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剪不斷,理還亂的“有趣”——《金嶽霖先生》教學中的一個關鍵問題(1 / 3)

以“金嶽霖先生”為題目,自然可以寫他各個時期的方方麵麵,可問題是汪先生在文章的開頭與結尾都對金先生的身份進行了明確的界定——西南聯大教授,所以他所應寫的隻能是“西南聯大時期的金嶽霖先生”。葉聖陶先生認為,寫文章“必須在種種光景裏畫一圈界線,把要寫的都圈在界線裏邊,用不著的都擱在界線外邊”(《文章例話》),“西南聯大時期”就是這樣的“界線”。這好比讓高中學生寫一篇有關“童年”時期的文章,他就隻能寫“童年”這一“界線”內發生的事情,而不能寫“少年”或“青年”的事情一樣,否則我們就會認為“跑題”。與《金嶽霖先生》形成明顯對比的是,同樣是寫“西南聯大”的老師,《沈從文先生在西南聯大》回憶了沈從文在西南聯大的行狀、心境、所秉持的文學觀念、藏書、對學生的態度等,筆墨就非常集中。

2.所寫事情的類屬

汪曾祺選擇了金先生的一些生活片段,如從表達效果來看,不可謂不傳神。可他作為金先生的學生,卻“對金先生所知甚少”,或者說他對金先生的了解並不充分。但耳聞目睹了金先生的一些往事,他又不自覺地拿起了筆,表達對師長的敬意。這致使他所寫的內容比較隨意,文筆也較為散漫。確實,“金先生的樣子有點怪”,課堂提問請“穿紅毛衣的女同學回答問題”,回答林國達的“怪問題”時的機敏,認為邏輯學“很好玩”,課堂上與王浩的二人對話(其實是因為他所教的“符號邏輯”課懂的人很少,汪曾祺說“這門學問對我來說簡直是天書”),研討問題時捉跳蚤,與鬥雞共桌吃飯,拿搜羅來的大梨、大石榴和孩子們比賽等幾件事確可稱得上“有趣”。林國達不幸死了,他一堂課都沒有笑容;林徽因生日時,他請一些老朋友吃飯表達對她的深切懷念之情;毛澤東要求他“接觸接觸社會”,他坐三輪車到街上轉悠。這些與所謂的“有趣”都扯不上邊。至於寫朱自清的衣著、聞一多的怒罵、王浩的長相、林徽因的才華,要說“有趣”那也是其他人的,而不是金先生的。特別是“接觸社會”一事,有人對汪先生的“那情景一定非常有趣”之說,大不以為然:“這卻成了汪曾祺筆下‘情景非常有趣’的‘風景’了”(嶽南,《金嶽霖自以為是高級幹部》),而認為“金先生此舉另有一番難言苦衷”(劉培育,《金嶽霖的回憶與回憶金嶽霖》)。這“難言苦衷”所傳達出來的是“酸楚”“淒涼”“悲哀”,而絕不是“有趣”。

關於金先生坐車,還需要有這樣的一些了解:金先生坐車有幾個階段,先是坐專用小車;後來因哲學思想遭批判,改坐三輪車;“文革”中怕人議論,又改坐平板車。對金先生坐板車有幾種說法:一是他每星期坐板車去王府井買蘋果;二是用這種方式散步;三是用這種方式代步,教學參考書所附呂叔湘先生的短文也持此說;四是“文革”中“革命派”不許金先生用專車而派了一輛“排子車”(板車)讓他去醫院看眼疾。這些都有助於我們進一步去了解金先生其人其事。

以“金嶽霖先生”為題目,自然可以寫他各個時期的方方麵麵,可問題是汪先生在文章的開頭與結尾都對金先生的身份進行了明確的界定——西南聯大教授,所以他所應寫的隻能是“西南聯大時期的金嶽霖先生”。葉聖陶先生認為,寫文章“必須在種種光景裏畫一圈界線,把要寫的都圈在界線裏邊,用不著的都擱在界線外邊”(《文章例話》),“西南聯大時期”就是這樣的“界線”。這好比讓高中學生寫一篇有關“童年”時期的文章,他就隻能寫“童年”這一“界線”內發生的事情,而不能寫“少年”或“青年”的事情一樣,否則我們就會認為“跑題”。與《金嶽霖先生》形成明顯對比的是,同樣是寫“西南聯大”的老師,《沈從文先生在西南聯大》回憶了沈從文在西南聯大的行狀、心境、所秉持的文學觀念、藏書、對學生的態度等,筆墨就非常集中。

2.所寫事情的類屬

汪曾祺選擇了金先生的一些生活片段,如從表達效果來看,不可謂不傳神。可他作為金先生的學生,卻“對金先生所知甚少”,或者說他對金先生的了解並不充分。但耳聞目睹了金先生的一些往事,他又不自覺地拿起了筆,表達對師長的敬意。這致使他所寫的內容比較隨意,文筆也較為散漫。確實,“金先生的樣子有點怪”,課堂提問請“穿紅毛衣的女同學回答問題”,回答林國達的“怪問題”時的機敏,認為邏輯學“很好玩”,課堂上與王浩的二人對話(其實是因為他所教的“符號邏輯”課懂的人很少,汪曾祺說“這門學問對我來說簡直是天書”),研討問題時捉跳蚤,與鬥雞共桌吃飯,拿搜羅來的大梨、大石榴和孩子們比賽等幾件事確可稱得上“有趣”。林國達不幸死了,他一堂課都沒有笑容;林徽因生日時,他請一些老朋友吃飯表達對她的深切懷念之情;毛澤東要求他“接觸接觸社會”,他坐三輪車到街上轉悠。這些與所謂的“有趣”都扯不上邊。至於寫朱自清的衣著、聞一多的怒罵、王浩的長相、林徽因的才華,要說“有趣”那也是其他人的,而不是金先生的。特別是“接觸社會”一事,有人對汪先生的“那情景一定非常有趣”之說,大不以為然:“這卻成了汪曾祺筆下‘情景非常有趣’的‘風景’了”(嶽南,《金嶽霖自以為是高級幹部》),而認為“金先生此舉另有一番難言苦衷”(劉培育,《金嶽霖的回憶與回憶金嶽霖》)。這“難言苦衷”所傳達出來的是“酸楚”“淒涼”“悲哀”,而絕不是“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