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野補(五)(1 / 3)

第十一章 野補(五)

41聯隊在越南受挫,久納誠一中將大驚失『色』,在歐洲一敗塗地的法國人竟然能把大日本帝國皇軍打得滿地找牙,簡直沒有天理。這已經是不勝敗的問題,是莫大的汙辱,久納誠一中將在南寧城裏大發雷霆,命令櫻田武少將率領近衛旅團開赴憑祥。既然已經開了頭,就有了進攻的借口,不可能半途而廢,日本人,曾經費盡心機找借口,不惜製造了柳條湖事變、盧溝橋事變,這次法國人把借口送了上門,不好好的運用,簡直對不起在桂南死去的數千冤魂。

南寧的防務,主要還是依靠第五師團,近衛旅團這段時間,駐紮在蒲廟巒城一帶,同時作為機動部隊,隨時對各地進行接應,主要是對戰火紛飛的邕欽公路進行機動救援。新19師多次行動,都因為近衛旅團的介入而功虧一簣。

近衛旅團的調動,立即被新19師察覺,41聯隊在越南受挫,趙國龍已經在陳正信的電報裏獲知,趙國龍知道日本人死不認輸的狗脾氣,估計一定會從法國人身上要回來,第五師團扼守南寧不能動,台灣混成旅團也不可以離開欽州,離開邕欽公路,隻有機動的近衛旅團有可能增援41聯隊,因此趙國龍對日軍近衛旅團的關注無意中增加了幾分。

發現近衛旅團的異動,趙國龍證實了自己的判斷,立即找到副師長闞維雍,闞維雍並沒有知會師長秦靖,而是帶著參謀長趙國龍去到靈山陸屋,找到新任四十六軍軍長周祖晃,提出,趁日軍調防,可以趁勢反攻。

闞維雍之所以不跟新19師師長長秦靖知會,是因為這段日子來,新19師因為采用襲擊還是固守的分歧已經十分突出,師長秦靖認為隻要固守住防區就可以了,而副師長闞維雍和參謀長趙國龍則認為,進攻是最好的固守,不把桂南的日軍攪得不得安寧,固守就是一句空話。

何宣調走後,周祖晃就任四十六軍軍長,再一次執掌一軍帥令,周祖晃一副前度劉郎的感覺。當軍長輕車熟路,也沒有一點新意,唯一高興的是看到了新19師的參謀長趙國龍。

“哈哈哈!你不是天縱的那個小跟班嗎?眼睛皮一眨,老母雞變鴨,這才幾天,你小子就官拜上校,職務還在你家老大之上了!怎麼樣,師參謀長這個位置好不好玩?”周祖晃樂不可支。當年,在桃花江邊,莫敵鍾紀海競強幾個三天兩頭找自己聊天,在下麵端茶送水的勤務兵,就是麵前這個年輕的參謀長。

“敬公。”闞維雍說:“你可別小看國龍年輕,國龍打仗是把好手,智勇雙全,是相當不錯的師參謀長人選,我們軍從中央軍校高級班挖來的這些人才,國龍是響當當的天字頭一號。”

周祖晃字敬生,近五十歲的人了,複出後一時半會沒有實職,安排在十六集團軍中任高級參謀,下麵的人不好稱呼他,就利用他的字創造了一個尊稱:“敬公。”周祖晃一聽這個稱呼就樂了,在桂係,到目前,還隻有三個人被尊稱為“公”,一個是德公李宗仁,一個是健公白宗禧,這兩個因為地位崇高,尊稱為“公”理所當然。第三個“公”是已經死掉的廖磊,稱為“燕公”,這個也沒有人敢有異議,為國為民,活活累死,縱觀中國上下五千年,也隻有一個諸葛孔明可以比肩,更何況也沒有人願意跟死人爭風。周祖晃被稱為“敬公”一來是因為他的老資格,保定一期,其次也是夏威之計,十六集團軍司令夏威之前答應周祖晃一複出就出任四十六軍軍長,沒想到這頂帽子卻落後何宣頭上,為了撫慰周祖晃,給了他一頂紙高帽,口口聲聲尊稱他為“敬公”。夏威這一叫,就在桂軍裏,叫出了第四個“公”。周祖晃特別享受這個稱呼,為了這個稱呼,不惜做個無名無實的高級參謀,直到四月下旬出任有名有實的四十六軍軍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