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疇沒有作聲,卻是連連點頭。
可事實上,二人錯怪多尼了,他的大軍之所以按兵不動,乃是因為多尼並不在軍中,他得到了順治的密旨,於是去處理了碩塞的反叛行為,後來便和順治一樣困在了保寧城中。
而在多尼離開大軍時,反複囑咐過留守將領在沒有他的命令前,不能有任何行動,全軍就地防禦即可。
懿旨的事情就暫且這麼解決,吳三桂又想到了退兵二十裏的明軍,還有那個真假不明的永曆天子,神情不安道:“經略大人,明軍退兵十有八九是想讓我們突圍,那他們隻是想奪回昆明,還是有把我們騙出城在野外交戰的想法?”
洪承疇沉思片刻,說道:“真假永曆會怎麼想,老夫難以揣測,可李定國是絕對不放輕易放過我們的,他放棄了今日攻城之良機,隻能說明他看到了更絕佳的機會,而等到我軍離開昆明的那一刻,說不定就是李定國圖窮匕見之時。”
吳三桂緩緩點頭道:“經略大人說的也正是本王所想,不過經略大人若是李定國,會用什麼樣的計謀攻擊我們?”
洪承疇難得苦笑一聲,說道:“在用兵上麵,老夫遠遠不及李定國,猜不到他會用什麼手段對付我軍。”
吳三桂聞言並無失望之色,他也不指望洪承疇能看穿李定國的計謀,困惑不解之中,他的臉上反而有了振奮之色,說道:“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先下手為強,明軍退兵二十裏在鬼望坡駐紮,我們可趁其敵立足未穩時出擊,若依本王之見,今晚擊之!”
洪承疇眉頭微皺,低聲道:“今晚擊之,怕是有去無回!”
吳三桂一怔,忍不住問道:“為什麼?”
洪承疇答道:“明軍敢退,肯定有應對我軍突然攻擊的準備,更有可能他們希望我軍去夜襲,而答應三日後再戰也是為了起到迷惑的作用,明軍當然也知道我們不值得信任,絕不可能不防備我們夜襲營寨。”
吳三桂如被澆了一盆冷水,半晌才道:“那我們總不能明知有險,卻一事不做的坐以待斃。”
洪承疇思索許久,說道:“我們現在隻有等上三日,三日內挑選軍中悍卒喬裝打扮,每十人為一隊,分多個批次混在百姓當中出城,隨後向鬼望坡潛行,在某一處完成集結,三日後明軍來攻昆明的話,這支人馬可奇襲鬼望坡,那時明軍大營肯定空虛,奇襲人馬有不小的機會燒毀明軍的糧草,明軍糧草若失,軍心必亂,到時候全軍出城擊之,可大獲全勝!”
吳三桂聽了並無多大的反應,隻是輕聲道:“那就按經略大人說的辦,希望可以成事。”他的語氣中,似乎有種盡人事,聽天命的味道,顯然對奇襲明軍大營不抱多大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