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緝凶—野蠻陋習(2 / 2)

雖說進入新時代後,原住民漸漸拋棄了過去的紛爭與仇恨,開始和睦友鄰共同發展,但仍有一些部落之間因幾百年來積攢的嫌隙已深,短期內難以徹底拋棄成見。

倘若你不慎把他們與仇敵混為一談,這些人肯定會跟你翻臉動怒,釀成不必要的紛爭與糾葛。

如果將來你有機會去台灣觀賞風景,千萬記得不要隨便稱呼原住民同胞為高山族。

閑言少敘,咱們回頭說這個出草。

這台灣島上十四個原住族群當中有一個泰雅族,其人口占原住民總數的四分之一(約十二至十三萬),性格最是驍勇善戰。

在過去,泰雅族與比鄰而居的幾個部落都有出草獵首和黥麵的習俗。

這個出草指的就是少數原住民主動襲擊外族,將殺掉的外族人的頭顱割下帶回部落;之後,出草的原住民會剝去頭顱上的皮肉,用香茅草包裹剩下的顱骨,放在木架上,往顱骨上傾倒摻有公牛鮮血的酒進行祭祀的行為。

“姆嘎亞”就是泰雅族對這種祭祀儀式的稱呼。

根據現代民俗研究成果,泰雅族舉行出草通常是為了爭奪生存空間、搶占生活資源,隻在極少數情況下才會因為仇恨而出草。

不少泰雅族的部落甚至明確規定,本族男子在成年之後需獨自出草並帶回一個外族人的頭顱,然後才有黥麵和繼承父輩財產的資格。

有一點需要指出,泰雅族人並不認為出草獵回的首級是敵人;相反,他們認為這顆頭顱是見證自己成年儀式的貴客,能帶給自己巨大的好運氣。

所以他們時常會用家裏最珍貴的食物來祭祀這個擺在木架子上的骷髏……

泰雅族這個出草才能成年的野蠻風俗,讓台灣島內所有漢族移民談即色變,進而恨之入骨。

畢竟腦袋可是自家最寶貴的東西,誰也不希望自己的腦袋一不留神就跑到別人家裏去做客了,即便再貴的客也不行!

另外,以前泰雅族主要以遊獵維生,沒有漢族人那麼強烈的領地觀念,不時會進入漢族人的聚集地捕獵甚至出草。

所以過去漢族移民與泰雅族之間經常會爆發流血衝突,族群間的關係一度惡化得非常嚴重,很多上了年紀的漢族老人會用原住民出草來驚嚇夜間啼哭不止的小兒。

不得不承認,在舊時的封建王朝統治者心目中,台灣並非統治的重心,而是一塊無足輕重的海外之地。

所以統治者對台灣嚴重缺乏關注,也未曾做出足夠的努力來緩合島內嚴峻的族群矛盾。

清政府這一不作為的行為,客觀上使台灣島內的族群衝突越演越烈。以至於清朝末年,泰雅族甚至開始對台灣島內漢族聚集地實施大規模報複性出草。

從甲午戰爭清朝戰敗被迫割讓台灣時起,一直到二戰結束,前後五十多年時間裏,日本人一直竊據著這塊美麗而富饒的土地。

日本人來到台灣後不久便敏銳地意識到,漢族移民與泰雅族等原住族群之間尖銳的矛盾是可以用來大做文章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