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及之後的打算,陸苗說:她準備複讀,考大學。

對於複讀,她家裏的長輩是反對的,陸苗不會讀書這件事他們心裏有數,複讀的風險很大。

已經蹉跎了一年光陰,再複讀一年,按林文芳的原話說:“你現在慢了別人一大截。複讀也不能保證你能考好,說不定考得還不如上一次。等上完一個三流大學再出來,你就是個老姑娘了,到時候學曆一般,又不年輕,條件好的小夥子全被人挑走了”。

她為陸苗做的打算是,既然她願意打工,不想讀書,陸永飛那邊可以把她介紹到熟人的小公司做前台。

她問陸苗:“要真有心思讀書,你早幹什麼去了?”

陸苗沒有跟她的家長多費口舌,她的態度鮮明:複讀這件事是決定了的,拿出來講,隻是通知她父母一聲。

她出走一次回來,父母更覺得她是不清醒、不理智的,她需要他們的管控。

他們仍舊不懂得尊重她的選擇。在他們看來,她沒有能力選擇出“對的”路。

而陸苗也用她逃家的“前科”告訴父母,她選擇要做什麼,是他們管不住的。

在陸苗的成長過程中,她的情緒和意誌,向來被視為無關緊要的東西。

恰如初中,被殺死的那隻叫聰聰的老母雞,恰如十八歲,她被扼殺的一腔孤勇。

他們告訴她“要懂事”,掏出雞毛撣子,逼她跟不想與她做朋友的江皓月道歉;他們告訴她“要讀書”,將學習成績好的人作為她的榜樣,考試不好就要挨罵;他們告訴她“要成長”,然後直截了當地冷漠處理她的心碎。

他們還告訴她“這個人不適合你”、“念這個專業以後好找工作”、“興趣沒用賺錢最實際”,“追逐愛情倒貼男人的行為是低賤的”……接下來,他們會告訴她在什麼時間點應該去談戀愛,應該結婚,應該有小孩。

成長的道路,他們矢誌不渝地要把陸苗往一條正途上趕。這條路人人在走,無風無雨,看上去一片光明。

可是走在那條路上,她時常感到迷失,感到無力。

她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在那兒,她在那兒,即便是她一點兒都不快樂。

一旦偏離軌道,便是錯的。

學習是一件陸苗從小就不擅長的事,它讓她頭疼,讓她倍感壓力。

高三,她被關在寄宿的補習學校裏,以江皓月作為自己的目標。她仰望著他,追逐著他走過的那條道路,竭盡全力地想要接近他。

她為他可以在第一誌願填“服從調劑”,因為他就是,她想要的全部。

但陸苗發現,自己無法做到,她拚命踮起腳尖,始終觸及不到他在的高度。

江皓月生來就是月亮啊。

當她沒有考上第一誌願,當她被江皓月明確地拒絕,他以她最不忍見到的卑微的姿態,告訴她,他對她的感情並非愛情……當這一切發生了,冷靜下來的陸苗放過了江皓月。

她不想成為他的負擔,他沒有義務肩負她的期望。他是自由的、有得選的,正如小時候,他可以選擇不跟自己做朋友,現在的他,可以做同樣的選擇。

問及之後的打算,陸苗說:她準備複讀,考大學。

對於複讀,她家裏的長輩是反對的,陸苗不會讀書這件事他們心裏有數,複讀的風險很大。

已經蹉跎了一年光陰,再複讀一年,按林文芳的原話說:“你現在慢了別人一大截。複讀也不能保證你能考好,說不定考得還不如上一次。等上完一個三流大學再出來,你就是個老姑娘了,到時候學曆一般,又不年輕,條件好的小夥子全被人挑走了”。

她為陸苗做的打算是,既然她願意打工,不想讀書,陸永飛那邊可以把她介紹到熟人的小公司做前台。

她問陸苗:“要真有心思讀書,你早幹什麼去了?”

陸苗沒有跟她的家長多費口舌,她的態度鮮明:複讀這件事是決定了的,拿出來講,隻是通知她父母一聲。

她出走一次回來,父母更覺得她是不清醒、不理智的,她需要他們的管控。

他們仍舊不懂得尊重她的選擇。在他們看來,她沒有能力選擇出“對的”路。

而陸苗也用她逃家的“前科”告訴父母,她選擇要做什麼,是他們管不住的。

在陸苗的成長過程中,她的情緒和意誌,向來被視為無關緊要的東西。

恰如初中,被殺死的那隻叫聰聰的老母雞,恰如十八歲,她被扼殺的一腔孤勇。

他們告訴她“要懂事”,掏出雞毛撣子,逼她跟不想與她做朋友的江皓月道歉;他們告訴她“要讀書”,將學習成績好的人作為她的榜樣,考試不好就要挨罵;他們告訴她“要成長”,然後直截了當地冷漠處理她的心碎。

他們還告訴她“這個人不適合你”、“念這個專業以後好找工作”、“興趣沒用賺錢最實際”,“追逐愛情倒貼男人的行為是低賤的”……接下來,他們會告訴她在什麼時間點應該去談戀愛,應該結婚,應該有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