暑山莊以及尋找到一處合適的天然溫泉都被孝莊太皇太後阻止了。後來,皇祖母的中風病發作,康熙帝便疑心跟老年人的這種長途顛簸有關。

皇祖母升天後,這是令康熙帝尤覺椎心的一件往事。

但是,孝莊太皇太後的私心卻是喜悅。因為,當她去到另一個世界見那個紅臉大漢皇太極之時,至少她可以驕傲地跟他說:她已經培養出了一代明君康熙帝。由清太祖、清太宗開創的大清事業將在康熙帝的手上走上繁榮昌盛。

事實上,孝莊太皇太後的生前,即已見到了東方的第一抹美妙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