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樣的認識可能會帶來對“父親”的客觀評價問題。我們自然不會去輕易否定他為了改變自己的地位、獲取人格尊嚴而設定的人生目標與不懈的努力,我們需要樹立的應該是這樣的觀點:在不徹底改變農民的生存狀態的情形下,在農民的切身利益和基本權益不能得到完全保障的背景下,試圖通過個人的奮鬥,通過對某種物質條件的改善,去爭取地位並以此獲得尊重是難以實現的,這是閱讀這篇小說的意義價值之所在。
二、焦慮之中——作著艱辛準備
“父親”是一個不僅想幹事,而且說幹就幹的人,但要想造一座新屋,又是一件多麼艱難的事情!對此,他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他開始了漫長的“準備”,這樣的“準備”過程非得有足夠的耐心與韌性:“今天從地裏撿回一塊磚,明天可能又撿進一片瓦,再就是往一個黑瓦罐裏塞角票。”有如燕子壘窩,有如螞蟻搬家,有如愚公移山,“雖然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認真”。這是一個不知疲倦的人,也是一個極為執著的人,更是一個不知艱辛為何物的人!這樣一個勤勞、堅韌而又對現實生活沒有絲毫要求的人,他的隱忍不拔的精神意誌與高曉聲筆下花了近30年時間造屋的李順大如出一轍,這正是中國傳統農民的形象寫照。小說原文中對他還有一段非常具體而細膩的描寫,但不知怎麼被編者刪掉了:
父親光著很寬大的背脊,一個夏天就這樣光著背脊。太陽把他的皮膚燒磨得如牛皮般厚實,油膩膩的,仿佛是塗了一層蠟。然而,卻並不光滑,上麵結滿了芝麻般的痱子。癢起來時父親就把光背靠在門框上擦,啵、啵、啵,父親一下下擦得很有力很響。結果把那些痱子都擦破了,痱子便淌著黃水,也流著汗。黃水與汗流到他那塊洗白了的圍腰上,圍腰很寬很長,手摸著,竟能觸摸到一粒粒的汗斑。那汗斑仿佛是用油漆刷上去的,很硬實。父親說是菜油汗,菜油吃多了的緣故。可我們家為了造屋,經常空鍋子燒菜,哪有多少菜油好吃。
“父親”為何能如此不怕千辛萬苦,能夠吃苦耐勞?就是為了實現造屋的理想,希望能獲取做人的地位,贏得他人的尊重,找回應有的尊嚴。他在做著這一切的時候,始終有一份信念:我要造一座有高台階的新屋,我能造出一座有高台階的新屋!正是這一份信念,使得他辛勞了大半輩子,也使得他的內心充滿了向往與焦灼、激動與擔憂、欣喜與顧慮。小說中對此還有一個非常精彩的描寫片段:
台階旁栽著一棵桃樹,桃樹為台階遮出一片綠陰。父親坐在綠陰裏,能看見別人家高高的台階,那裏栽著幾棵柳樹,柳樹枝老是搖來搖去,卻搖不散父親那專注的目光。這時,一片片旱煙霧在父親頭上飄來飄去。
當然,這樣的認識可能會帶來對“父親”的客觀評價問題。我們自然不會去輕易否定他為了改變自己的地位、獲取人格尊嚴而設定的人生目標與不懈的努力,我們需要樹立的應該是這樣的觀點:在不徹底改變農民的生存狀態的情形下,在農民的切身利益和基本權益不能得到完全保障的背景下,試圖通過個人的奮鬥,通過對某種物質條件的改善,去爭取地位並以此獲得尊重是難以實現的,這是閱讀這篇小說的意義價值之所在。
二、焦慮之中——作著艱辛準備
“父親”是一個不僅想幹事,而且說幹就幹的人,但要想造一座新屋,又是一件多麼艱難的事情!對此,他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他開始了漫長的“準備”,這樣的“準備”過程非得有足夠的耐心與韌性:“今天從地裏撿回一塊磚,明天可能又撿進一片瓦,再就是往一個黑瓦罐裏塞角票。”有如燕子壘窩,有如螞蟻搬家,有如愚公移山,“雖然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認真”。這是一個不知疲倦的人,也是一個極為執著的人,更是一個不知艱辛為何物的人!這樣一個勤勞、堅韌而又對現實生活沒有絲毫要求的人,他的隱忍不拔的精神意誌與高曉聲筆下花了近30年時間造屋的李順大如出一轍,這正是中國傳統農民的形象寫照。小說原文中對他還有一段非常具體而細膩的描寫,但不知怎麼被編者刪掉了:
父親光著很寬大的背脊,一個夏天就這樣光著背脊。太陽把他的皮膚燒磨得如牛皮般厚實,油膩膩的,仿佛是塗了一層蠟。然而,卻並不光滑,上麵結滿了芝麻般的痱子。癢起來時父親就把光背靠在門框上擦,啵、啵、啵,父親一下下擦得很有力很響。結果把那些痱子都擦破了,痱子便淌著黃水,也流著汗。黃水與汗流到他那塊洗白了的圍腰上,圍腰很寬很長,手摸著,竟能觸摸到一粒粒的汗斑。那汗斑仿佛是用油漆刷上去的,很硬實。父親說是菜油汗,菜油吃多了的緣故。可我們家為了造屋,經常空鍋子燒菜,哪有多少菜油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