⑶大宛
大宛是亞曆山大東征後建立的國家,是中亞希臘化國家之一,位於帕米爾西麓,錫爾河上、中遊,即今烏茲別克斯坦費爾幹納盆地,原始居民大約以塞種人為主。大宛西北鄰康居,西南鄰大月氏、大夏,東北臨烏孫,東行經帕米爾的特洛克山口可達疏勒,在當時東西交通上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張騫出使西域時首先到達大宛境內,都城在貴山城(今烏茲別克斯坦中亞卡散賽),有大小部落70多個人口幾十萬,是一個農牧業興盛的國家,產稻、麥、葡萄、苜蓿,尤以出汗血馬著稱,商業也比較發達。漢武帝聽說大宛出產好馬,命使臣攜帶金帛去換取,由於雙方意見衝突,換馬不成,使臣也被殺害。武帝大怒,命貳師將軍李廣利率兵往討。初征不利,至大宛東境鬱城即戰敗。武帝命發兵運糧再西討,於公元前107年攻克其首都,殺大宛王毋寡,另立國王,從此大宛服屬漢朝。
⑷康居
康居在大月氏的北方,東界烏孫,西達奄蔡,南接大月氏,東南臨大宛,約在今巴爾瞎什湖和鹹海之間,王都卑闐城。北部是遊牧區,南部是農業區。南部城市較多,由五小王分治。自錫爾河下遊,至吉爾吉斯平原,是康居疆域的中心地帶。
康居人擅長經商,常常到各地進行貿易,往返於中亞全境,因此康居也成為中亞各國交換信息及傳播文化的媒介。張騫出使大夏時,康居還是一個弱小國家,經常派遣質子來漢,並且經常貢獻禮品。公元前1世紀末,人口已達60萬,勝兵12萬,在中亞形成一個大部落聯盟。康居在中亞雖然部眾不少,但仍然南麵向月氏臣服,東麵向匈奴臣服。後來,康居王還迎接匈奴郅支單於居康居東部並合力對抗烏孫。元帝建昭三年(前36),西域都護甘延壽、副校尉陳湯沒有征得皇帝同意便率兵西越帕米爾進擊郵支,殺郵支單於於郵支城,穩定了西域形勢,但康居對漢仍長期釆取敵對態度。公元前後,康居強盛,曾烕脅其南鄰大月氏。貴霜王國時期康居漸趨衰敗。
(5)大夏
大夏音譯巴克特裏亞,也叫希臘·巴克特裏亞王國,中亞細亞希臘化古國。古希臘人稱其居民為吐火羅,中國文獻中則稱其為大夏。大夏人原來居住在今甘肅河西地區,後來西遷到今天的興都庫什山與阿姆河上遊一帶(阿富汗北部),成為波斯帝國的一個行省,後隸屬於亞曆山大帝國及塞琉古王國。公元前3世紀中葉獨立建國,建都藍市城。大宛和大夏都是遠離匈奴不受其控製的西部國家,大宛勢力較強,大夏國沒有統一的政權機構,戰鬥力也不強,所以大月氏人在西遷的過程中很額就征服了它。
⑹安息
安息在康居南,西與條支接,“其屬小大數百城,地方數千裏,最大國也”。公元前247年左右,波斯人阿撒西斯在阿薩克城(今土庫曼首都阿什哈巴德)自立為王,《史記》稱之為安息,而西方稱之為帕提亞王國。公元前238年,安息占領了塞琉古王國的整個帕提亞地區,波斯人擺脫希臘人的殖民統治,獲得獨立。安息王國語言使用帕提亞語,又稱中波斯語。公元前65年,羅馬將領龐培與安息交戰,不分勝負,兩年後羅馬統帥克拉蘇斯在東侵安息時全軍覆滅,身首異處。安息抗衡羅馬長達數百年,為西亞大部分地區的平穩發展,特別是薩珊波斯文明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⑺厲賓
屬賓東與烏托、東北與難兜、西北與大月氏、西南與烏弋山離諸國相鄰,位於帕米爾高原和喀喇昆侖山之南,即今印度河上遊阿富汗東緣、巴基斯坦北部、克什米爾一帶,都城循鮮(今克什米爾斯利那加附近)。居民以塞種人為主,係大月氏南下遷往大夏時逼迫部分塞人遷入覇賓。其地平坦,氣候溫和,以農業為主,地種五穀、水稻、葡萄諸果;手工業發達,善經商,商品多為琥珀、珊瑚、珠璣、璧琉璃、金銀器等。自漢武帝時與漢通使,常有使者商人前來,或以貢獻為名貿易,漢朝賞賜大量絲帛金銀。故有“靨賓實利賞賜賈市,其使數年而一至”的記載。絲路開通後,有屙賓烏弋山離道與絲路南道相通。該道從莎車經帕米爾高平原,過縣度(又名懸度,即今塔什庫爾幹縣西南達麗兒)棧道,西可至烏弋山離,再至條支(今敘利亞)等地,南可沿印度河南下至巴基斯坦與印度各地。
3.西漢與匈奴對西域控製權的爭奪
匈奴控製西域的時間較之農耕的中原王朝要早得多,公元前2世紀初的秦漢之際,強大起來的匈奴成功地迫使河西走廊的月氏完全歸附於它,製服了從樓蘭(公元前77年易名鄯善,羅布泊之西)到烏孫的西域大多數國家,並在今天新疆中部地區的焉耆一帶設置僮仆都尉,對西域進行遊牧的奴隸統治,這是匈奴勢力控製西域的標誌。僮仆都尉隸屬於匈奴二元政治體製下的日逐王,主要職責是監督、統領被他們的鐵騎征服的西域諸國,掠奪這裏的人口,索取他們的財寶。於是,西域地區成為匈奴的“右臂”,是匈奴向中原王朝進攻的根據地之一。
從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到公元前60年建立西域都護之間的半個世紀,主要是武帝、宣帝時期,漢與匈奴為了控製西域進行了激烈的鬥爭。西域長期處於匈奴的勢力範圍之內,為了從匈奴手中奪取這一地區,漢武帝對匈奴展開全方位的反擊,既有在北方、河西的軍事行動,也有在西域的征伐,而且是軍事行動與政治外交雙管齊下,釆用了多種策略,主要是政治外交和軍事征伐兩個方麵。
在政治外交上,一方麵,漢武帝派張騫兩次出使西域,包括其他使者和官員的西行出使,與西域各國建立聯係;另一方麵,曾先後嫁宗室女給烏孫、樓蘭王,又讓解憂公主所生女兒嫁於龜茲王,通過通婚密切雙方關係,也通過西域國家派遣質子於漢而增進信任。這些舉措擴大了漢朝在西域的影響,激發了這些國家對與遙遠的大漢王朝建立關係的濃厚興趣,因而派遣使節到中原來向漢王朝示好,由此開始了與中原漢王朝的直接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