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一線串珠,片言居要——《左忠毅公逸事》的敘述藝術(1 / 3)

聯係左光鬥的生平,他是在被閹黨排擠派去當無關緊要的學政官的,但他仍以國事為重,借去京畿“視學”的機會,尋找可以寄予厚望的才俊。所以,當他發現史可法這一難得的人才時,其欣喜之情溢於言表,並將其與自己的“碌碌”的“諸兒”進行比較,其為國事而對人才器重的思想可見一斑,這使他很不一般的行為得到了非常合理的解釋。在行文上,他的這句話還給讀者留下了一個懸念:他讓史可法繼承的是什麼“誌事”?史可法後來有沒有不辜負恩師的寄望而繼承下去呢?這使下麵的故事敘述成了必然。

二、“吾師肺肝,皆鐵石所鑄造也”

時隔多年,史可法經常流著眼淚對別人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吾師肺肝,皆鐵石所鑄造也。”這樣的評價是對左光鬥在獄中一事的概括。那麼,史可法為什麼對他的老師有這樣的評價呢?這是因為左光鬥在被誣下獄後,遭到了嚴刑拷打,且生命危在旦夕。史可法不惜冒著極大的危險,用自己真情的眼淚和金錢賄賂好不容易打動了“禁卒”,最後得以扮成打掃衛生的人才能夠前往探監。這是他對恩師的深情厚誼,也反映出左光鬥對他確實恩重如山。到獄中之後,史可法“抱公膝而嗚咽”,左光鬥即能“辨其聲”,可見左光鬥對史可法何等的熟悉,也顯見他們的關係又是何等的密切!但是,左光鬥的頭腦卻是非常清醒的,這又與其所受酷刑的慘苦形成鮮明的對比,顯示左光鬥臨危遭難時的從容鎮定,這為下文寫他的異乎尋常的舉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對史可法的冒死探獄,左光鬥不僅沒表現出高興、寬慰與感謝,反而是一反常態,先是“奮臂以指撥眥,目光如炬”,奮力睜開眼睛怒視史可法,這表現了他雖身受酷刑摧殘,但動作仍然十分果斷堅決,這種力量正是其不屈不撓鬥爭精神的體現,也是他對寄予厚望以國事相托的史可法的關愛的生動寫照。所以他對冒失的史可法嚴聲怒斥:“庸奴!此何地也,而汝來前!國家之事糜爛至此,老夫已矣,汝複輕身而昧大義,天下事誰可支拄者?不速去,無俟奸人構陷,吾今即撲殺汝!”並摸索著地上的刑械,作出投擊的樣子,將史可法逐走。左光鬥由氣急而怒罵,態度愈嚴厲,愈能反映出他的忠貞剛烈,表現出他對史可法的愛之深,望之厚。

左光鬥怒罵史可法的話中,“老夫已矣,汝複輕身而昧大義,天下事誰可支拄者?”正與上文的“他日繼吾誌事,惟此生耳”相一致,並巧妙地回答了讀者的疑問:左光鬥將挽救國家危亡的希望寄托在史可法身上,這正是“繼吾誌事”的具體內涵。

左光鬥的這番不合情理、不近人情的反常言行,是他置個人生死於度外,唯念國家的具體表現。他怒逐學生的目的,是不想拖累愛生,要竭力保存國家精英,以便將來能夠為國家效力,挽救國家頹敗、潰亂的局麵。這不是為學生個人生命與前途著想,而是為國家的命運與前途擔憂。他雖因彈劾魏忠賢,遭陷入獄,但在生死關頭,詞語嚴厲,語重心長,仍然重於國事,輕於己身,教育史可法以天下為己任,其錚錚鐵骨、凜然正氣和剛烈品質感人肺腑、讓人敬佩。這番話非常具體地表現了左光鬥在如此艱難危險的困境中,仍然不忘為國愛才、惜才,以及對史可法的殷切期望——不要感情用事,要以國事為重。這充分顯示了他的高風亮節。

聯係左光鬥的生平,他是在被閹黨排擠派去當無關緊要的學政官的,但他仍以國事為重,借去京畿“視學”的機會,尋找可以寄予厚望的才俊。所以,當他發現史可法這一難得的人才時,其欣喜之情溢於言表,並將其與自己的“碌碌”的“諸兒”進行比較,其為國事而對人才器重的思想可見一斑,這使他很不一般的行為得到了非常合理的解釋。在行文上,他的這句話還給讀者留下了一個懸念:他讓史可法繼承的是什麼“誌事”?史可法後來有沒有不辜負恩師的寄望而繼承下去呢?這使下麵的故事敘述成了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