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餘出戰的清兵,麵對八百敵人的衝鋒,如果隻是防守的話,豈不成了笑話,於是有數百騎迎戰而上,可這數百人宛若紙糊泥捏般,剛和明軍騎兵碰上,便齊刷刷的爆炸開,有的倒下去,有的飛起來,半空中鮮血噴灑,血霧彌漫,慘烈無比。
後方的清軍兵將見到,都像是被一柄大錘敲中了胸口,血脈噴湧,頭暈目眩般。
明軍騎兵繼續突進,殺勝了一陣似乎根本無法滿足他們的胃口,他們的實力也沒有得到最大的釋放,隨著突進速度不斷加快,明軍騎兵眼看就要撞上清軍步陣。
清軍布陣速度也是極快,在看到前方騎兵潰滅之後,立刻進行結陣,在明軍騎兵殺到的時候,已經結陣完畢。
而明軍騎兵完全不懼清軍的陣列,矢鋒的衝殺騎陣硬生生的如楔子般,擠入了看起來本無縫隙的清軍步陣。
又是剛一碰觸,清軍第一層的步陣就被衝破,而兩翼的清軍陣列不等合攏,已經被巨大的衝擊力震的向兩邊擺去,明軍騎兵有如巨石投入了河麵,漣漪一圈圈的擴散,蕩開了足夠的距離,讓明軍騎兵獲得了反複衝殺的空間。
場麵上的形勢瞬息萬變,清軍的合攏雖然速度慢了不少,但還是能夠形成對明軍騎兵的圍困,可不等兩翼合攏,明軍騎兵陡然間發生了變化。
明軍騎兵由矢鋒陣的一個箭頭,裂變成了兩個箭頭,不停向清軍兩翼衝擊阻止敵方合攏,等到戰馬衝勢已絕,齊刷刷的轉身從中路殺了出來。兩個箭頭又合二為一,隻是往前變成了向後,遠遠望過去,整個隊形變化卻是流暢自然,水一般的流淌,蛇一般的靈活扭動。
淩厲的衝殺,巧妙的撤出,明軍騎兵表現出了不可思議的軍事素養,等返回到出發點時,八百明軍騎兵又擺出了衝鋒的陣型。
微風輕拂中,明軍騎兵們屹然不動,暖洋洋的太陽下,空氣中卻是彌漫著刻骨的寒意。
清軍剛才一戰,無異於被狠狠抽了一個嘴巴子,有一個清將惱羞成怒,拍馬越陣而出,馬上挽弓,不等射出,先是高聲喝道:“吾乃......”
他話音未落,一箭射來,已經洞穿了他的咽喉,帶血穿出,又是勁射出好遠。
明軍騎兵為首一將緩騎慢行,他兩鬢已白,臉上皺紋密布,年歲估計半百有餘,可在一箭射死那清將後,他的吼聲卻如雷鳴般響亮:“大順三堵牆在此,何人敢與吾等一戰!”
那清將從馬上栽下,卻是不能完全就倒,被馬鐙栓住了腳,倒掛在馬背上,腦袋碰地,被馬兒拖著前行,鮮血淋漓,撒滿了一路。
清將掉下馬的時候,有一隊清兵出擊救援,可還不到那清將身前,明軍騎兵那老將已經一袋箭用了出去,他射箭迅疾快速,弦聲一響就是一條人命,半空滿是被利箭破空之聲,沒過一會兒,賊將身後又有七八具屍體。
明軍騎兵見了,不由呐喊聲大作,人人熱血沸騰,士氣高漲!
清兵們卻都是一聲喊,用以壓製心中的驚慌之意,萬餘清兵居然不敢前衝,隻是礙於軍令,才慢吞吞的前行,可臉上的惶恐驚嚇不可抑製。
清軍怕的不僅是那老將的神箭,更因為那老將吼聲中所言的三堵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