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換防(二)(1 / 2)

第十三章 換防(二)

就在莫敵這一進一出之間,老綠營的氣氛有了根本『性』的變化,之前哀聲歎氣一派沉重的軍營活潑了許多,隨著軍醫的到來和中餐的送到,建國軍俘虜區漸漸的有了笑聲。一些老兵正在向廬江本地的士兵介紹之前出現的那位個子瘦小的軍官,講述莫敵在西六縣的故事。說起民國二十七年石牌潛水河大戰,莫敵與川軍配合,擋住三個日軍聯隊西進的腳步,讓中國軍隊梯次阻截有了從容安排的時間。又說起望江收拾錢坤,練潭收拾王占林,哪一次不是占盡優勢,打得對方滿地找牙,至於三進安慶城,襲擊觀光輪,火燒飛機場,三橋打飛機等等,早已經是膾炙人口,在廬江一地也是『婦』孺皆知。知道這一回收拾自己的是莫敵,俘虜們無不心服口服,心裏還有點小得意。更有人在胡說,早知道這回帶兵的是天下無敵莫天縱,一開始就該投降。

吃飯的時候,順便把褲腰帶發下,俘虜們一邊係著褲腰帶,一邊打趣說,我就納悶了,一隻手要抽褲子,還剩一隻手怎麼吃飯,趴地上吃?

中餐吃得很簡單,饅頭白粥鹹菜,真要是一隻手,也能對付下來,有幾個傷了手臂的士兵就是例子,把盛白粥的碗放地上,鹹菜倒在白粥裏,先拿起饅頭吃兩口,把饅頭放進裝鹹菜的盤子裏,端起白粥再喝上兩口,並不耽誤事,隻是比一手拿饅頭,一手端白粥稍稍麻煩一點而已。

建國軍一營長姓嚴,叫嚴寬,懷寧人,皖軍江防軍出身,日軍西進時,他的部隊在銅陵首當其衝,被打得稀爛,被郝文波收攏後,暫居懷寧,後來成了十一遊的一部份。他的待遇比普通士兵要好一些,林蔭大道裏一張石桌成了他的飯桌,石桌邊的石鼓凳雖然有點涼,可坐在上麵,也遠比席地而坐強得太多,他的夥食也有點區別,除了士兵們有的,他還多有一個煮雞蛋。他的味口很好,因為心情好。他很為自己之前的急中生智而得意,通過拉近與莫敵的關係,一舉改善了自己的被動局麵。他心裏在盤算,之前的韋介伯他是見識過的,去年十月至今,他們一直跟韋介伯打交道,這個人勇武有餘,智謀不足,不是王占林的對手,被弄得恢溜溜狼狽不堪滾出廬江。這回換成莫敵,就完全不同了,五個王占林也不是莫敵的對手,這是從石牌過來的弟兄們一致認為的,王占林這回敗局可以肯定,沒有任何僥幸,自己跟著王占林一條路走到黑,隻能越走離懷寧越遠,弄得不好,一輩子也回不了老家。如果有可能,能夠跟著莫敵混,那好日子就到了。

還沒等嚴寬想得妥當,莫敵就來到了他麵前。嚴寬彈簧一樣的從石凳上站起,標槍似的立在莫敵麵前,一副訓練有素,十分勇武的樣子。

“坐坐坐坐,隨便點。一天到晚拉緊的彈簧一樣,累不累。”莫敵說,走到嚴寬對麵有石凳上坐了下來。

嚴寬很軍人的坐下,腰直腿直,雙手置於膝上,目光平視。

“我想跟你商量一下你們的去留問題。”莫敵說:“接下來我要跟王占林爭一爭這個廬江,所以一時半會不能把你們釋放,可能要委屈一段時間,我相信嚴營長能夠理解。”

嚴寬點點頭,說:“我一定聽從長官安排,約束部眾,不給長官添麻煩。”

“那就好。”莫敵說:“我打算一會就快速進軍廬江城,從之前的東門朝陽門大道展開強攻,廬江無城牆,王憲林人數有限,又沒有防禦陣地,必定一擊而潰。”

嚴寬點點頭,以一個整編團去打一個比連多不了幾個人的王憲林二營,六個打一個,完全符合五則攻之的作戰法則,更何況進攻目標是廬江,這個讓縣長淩前鋒曾信誓旦旦不讓再落下一顆炮彈的地方。

想起淩縣長的信誓旦旦,嚴『色』急忙告訴莫敵:“莫長官,這個廬江不同於別處,縣府是不允許在城內動武的,誰在裏麵動武,就是全城之敵。”看了一眼旁邊的韋介伯,繼續說:“韋團長應該知道的,上一次,韋團長進攻廬江,在大西門吊橋那邊放了幾顆手炮炮彈,結果就讓廬江的民軍圍了個水泄不通。”

看著莫敵詢問的目光,韋介伯點頭說:“那真是全民皆兵,小腳老太太,光屁股小娃娃,都衝了上來,圍著我們,問我們是不是要殺光他們,要殺就請我們動手。我們隻好退去。事後才知道,王占林和淩前鋒就跟在民眾後麵看熱鬧。”

“你們的意思是如果我們進攻廬江,也會遇到同樣的情況?”莫敵問。

韋介伯和嚴寬同時點頭。

“如果我不在城裏開槍放炮,民眾會不會出手?”莫敵再問。

嚴寬搖搖頭,說:“廬江縣『政府』有規定,城裏誰都能去,隻要進去不殺人放火就行。王憲林的二營在裏麵,大多數都是黑衣黑褲白邊孝帽配警棍,背槍的沒有幾個,因為他們知道淩縣長的規矩。淩縣長這個人,不管你姓赤姓蔣還是姓汪,隻要你照他的規矩來,該給多少軍費一分不少,不照他的規矩,他就發難,他的殺手鐧就是民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