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46國,均為《漢書?西域傳》所載西域都護轄域內的國家,大多為“城郭國家”。其中,烏孫(60萬人)、大宛(30萬人)、龜茲(8.1萬人)、焉耆(3.2萬人)為大國;鄯善、抒彌、於闐、莎車、疏勒、姑墨諸國人口都在1萬~3萬之間;其餘國家人口都在萬人以下,少的隻有幾百人,其中人口最少的單桓國隻有194人。這些政權人口合計約125萬餘,如果不計烏孫、大宛兩國人口,則其餘44國人口共約35萬餘。大約在漢匈戰爭之前,天山以北及北道諸國皆臣服於匈奴,南道諸國亦受其控製。
2.廣義西域的幾個政權
廣義西域地區除了包括狹義地區即西域都護轄域之外,按《漢書?西域傳》所載,尚有難兜、屙賓、大夏、大月氏、康居、奄蔡、安息、烏弋山離、桃槐諸國,它們大都“不屬都護”。這裏重點介紹幾個大國,主要有月氏、大夏、奄蔡、康居、安息等,順便將西域都護管轄的烏孫、大宛兩個大國也做一介紹。
(1)大月氏
月氏是匈奴強盛之前生活在今天河西走廊的敦煌、祁連山之間的遊牧民族,他們逐水草而居。戰國時期,月氏與匈奴有著密切的關係,與匈奴、康居、烏孫、大宛等有相同的習俗。
公元前2世紀,勢力強大的月氏與東胡一起是匈奴的勁敵,從東西兩方脅迫遊牧於蒙古高原中部的匈奴。迫於壓力,冒頓曾經作為質子被他的父親頭曼送到了月氏,在月氏還差點喪命,在一次事變中他勇敢地盜取月氏戰馬逃回大漠。冒頓殺父繼位單於後,舉兵攻打月氏,他的繼任者老上單於還殺了月氏王,把他的頭骨製成了酒杯。月氏被迫分散西遷,大部分逃到今天新疆西部伊犁河、楚河流域,稱為大月氏,打敗了當地的土著民族塞種人,塞種人又被迫向西南遷徙,過至錫爾河,到達河中地區的索格底亞那地區。大部分月氏人西遷不久,另一個遊牧民族烏孫又攻占月氏居地,逼迫大月氏人和塞種人一樣又離開伊犁地區向西南過伊塞克湖,到達中亞的阿姆河流域,在大夏定居下來。大月氏的西遷對於中亞地區希臘化大夏王國的滅亡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後來,大月氏部落中五個領袖中的一個取得了統治權,建立了貴霜王朝。貴霜大約直到公元2世紀才在丘就卻·卡德費澤斯的領導下,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國家。在這個帝國版圖最大時期,向西北部擴張到鹹海,西南到達赫爾曼德河,東部伸展到恒河中部盆地。
(2)烏孫
烏孫是公元前2世紀崛起於西域地區的古老遊牧民族,後在伊犁河流域建立了一個舉足輕重的政權——烏孫國。烏孫被認為是哈薩克族的先民,烏孫起初遊牧於敦煌、祁連山之間,與匈奴、月氏為鄰,曾經受到月氏人的攻擊,烏孫王難兜靡都被月氏所殺。月氏人在匈奴的打擊下西遷攻破塞種人,後烏孫又打敗已經定居伊犁河、楚河流域的月氏,在今天的伊塞克湖東岸建立都城赤穀城。西漢時據稱它有12萬戶,63萬人之眾,是當時西域強國之一。他們“不田作種樹,隨畜逐水草,與匈奴同俗,多馬畜”。張騫出使到達這裏,建議與之和親,武帝遂先後將宗室女細君公主與解憂公主嫁給烏孫王,建立了良好關係,往還密切,促進了中原與西域的經濟文化交流,並在漢匈對抗過程中一定程度上牽製了匈奴勢力。公元前71年烏孫與漢軍合擊匈奴,使其擺脫匈奴侵擾的威脅。但為時不久,烏孫又陷人內亂。烏孫作為西域大國,與周邊國家關係密切,解憂公主所生次子萬年曾為莎車國國王;其長女弟史嫁給龜茲國王為妻。南北朝時烏孫因柔然入侵,西遷蔥嶺以北,以後逐漸與鄰近各族融合。
以上46國,均為《漢書?西域傳》所載西域都護轄域內的國家,大多為“城郭國家”。其中,烏孫(60萬人)、大宛(30萬人)、龜茲(8.1萬人)、焉耆(3.2萬人)為大國;鄯善、抒彌、於闐、莎車、疏勒、姑墨諸國人口都在1萬~3萬之間;其餘國家人口都在萬人以下,少的隻有幾百人,其中人口最少的單桓國隻有194人。這些政權人口合計約125萬餘,如果不計烏孫、大宛兩國人口,則其餘44國人口共約35萬餘。大約在漢匈戰爭之前,天山以北及北道諸國皆臣服於匈奴,南道諸國亦受其控製。
2.廣義西域的幾個政權
廣義西域地區除了包括狹義地區即西域都護轄域之外,按《漢書?西域傳》所載,尚有難兜、屙賓、大夏、大月氏、康居、奄蔡、安息、烏弋山離、桃槐諸國,它們大都“不屬都護”。這裏重點介紹幾個大國,主要有月氏、大夏、奄蔡、康居、安息等,順便將西域都護管轄的烏孫、大宛兩個大國也做一介紹。
(1)大月氏
月氏是匈奴強盛之前生活在今天河西走廊的敦煌、祁連山之間的遊牧民族,他們逐水草而居。戰國時期,月氏與匈奴有著密切的關係,與匈奴、康居、烏孫、大宛等有相同的習俗。
公元前2世紀,勢力強大的月氏與東胡一起是匈奴的勁敵,從東西兩方脅迫遊牧於蒙古高原中部的匈奴。迫於壓力,冒頓曾經作為質子被他的父親頭曼送到了月氏,在月氏還差點喪命,在一次事變中他勇敢地盜取月氏戰馬逃回大漠。冒頓殺父繼位單於後,舉兵攻打月氏,他的繼任者老上單於還殺了月氏王,把他的頭骨製成了酒杯。月氏被迫分散西遷,大部分逃到今天新疆西部伊犁河、楚河流域,稱為大月氏,打敗了當地的土著民族塞種人,塞種人又被迫向西南遷徙,過至錫爾河,到達河中地區的索格底亞那地區。大部分月氏人西遷不久,另一個遊牧民族烏孫又攻占月氏居地,逼迫大月氏人和塞種人一樣又離開伊犁地區向西南過伊塞克湖,到達中亞的阿姆河流域,在大夏定居下來。大月氏的西遷對於中亞地區希臘化大夏王國的滅亡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後來,大月氏部落中五個領袖中的一個取得了統治權,建立了貴霜王朝。貴霜大約直到公元2世紀才在丘就卻·卡德費澤斯的領導下,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國家。在這個帝國版圖最大時期,向西北部擴張到鹹海,西南到達赫爾曼德河,東部伸展到恒河中部盆地。
(2)烏孫
烏孫是公元前2世紀崛起於西域地區的古老遊牧民族,後在伊犁河流域建立了一個舉足輕重的政權——烏孫國。烏孫被認為是哈薩克族的先民,烏孫起初遊牧於敦煌、祁連山之間,與匈奴、月氏為鄰,曾經受到月氏人的攻擊,烏孫王難兜靡都被月氏所殺。月氏人在匈奴的打擊下西遷攻破塞種人,後烏孫又打敗已經定居伊犁河、楚河流域的月氏,在今天的伊塞克湖東岸建立都城赤穀城。西漢時據稱它有12萬戶,63萬人之眾,是當時西域強國之一。他們“不田作種樹,隨畜逐水草,與匈奴同俗,多馬畜”。張騫出使到達這裏,建議與之和親,武帝遂先後將宗室女細君公主與解憂公主嫁給烏孫王,建立了良好關係,往還密切,促進了中原與西域的經濟文化交流,並在漢匈對抗過程中一定程度上牽製了匈奴勢力。公元前71年烏孫與漢軍合擊匈奴,使其擺脫匈奴侵擾的威脅。但為時不久,烏孫又陷人內亂。烏孫作為西域大國,與周邊國家關係密切,解憂公主所生次子萬年曾為莎車國國王;其長女弟史嫁給龜茲國王為妻。南北朝時烏孫因柔然入侵,西遷蔥嶺以北,以後逐漸與鄰近各族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