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3)(2 / 2)

雲歌看了眼手中的書,講述匈奴人的飲食習慣和食物烹製方法。

劉弗陵知她立誌要效仿司馬遷,寫一本關於食物的書籍,所以命人

為她在天下各地收集、整理食物的製作方法,按地域分類,整理成冊。

雖源自私心,但此舉竟無意中促進了漢朝和四夷的民間往來。漢人很多方便的食物做法,漸漸傳到四夷,令四夷對漢朝景仰中生了親切,民間的普通百姓也更願意接受中原文化。

雲歌翻著書冊,實際一個字未讀進去,可是她喜歡這樣的感覺,兩個人在一起的感覺。

偷偷瞟一眼劉弗陵,他正專心寫字,雲歌將視線移回自己的書冊上,不一會兒,眼睛卻不受控製地瞟向了側麵。

劉弗陵寫字的速度越來越慢,最後停下,他握著筆歎氣,“雲歌,你在看什麼?”

“看你。”雲歌很理直氣壯。

劉弗陵頭未抬地伸手,將雲歌的頭推正,“好好看書。”

一會兒後,雲歌的頭不知不覺又偏了。

他伸手推正。

一會兒後,雲歌的頭又偏了。

他無奈放下了筆,看著雲歌:“雲歌,你再搗亂,我會趕你出去。 ”

雲歌不滿,“我哪裏有搗亂?我很安靜地坐著,一句話都沒有說過,也不亂動,是你老推我的頭,是你搗亂。”

目光也是一種搗亂,會亂了人心。

劉弗陵拿了本折子給雲歌:“幫我讀折子。”

雲歌提醒,“你手頭的那份還沒有批完。”

“一心可以二用,讀吧!”

雲歌一字字、慢慢地讀著奏折:“《詩》雲‘煢煢在疚’言成王喪畢思慕,意氣未能平也。蓋所以就文、武之業,崇大化之本也。臣又聞之師曰‘妃匹之際,生民之始,萬福之原。婚姻之禮正,然後品物遂而天命全’。”

“雲歌,可以快一點,我能聽明白。

”劉弗陵一麵書寫,一麵道。

雲歌按照平日誦書的速度朗讀:“孔子論《詩》,以《關雎》為始,此綱紀之首,王教之端也。自上世已來,三代興廢,未有不由此者也。願陛下詳覽得失盛衰之效,以定大基,采有德,戒聲色,近嚴敬,遠技能。臣聞《六經》者,聖人所以統天地之心,著善惡之歸,明吉凶之分,通人道之正,使不悖於其本性者也。及《論語》《孝經》,聖人言行之要,宜究其意。臣又聞聖王之自為,動靜周旋,奉天承親,臨朝享臣,物有節文,以章人倫。蓋欽翼祗栗,事天之容也;溫恭敬遜,承親之禮也;正躬嚴恪,臨眾之儀也;嘉惠和說,饗下之顏也。舉錯動作,物遵其儀,故形為仁義,動為法則。今正月初,幸路寢,臨朝賀,置酒以饗萬方。《傳》曰‘君子慎始。’願陛下留神動靜之節,使群下得望盛德休光,以立基楨,天下幸甚!”

落款是“京兆尹雋不疑”。

雖說不甚介意,可雲歌心中還是幾分悵然,她在這些大臣的眼中,竟是禍亂聖君,有色無德的“妖妃”。

劉弗陵將手頭的折子批完,拿過雲歌手中的折子,掃了眼人名,

大筆一揮,筆下凝怒,潦草地塗抹了三個字:“朕敬納!”將折子扔到一邊。

看雲歌盯著折子發呆,劉弗陵說:“雋不疑不是在說你。”

雲歌微笑:“妖妃就妖妃吧!天下間隻有美女才能做‘妖妃’,也隻有把君王迷得神魂顛倒的女子才配稱‘妖妃’。我若兩樣都占,有何不好?”

劉弗陵道:“雋不疑為了不開罪霍光,這份奏折明裏勸我不該沉溺於身邊女色,其實暗中勸誡我應該為了江山社稷,疏遠有霍氏血脈的皇後。”

雲歌這才真正釋然,笑道:“你們這些皇帝、大臣,說話都如猜謎,真夠勞神的!”

劉弗陵又拿了兩份折子,一份給雲歌,一份自己看。

他一心二用,隻花了往日一半的工夫,奏折就全部批完。

天色已黑,劉弗陵看著外麵,緩緩說:“雲歌,我想和你商量一件事情。”

雲歌抿了抿唇,“你去吧!”

劉弗陵眼中有歉然,握住了雲歌的手:“我會盡量早些回來。”

雲歌靠到了他懷裏,“沒有關係。既然是做戲,總要做得別人相信,不然白費了功夫。常常臨幸,卻次次不留宿,說不過去。”這個關頭,陵哥哥的精力絕不該再為應付霍光而費神。

劉弗陵靜靜抱著雲歌,很久後方放開了她。起身吩咐於安準備車輿去椒房殿。富裕和抹茶聽到,都偷眼瞅雲歌。隻見雲歌低垂著頭,看不清楚神情。

https://www.biqiugege8.com/book/23155/14763053.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ge8.com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