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什麼時候給孩子自由(1 / 3)

自此,大家才注意到,辰辰每天早晨似乎都要比南德早來四十分鍾到一小時,而南德是全園來得最晚的一個孩子。這使得辰辰每天早晨都在長時間的等待中度過。

對於一個成年人來說,我們在某天早晨等某個人要等半小時,已經是一件苦差事了;如果要等一小時,就是一件可以拿來訴苦的事情。如果像辰辰這樣每天早晨等一小時,而且堅持一年,那完全是不可想象的。

老師也認為等待是一件能夠使人痛苦和焦慮的事情,所以大家又想法幫助她。老師勸辰辰進屋,勸說失敗之後,老師就陪著辰辰坐在門口等待南德。但是陪了幾天,發現辰辰根本不需要別人給她這樣的精神支持,似乎她身體中有一種充滿了等待的能量,在等待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她自己也非常享受這種等待的時光。

辰辰讓所有的人都明白了一個道理:辰辰等南德等得辛苦,隻是別人的感覺,而不是辰辰自己的感覺。這件事情沒有妨礙到其他人的工作和情感,也沒有妨礙到辰辰自己的發展,我們應該給辰辰這個自由。辰辰也就這樣從春天等到夏天,從夏天等到冬天,無論刮風下雨甚至下雪,無論有病無病,都在外麵等。

一年之後,辰辰與南德分開了。在南德離開的頭幾周裏,辰辰感覺到非常孤獨,雖然知道南德不再來了,還是不自主地一個人站在教室門口。在空空的走廊裏徘徊,辰辰看上去落寞而淒涼。我們感受到了辰辰心中的痛苦和孤單,但是孩子是不會讓痛苦留在心裏太久的,於是辰辰開始想辦法擺脫這種痛苦。

我們看到她又開始等待,但這一次不是等一個能給她安全感的小朋友,而是選擇了一個身體最強大的男孩作為等待的對象。這次辰辰不是站在門口等他,而是站在他的背後。她從不焦躁,從不著急,從不對那個男孩提出任何要求,在那個男孩有什麼需要的時候,辰辰會立刻伸出手去援助他。

在等待南德的過程中,辰辰練就了利他的精神,能夠敏銳發現別人的需求,並且去滿足別人,這樣最終的結果一定是贏得別人的好感並獲得這份友誼。再往後,我們看到,不再是辰辰早晨在門口等那個男孩,而是那個男孩帶著給辰辰的禮物在學校門口等辰辰。

辰辰在這一過程中,所成長起的能力給她日後一生的生活帶來什麼好處,我們是可以想見的。如果當初我們幹涉她,不讓她去等待,或者我們通知南德的媽媽每天讓南德跟辰辰一起來,人為地避免這個自然的等待過程,辰辰這種經營友情的人類難得的耐力可能就不會成長起來。可見,自然的法則永遠高於人類的法則,尊重孩子自然的發展行為就是尊重自然和人類自己。

當孩子探索的時候

在前麵我們講過,孩子必須以自我為中心才能夠保證按照自己內在發展的計劃去發展自己,否則就會被別人幹涉,按照別人的意圖去發展自己,使得人類發展成為固有的幾種模式,不能成為他自己。因此,孩子年齡越小,越不會有利他精神。

自此,大家才注意到,辰辰每天早晨似乎都要比南德早來四十分鍾到一小時,而南德是全園來得最晚的一個孩子。這使得辰辰每天早晨都在長時間的等待中度過。

對於一個成年人來說,我們在某天早晨等某個人要等半小時,已經是一件苦差事了;如果要等一小時,就是一件可以拿來訴苦的事情。如果像辰辰這樣每天早晨等一小時,而且堅持一年,那完全是不可想象的。

老師也認為等待是一件能夠使人痛苦和焦慮的事情,所以大家又想法幫助她。老師勸辰辰進屋,勸說失敗之後,老師就陪著辰辰坐在門口等待南德。但是陪了幾天,發現辰辰根本不需要別人給她這樣的精神支持,似乎她身體中有一種充滿了等待的能量,在等待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她自己也非常享受這種等待的時光。

辰辰讓所有的人都明白了一個道理:辰辰等南德等得辛苦,隻是別人的感覺,而不是辰辰自己的感覺。這件事情沒有妨礙到其他人的工作和情感,也沒有妨礙到辰辰自己的發展,我們應該給辰辰這個自由。辰辰也就這樣從春天等到夏天,從夏天等到冬天,無論刮風下雨甚至下雪,無論有病無病,都在外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