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換防(四十六)(1 / 2)

第十三章換防(四十六)

接下來的一個月,桐城的莫敵開始了他又一次的事不關已,高高掛起,李本一的師受命進攻望江華陽,譚何易的師受命進攻樅陽,『騷』擾安慶。張光瑋的十四軍任務艱巨,受命進攻平漢線,試圖在日軍全力進攻長沙時,趁後防空虛撈到一些便宜。隻有莫敵穩坐桐城,笑看日出日落,閑觀雲卷雲舒。在莫敵看來,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嶽的確不失為一員戰將,在日軍十一軍大兵壓境之時,從容談定,充分發揮出老虎仔的本能。一個月內,天生一副笑臉的薛嶽可謂絕招不斷,笑容不絕,比廣東的餘漢謀更坐定了笑麵虎的綽號。他以實際行動給日軍司令阿維南幾上了一節生動的軍事攻防課,告訴不過一世的日本人,僅有衝動是不夠的,打仗需要力量,更需要智慧。日軍南進的總兵力為萬人,九戰區的總兵力萬人,加上三、五、六戰區的援助,可用之兵,超過萬人。以三打一,又有陳誠定計在前,白崇禧決策在後,這場仗,薛嶽會打。

新牆河,汩羅江、撈刀河、瀏陽河四條河很均勻的分布在三湘大地上,間隔距離大致相等,流速流向也大致相當。薛嶽把他的部分部隊分布在四條河的南岸,依靠地利阻擊日軍的進攻,更多的兵力則放在四條河的上下遊。一旦白軍突破一條河流,就把防線移到下一條河,而從上下遊側擊的部隊,對河流以北的後勤補給線進行侵擾反擊。日軍每突破一條河,後勤壓力就增加一倍,如果說突破了新牆河日軍的後勤壓力增加了一倍,那麼突破了汩羅江,後勤壓力的增加就不止兩倍。因此,當進行到撈刀河攻防戰時,因為嚴峻的後勤壓力,日軍的單兵優勢基本上已經消耗完畢。因此,撈刀河大戰才打了個勢均力敵。

新牆河,按計劃打了五天,中國軍隊雖然損失不小,卻園滿完成既定任務。把日軍放過新牆河之後,歐震第四軍轉身成為後方部隊,開始全方位的『騷』擾作戰,梁采林得莫敵之助,『騷』擾戰打得順風順水,可謂神出鬼沒。

汩羅江,按計劃又打了五天,麵對日軍的炮火,南岸防守的李玉堂第十軍打得沉著有序,完成任務,退出正麵,把日軍放進來後,交給川軍郭昌明的五十六軍。

日軍第4、第、第、第4師團、早淵支隊與荒木支隊突破汨羅江後,繼續南進。於月日前後陸續進抵撈刀河北岸,迫近長沙。

撈刀河,已經準備好一個鉗形口袋,等待著日軍的到來,左翼夏楚中第軍守備撈刀河以南,保衛長沙外圍。右翼暫編第師,限於日到達榔梨市待命。正麵是主力王耀武第4軍在夏家塘、春華山、赤石河、石灰咀之線占領陣地,迎擊南進日軍。

同時,新牆河段和汩羅江段的『騷』擾不停止,特別是汩羅江段,高魁元第軍由西向東側擊南下日軍,川軍韓全樸第軍由東向西側擊日軍,蕭之楚第軍協同第軍側擊金井之日軍,力圖斬斷日軍的後續力量。

不出薛嶽所料,第4軍如同一塊磁石,立即把日軍吸引住。在日軍第軍指揮部看來,尋找中國軍隊主力並予以消滅,是他們最大的任務。長江以北的湯恩伯部,長沙以南的王耀武部,都屬於中國軍隊的一流主力,中國軍隊中最精銳部隊。日第軍與王耀武部4軍並不陌生,是老對手,自第一次長沙會戰起,多次較量,上高會戰時又碰過它的釘子,這次捕捉到,一定要消滅之。第軍司令官阿帷南幾調整部署,令第、第4師團向撈刀河以南突進,第師團向撈刀河穀推進,攔擊第4軍,第4師團在掃『蕩』金井附近地區後南下。幾個師團一個目標,壓向4師,目的打垮4師,以點帶麵,威懾中國戰場。

月日晚,第4軍先頭部隊餘程萬第師占領南岸天鵝山。日軍向天鵝山展開進攻,雙方激戰徹夜,至日晨,日軍被擊退。第師乘機反擊,奪回縱深,掩護第4軍主力集結。日晨,日軍第師團主力在空軍支援下向第師正麵連續猛攻,遭到第師頑強抗擊;日軍又投入第4師團一部攻擊第師左翼。第師傷亡近人,仍堅守不退。與此同時,張靈甫第師在春華山、夏家塘、伍家渡一線,李天霞第師在伍家渡、楊家灘之線,以及協同第4軍作戰的陳沛第軍第師在王家衝、楊公橋一線也與日軍第、第、第4師團發生激戰。

至月日夜,第軍由西向東,第軍、第軍由東向西殺來,雙方進入惡戰,損失慘重。薛嶽見目的已經達到,命令部隊撤出戰鬥,東向洞陽市、橫江至瀏陽河南岸轉移,把日軍放過撈刀河,準備在瀏陽河再玩一把。

日軍過了撈刀河,已經是強弩之末,雖然一度占領長沙,也曾渡過瀏陽河。然而,凡渡過瀏陽河者無一生還,阿帷南幾知道,隻要時間足夠,自己的兵力就會被中國軍隊全部磨死在瀏陽河南,也明白了自己的這次南擊,已經一頭鑽進了中國軍隊布下的絕陣。

當阿帷南幾獲悉,第三戰區劉廣濟第軍對南昌周邊日軍第4師團各據點頻頻發動攻擊,唐式遵第集團軍對日軍第師團增援部隊所據守的湖口、彭澤、馬當、貴池、繁昌等沿江要點多次襲擊。第五戰區李品仙第集團軍向長江北岸各據點和平漢鐵路南段各據點進行襲擊。第六戰區司令長官陳誠趁病要命,在日軍抽空江漢一帶兵力時,竟然於月日克複宜昌,日開始發起攻勢。阿帷南幾終於徹底說服了自己,下令全線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