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換防(五)(1 / 2)

第十三章 換防(五)

淩前鋒交給李本一的幾張紙,是南京偽汪『政府』給廬江縣黨部的電報。之前在韋介伯的埋伏中,南京偽汪『政府』廬江縣黨部主任跟王憲林一起被打死。不過死的隻是縣黨部主任,縣黨部的電台卻一直呆在廬江縣城,淩前鋒是個很有心計的人,讓電台向南京方麵發報,隱瞞了縣黨部主任的死訊,隻說,國民革命軍占領廬江,縣黨部退往廬江西部馬槽山區,何去何從,時刻聽從上峰調譴。南京方麵信以為真,把一一六師團和沈席儒第五師劉作欣第六師的軍事調動情況,詳細的發了過來,希望縣黨部能夠抓住機會,裏外配合,翻盤廬江,孰不知電報竟落到了淩前鋒的手裏。

難怪李本一看到電報,連飯都吃不下去,畢竟情況有點棘手。巢湖一一六師團部派出一個步兵聯隊,從巢縣出發,今天傍晚就能趕到盛橋,發電報時,已經到了馬尾河等待過渡。從合肥南下的是沈席儒第五師第十旅,這是一支新編旅,二團八營,除了六個步兵營,還有一個曲『射』炮營,一個工兵營,在發電報時,部隊已經從肥西出發,預計傍晚可以到達三河。至於安慶方麵的劉作欣第六師,也派出了一個第十一旅,編製與沈席儒的第十旅相同,隻是距離還比較遙遠,發報時,才剛剛過了楊橋,估計沒有三天,到不了廬江。

既然莫敵答應找車,李本一樂得享受這兩個小時,隻是酒又不能喝了,畢竟喝得一身酒氣回軍營,不是李本一的作風。

“我在冶父山有兩個整編團,差不多三千人,應付王占林的一個營和巢縣方麵的一個步兵大隊,應該問題不大。”李本一說。

“既然胸有成竹,那還著什麼急,喝兩杯再說。”莫敵笑著說:“大了不起兩個小時後我先讓人送龔參謀長回去,有什麼事隨時向你報告就行。”

“不行,我必須回去。”李本一正『色』說。

“那就讓龔參謀長留下,又不是打群架,非得兩人到場。”莫敵說。

李本一想了想,答應了。莫敵臉上閃過一點陰謀得逞的笑意,卻沒有躲過龔慶元的眼睛,龔慶元知道,莫敵這家夥,一開始就是想要自己留下,至於勸李本一喝酒,完全是以退為進。

李本一按捺不住心中的急切,看到汽車已經調到,吃了兩碗飯,剝了一個黃陂湖『毛』蟹,吃了幾夾小菜,就一個勁的叫走。淩前鋒等人把他送到門外,然後回來繼續喝酒。

“三路夾攻,莫老大可有退敵之策?”龔慶元有點擔憂的說:“我才到廬江,人生地不熟,不占天時,不占地利,有點使不上勁的感覺。”

莫敵笑了笑,指著淩前鋒,說:“有了全民抗戰之雄心,就有了天時,有了淩縣長,就有了地利,至於人和,那是將心換心,你對人好,人就會對你好,你對人不好,別人未必一定要討好你,之前138師,名聲可不好,搶人糧種,斷人生路,還想獲得人和,隻怕是一廂情願了。”

淩前鋒在一旁聽得一個勁的點頭,他知道這位138師的參謀長是新調來,如果是之前的138師老參謀長崔堅,他絕對不會理睬。這位現在已經榮升138師副師長的崔少將,實在不當人子,做出來的事,天怒人怨。

“我不管你們怎麼打,要求隻有一條,就是不要把戰火燒廬江城。”淩前鋒說:“王憲林這人雖然不怎麼樣,但是這一條他執行得很徹底,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哪怕跑是死路一條。在我看來,勝者為王,隻要是勝者,進入廬江,我都歡迎。不要跟我說什麼大義,為了大義把廬江百姓的生存之本全部砸掉,我是不幹的。”

龔慶元有點不理解,想跟淩前鋒爭辯兩句,看到莫敵在輕輕的搖頭,也就壓製住自己,不再多話,端起酒杯,敬了敬淩縣長,一口幹下。杯裏的廬江醇酒是高度糧食酒,酒勁不低,龔慶元一口吞下,臉『色』頓時紅潤了許多。

龔慶元不理解淩前鋒的意思,莫敵卻是非常理解,抗戰已經進入第四個年頭,中國戰局十分糜爛,物資匱乏,人心渙散,到處充斥著亡國之調,在日偽頑雜花地帶,能有淩前鋒這種一心為民的縣長,已經難能可貴。

“南麵之敵不用考慮。”莫敵說:“我可以保證,在這邊戰役結束,他們也走不到廬江。即使走到廬江,也會恢溜溜的回去。東西之敵也不用擔憂,剛才李廣兄的口氣,已經是成竹在胸。唯一有變數就是北路,我沒有跟沈席儒的部隊打過交道,不知道深淺。之前在三河有412團的一個營,憑這一個營擋住一個旅是不可能的,即使加上三河地利也不現實,起碼要有一個團才能擋一擋,如果有兩個團,借助三河的地利優勢,才能讓敵軍止步於三河。兩個團也不是沒有,舒城何述聖上校的412團,廬江東老綠營的顏俊隆野補團。 我們並非沒有一戰之力!”

“你是想通過176師來對付南來之敵麼?”龔慶元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