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開拓前的中西交通(1 / 3)

概括地說,“彩陶之路”就是以彩陶為代表的早期中國文化以陝甘地區為根基自東向西的拓展傳播之路,也包括順此通道西方文化的反向滲透。“彩陶之路”從公元前4千紀一直延續至前1千紀,其間共有四波彩陶文化的西漸浪潮。其中,第一波發生於公元前3500年,由泉護類型晚期和石嶺下類型遺存為代表,分南北兩道西傳,北道向西北至青海東部的民和、互助、循化以及甘肅古浪一帶;南道向西南到達白龍江和岷江上遊地區。第二波在公元前3000年前,以彩陶文化著稱的馬家窯文化馬家窯類型也分兩道西傳,北道從甘肅中部向青海東北部和河西走廊長距離擴展;南道又分南北兩分支,北支線馬家窯文化馬家窯類型拓展至青海東部的共和盆地,形成馬家窯文化宗日類型;南支線傳至四川西北的茂縣波西、營盤山和汶川薑維城等遺址,進而沿著四川盆地西緣滲透到雲南北中部。在彩陶文化的第二波西向擴展進程中,猶可稱道的是其通過南道向西藏乃至於克什米爾地區的長距離滲透。如西藏昌都卡若遺存為代表的卡若文化早期的高領罐和敞口盆等主要器類,與馬家窯文化宗日類型早期的宗日式陶器形態較為接近;而克什米爾地區的布爾紮霍姆(Burzahom,也譯作布爾紮洪)一期乙段遺存竟然也與卡若文化有許多近似之處,這可能是卡若文化傳統沿著喜馬拉雅山南緣的長距離西向滲透的結果。第三波在公元前2200年前,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形成以後,主要沿著北道河西走廊繼續西進,並抵達新疆東部,哈密天山北路文化即是代表。彩陶文化第四波西向擴展,開始於公元前1300年的焉不拉克文化形成之後,主要通過北道長距離西傳。分布在新疆東部哈密盆地和巴裏坤草原焉不拉克文化形成以後,對當時天山南北“高頸壺文化係統”的形成起到了直接的推動作用,新疆中部自東而西形成的蘇貝希文化、察吾乎溝口文化、伊犁河流域文化等一係列彩陶文化由此出現。接著,察吾乎溝口文化又西向傳至中亞費爾幹納盆地,對當地楚斯特文化產生明顯影響。

在上述四波彩陶文化的西漸浪潮中,雖然傳播路線有許多支道,但是,就其主要方向而言,大致可概括為以青藏高原為界的北道和南道。通過這些路線,源自中國腹地的彩陶等旱作農業文化因素漸次西播,西方的麥、羊、馬、車以及青銅器和鐵器冶煉技術等逐漸滲入中國廣大地區,由此還可能引發早期中西方思想觀念方麵更深層次的交流。總之,“彩陶之路”是早期中西文化交流的首要通道,是“絲綢之路”的前身,對中西方文明的形成和發展都產生過重要影響。

2.小麥的傳入與早期中西文化交流

概括地說,“彩陶之路”就是以彩陶為代表的早期中國文化以陝甘地區為根基自東向西的拓展傳播之路,也包括順此通道西方文化的反向滲透。“彩陶之路”從公元前4千紀一直延續至前1千紀,其間共有四波彩陶文化的西漸浪潮。其中,第一波發生於公元前3500年,由泉護類型晚期和石嶺下類型遺存為代表,分南北兩道西傳,北道向西北至青海東部的民和、互助、循化以及甘肅古浪一帶;南道向西南到達白龍江和岷江上遊地區。第二波在公元前3000年前,以彩陶文化著稱的馬家窯文化馬家窯類型也分兩道西傳,北道從甘肅中部向青海東北部和河西走廊長距離擴展;南道又分南北兩分支,北支線馬家窯文化馬家窯類型拓展至青海東部的共和盆地,形成馬家窯文化宗日類型;南支線傳至四川西北的茂縣波西、營盤山和汶川薑維城等遺址,進而沿著四川盆地西緣滲透到雲南北中部。在彩陶文化的第二波西向擴展進程中,猶可稱道的是其通過南道向西藏乃至於克什米爾地區的長距離滲透。如西藏昌都卡若遺存為代表的卡若文化早期的高領罐和敞口盆等主要器類,與馬家窯文化宗日類型早期的宗日式陶器形態較為接近;而克什米爾地區的布爾紮霍姆(Burzahom,也譯作布爾紮洪)一期乙段遺存竟然也與卡若文化有許多近似之處,這可能是卡若文化傳統沿著喜馬拉雅山南緣的長距離西向滲透的結果。第三波在公元前2200年前,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形成以後,主要沿著北道河西走廊繼續西進,並抵達新疆東部,哈密天山北路文化即是代表。彩陶文化第四波西向擴展,開始於公元前1300年的焉不拉克文化形成之後,主要通過北道長距離西傳。分布在新疆東部哈密盆地和巴裏坤草原焉不拉克文化形成以後,對當時天山南北“高頸壺文化係統”的形成起到了直接的推動作用,新疆中部自東而西形成的蘇貝希文化、察吾乎溝口文化、伊犁河流域文化等一係列彩陶文化由此出現。接著,察吾乎溝口文化又西向傳至中亞費爾幹納盆地,對當地楚斯特文化產生明顯影響。

在上述四波彩陶文化的西漸浪潮中,雖然傳播路線有許多支道,但是,就其主要方向而言,大致可概括為以青藏高原為界的北道和南道。通過這些路線,源自中國腹地的彩陶等旱作農業文化因素漸次西播,西方的麥、羊、馬、車以及青銅器和鐵器冶煉技術等逐漸滲入中國廣大地區,由此還可能引發早期中西方思想觀念方麵更深層次的交流。總之,“彩陶之路”是早期中西文化交流的首要通道,是“絲綢之路”的前身,對中西方文明的形成和發展都產生過重要影響。

2.小麥的傳入與早期中西文化交流

如果說“彩陶之路”主要反映了早期中國旱作農業文化西傳的話,則在距今四五千年前,以小麥為代表的西方農業文化則向東傳入了中國。雖然小麥在中國的種植究竟是原產還是引種至今沒有取得一致的意見,在龍山文化時期我國黃河中下遊山東、河南等地也出土有小麥標本,但是,時間更早、發現更多的則在我國西北甘肅、新疆等地,所以,人們更傾向於我國小麥係由西亞等地傳播而來。

小麥和大麥被公認最早是由近東一帶所馴化,地中海東岸黎凡特地區的考古資料證明,在距今10000年以前已開始馴化大麥和小麥。我國目前考古所見最早的小麥標本發現於甘肅民樂的東灰山遺址,據研究測驗,這一普通小麥標本年代為距今5000~4055年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