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鑒說:“魚總,你好像特別喜歡看綠風地產的盤!”
“談不上喜歡,它原本就是佑海銷量最大的地產企業,盤也最多。”
袁得魚自己都沒想到,竟是辦公建築的布局提醒了他,讓他梳理出了清晰的思路。
“我現在有個主意,極妙!”
“是帶我們去高檔酒吧嗎?”陳嘯一臉期待。
“回公司,我們好好研究一個有趣的項目。”
幾個人集體倒下:“冉想,都怪你!”
“不按套路出牌的不是我,嗚嗚!”
他們一到公司,袁得魚就給他們布置了幾個行業研究任務。
冉想與陳嘯麵麵相覷,開始打電話做簡單調研,問行業分析師,問上下遊公司,更多是問行業資深人士。
他們梳理下來,了解到綠風地產當前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地產公司。然而,公司此前僅在中國香港上市,港股前兩年成交量一直不高,股價長期萎靡不振,直到2015年,綠風才計劃借殼A股上市。
為了在境內上市,綠風與泰達信托展開了上市業務的深度合作。
泰達信托幫它找了一個殼,這個殼也就是原本泰達集團旗下,因商業模式不適應市場,已經奄奄一息的垃圾上市公司——金達股份。
綠風地產與泰達信托達成了一個定增協議——泰達信托幫它發行定增產品,這個定增產品將以金達股份市價的折扣價,收購金達股份51%的股權,從而完成借殼上市的目的。
可能很多機構投資者知道借殼上市的是綠風地產,定增產品當時非常受歡迎,總共募集到資金120億元,遠超募集總股本51%的預期。
泰達信托索性將金達股份的股份進行拆分,因持股數量擴大,原本每股10元,加上定增與折價,變成了每股8元。最終,定增產品以5.3元的價格吃進金達股份51%的股份。
定增並購計劃完成之後,金達股份更名為綠風地產。
有了上市公司的平台,又有泰達這樣的大金主,綠風地產如虎添翼,在全國屢屢拿地,同時再度進軍美國、澳大利亞、韓國等開發新地產項目。
每次拿到新的項目,綠風地產必然與泰達信托合作。同時,泰達信托也總是能拿到綠風地產每個地產項目中足夠高利率的信托額度,這保證了它過去幾年的地產信托極速擴張的贏利模式。
此時此刻,先前印在袁得魚腦海中再美的江景也成了虛無。所謂濱江板塊,那些漂亮樓宇,在他眼中,隻剩下赤裸的金錢遊戲。
他站在海元窗台邊,眺望不遠處的江麵。這條江上遊的濱江正百廢待興,有華麗的遊艇碼頭,新全球中央商務區(CBD)正在崛起。盡管這些繁華構建了佑海最具魅力的部分,卻無法讓他盡情享受。在他眼裏,資本流動的確提供了活力,可同樣也讓世界變得冷酷。
此時此刻的袁得魚,終於解開了此前一個沒想明白的問題“為什麼黑傑克會和唐煜聯手”——他們的確各有所需。對黑傑克而言,難道他看中的不正是泰達信托與綠風地產長期戰略合作的寶庫?他估計,連唐煜自己都未必意識到這個巨大優勢。
袁得魚望著東江,心中琢磨著作戰計劃。
不知什麼時候,丁喜與韓鑒進來了,與他並肩站在窗邊,他們同樣眺望著不遠處的江麵。
“魚總,你是想從綠風地產動手嗎?”韓鑒問道。
“你們剛才幫我整理了數據,也知道這絕不是一個股票問題。”袁得魚頓了頓,“很多人因為房子,長時間無法得到幸福。他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依然勤奮、努力,卻永遠得不到他們理應得到的財富。有錢人已經有很多套房子,還想著如何再擁有一套更豪華的別墅。然而,沒有趕上這趟財富火車的年輕人,即使再勤奮,可能也得永遠蝸居在一個小得可憐的空間裏,甚至為了不斷上漲的房租憂心忡忡。”
袁得魚心想,他們永遠不知道是誰奪走了他們的財富。
就像2015年極為短暫的牛市,一些人還曾希望通過股票改變命運,沒想到卻“死無葬身之地”。
這是個權貴遊戲,權貴們在股票中吸血,玩死一個場子後,又轉到地產場子加速吸食。
袁得魚說:“你們有沒有發現,它借的殼就是個快要倒閉的信托上市公司,前身的股票是當年第一妖股——中郵科技。”
韓鑒感到不可思議:“天哪,他們太會玩了。中郵科技變成垃圾股之後,公司被改裝後,讓一家小型信托公司借殼進入,這家信托公司其實是泰達信托的影子公司。這家公司本身可以好好發展,可在唐子風出事後,便陷入了控製權紛爭。”
“是的,那些上市公司當時是趁著借殼潮一哄而上。泰達雖是牽頭人,旗下有些項目未必能將各種關係處理幹淨。唐子風若還在,倒是有希望憑借個人信用將關係理順。然而,唐子風過世後,一些人突然翻臉,私底下的交易也就一筆勾銷了。”
“那麼,泰達為什麼後來還能把這個項目運作起來?”
“具體細節不得而知。我猜想這家公司的正式運作,應是在楊茗確立泰達地位之後,她肯定聯合了她能被重新認可的核心人物。”
韓鑒點點頭:“從公司資料的時間看,這一動作確實與楊茗內鬥完的時間吻合。可運作這樣的項目,啟用的資金規模不小,看來當時他們身邊有不少投資者。”
“判斷一家機構的金融能力,不僅要看技術,還要看募資能力。你再有本事,賺了數倍的錢,可資金量小就不值一提。若你有幾百億資金的撬動能力,就算隻有5%的收益,照樣能呼風喚雨。”
“那這些投資者為什麼肯讓泰達參與進來呢?”
“這些人就算把錢拿回去,未必能在境內找到像泰達那樣的資本運作平台,泰達後來能參與進來倒也不意外。”袁得魚聲音低了下來,“隻是這樣暗中的遊戲一直周而複始、從不停歇,到後來,魏天行賬戶的資金管理規模所向披靡。魏天行的那個全球基金也不是秘密,近幾年市場不理想,他也通過泰達的買賣,依樣畫葫蘆,再加上全球的低利息,撬動全球資源,進一步放大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