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迷度之後,回紇先後以婆閏、比栗、獨解支、伏帝匐、承宗為首領。至骨力裴羅在位時,“會突厥亂,天寶初,裴羅與葛邏祿自稱左右葉護,助拔悉蜜擊走烏蘇可汗。”三年後,襲破拔悉蜜,斬其王頡跌伊施可汗,自稱骨咄祿毘伽闕可汗,南居突厥故地,建牙帳於烏德韃山北麓的鄂爾渾河上遊。天寶四載(745),裴羅攻殺突厥白眉可汗,遣頓啜羅達幹來朝廷報功請求冊封,唐室遂拜裴羅左驍衛員外大將軍、懷仁可汗,鄂爾渾回紇國由此建立。其時,回紇“斥地愈廣,東極室韋,西金山,南控大漠,盡得古匈奴地”。這一區域,大致相當於東起興安嶺,西至阿爾泰山北達貝加爾湖,南與唐王朝為鄰。
2.回紇與內地的友好交往
回紇的崛起與汗國的建立,同唐王朝的大力支持是分不開的。而回紇歸附和建立汗國之後,它始終作為唐朝的屬國而存在。在此後的近一百年中,經葛勒、牟羽、武義成功(天親)、忠貞、奉城、懷信、滕裏野合倶錄紕伽、保義、崇德、昭禮、彰信、勿薦公、烏介、遏撚在位期間,蒙古草原隨著強大的回紇汗國的經營,“以回紇部為核心,在汗國疆域內的鐵勒諸部逐漸融合成了統一的回紇族”。與此同時,其與唐王朝密切而友好的關係進一步得到發展,這主要體現在冊封、助戰、和親和貿易四個方麵。
遣使與冊封是唐朝與回紇保持和發展密切關係的一種主要形式。冊封是中國古代曆代王朝統治者對異姓王、宗族、臣下、歸附各族首領等授予爵位封號的一種儀式。對歸附各族首領的冊封一般派使者帶上冊文、印璽前往其駐地舉行,有時其首領前來朝貢時也在朝廷進行,所以這是一種非常隆重的國家禮儀活動。受封者不論是爵位、封號、官職、品階,一旦受封,則都是朝廷的命官。回紇早自唐太宗封吐迷度為懷化大將軍、瀚海都督起,曆代可汗即位、去世,都要遣使至朝廷報聘和報喪並成為定製,他們在位期間也會定期遣使或親往朝廷覲見。這些往來均要舉行盛大儀式並設宴招待。如唐王朝封骨力裴羅為懷仁可汗時,在官城“前殿列仗,中書令內案授冊使者,使者出門升輅,至皇城門,降乘馬,幡節導以行”。從此,“凡冊可汗,率用此禮”。而此後曆任回紇可汗幾乎都受到朝廷冊封,如回紇太子葉護被唐肅宗詔進司空,爵忠義王;代宗時封“頡咄登裏骨啜蜜施合俱錄英義建功毘伽可汗,可敦曰娑墨光親麗華毘伽可敦,以左散騎常侍王翊使,即其牙命之,自可汗至宰相共賜實封二萬戶。又以左殺為雄朔王,右殺寧朔王,胡祿都督金河王,拔鑒將軍靜漠王,十都督皆國公”。德宗時冊封頓莫賀為武義成功可汗。若從吐迷度算起,回紇24位首領中有9人被唐王朝授予瀚海都督之職;有12位被冊封為可汗,隻有3位可汗因更替太快而未及冊封,則其所有首領都受到冊封。所以,這種雙方定期出使、冊封、賞賜等活動的進行,既是雙方關係不斷密切的標誌,而且,在這樣頻繁的交往中,經濟文化聯係也隨之不斷深入。
吐迷度之後,回紇先後以婆閏、比栗、獨解支、伏帝匐、承宗為首領。至骨力裴羅在位時,“會突厥亂,天寶初,裴羅與葛邏祿自稱左右葉護,助拔悉蜜擊走烏蘇可汗。”三年後,襲破拔悉蜜,斬其王頡跌伊施可汗,自稱骨咄祿毘伽闕可汗,南居突厥故地,建牙帳於烏德韃山北麓的鄂爾渾河上遊。天寶四載(745),裴羅攻殺突厥白眉可汗,遣頓啜羅達幹來朝廷報功請求冊封,唐室遂拜裴羅左驍衛員外大將軍、懷仁可汗,鄂爾渾回紇國由此建立。其時,回紇“斥地愈廣,東極室韋,西金山,南控大漠,盡得古匈奴地”。這一區域,大致相當於東起興安嶺,西至阿爾泰山北達貝加爾湖,南與唐王朝為鄰。
2.回紇與內地的友好交往
回紇的崛起與汗國的建立,同唐王朝的大力支持是分不開的。而回紇歸附和建立汗國之後,它始終作為唐朝的屬國而存在。在此後的近一百年中,經葛勒、牟羽、武義成功(天親)、忠貞、奉城、懷信、滕裏野合倶錄紕伽、保義、崇德、昭禮、彰信、勿薦公、烏介、遏撚在位期間,蒙古草原隨著強大的回紇汗國的經營,“以回紇部為核心,在汗國疆域內的鐵勒諸部逐漸融合成了統一的回紇族”。與此同時,其與唐王朝密切而友好的關係進一步得到發展,這主要體現在冊封、助戰、和親和貿易四個方麵。
遣使與冊封是唐朝與回紇保持和發展密切關係的一種主要形式。冊封是中國古代曆代王朝統治者對異姓王、宗族、臣下、歸附各族首領等授予爵位封號的一種儀式。對歸附各族首領的冊封一般派使者帶上冊文、印璽前往其駐地舉行,有時其首領前來朝貢時也在朝廷進行,所以這是一種非常隆重的國家禮儀活動。受封者不論是爵位、封號、官職、品階,一旦受封,則都是朝廷的命官。回紇早自唐太宗封吐迷度為懷化大將軍、瀚海都督起,曆代可汗即位、去世,都要遣使至朝廷報聘和報喪並成為定製,他們在位期間也會定期遣使或親往朝廷覲見。這些往來均要舉行盛大儀式並設宴招待。如唐王朝封骨力裴羅為懷仁可汗時,在官城“前殿列仗,中書令內案授冊使者,使者出門升輅,至皇城門,降乘馬,幡節導以行”。從此,“凡冊可汗,率用此禮”。而此後曆任回紇可汗幾乎都受到朝廷冊封,如回紇太子葉護被唐肅宗詔進司空,爵忠義王;代宗時封“頡咄登裏骨啜蜜施合俱錄英義建功毘伽可汗,可敦曰娑墨光親麗華毘伽可敦,以左散騎常侍王翊使,即其牙命之,自可汗至宰相共賜實封二萬戶。又以左殺為雄朔王,右殺寧朔王,胡祿都督金河王,拔鑒將軍靜漠王,十都督皆國公”。德宗時冊封頓莫賀為武義成功可汗。若從吐迷度算起,回紇24位首領中有9人被唐王朝授予瀚海都督之職;有12位被冊封為可汗,隻有3位可汗因更替太快而未及冊封,則其所有首領都受到冊封。所以,這種雙方定期出使、冊封、賞賜等活動的進行,既是雙方關係不斷密切的標誌,而且,在這樣頻繁的交往中,經濟文化聯係也隨之不斷深入。
唐與回紇關係密切的又一標誌是回紇出兵為朝廷助戰。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叛軍很快占據中原,攻入關中,一時朝野動蕩,唐玄宗逃亡四川,肅宗在靈武即位。回紇葛勒可汗遣使請求出兵助唐平叛。至德二載(757),葛勒可汗派其子葉護及將軍帝德率精銳騎兵4000人前來“助國討逆”,得到肅宗厚賜,又讓唐軍元帥廣平王李俶與葉護相見並結為兄弟。兩軍在扶風相會後,在長安以南香積寺發起對叛軍的反擊。唐軍郭子儀“奉元帥為中軍,與賊將安守忠、李歸仁戰於京西香積寺之北”。回紇軍則“以奇兵出賊陣之後夾攻之,賊軍大潰。自午至酉,斬首六萬級”。叛軍大敗,退出潼關,長安收複。接著,唐軍乘勝出潼關追擊叛軍,安慶緒糾合10萬叛軍在洛陽以西新店擺開陣勢。唐軍與回紇兵協調行動,“子儀至新店,遇賊戰,軍卻數裏。回紇望見,逾山西嶺上曳白旗而趨擊之,直出其後,賊眾大敗,軍而北坑,逐北二十餘裏,人馬相枕藉,蹂踐而死者不可勝數,斬首十餘萬,伏屍三十裏”。新店大捷聯軍一舉收複東都洛陽。回紇兵在這次平叛中作戰英勇,發揮了重要作用。唐肅宗敕百官於長樂驛迎接葉護,又在宣政殿設宴慰勞,賞賜錦帛金銀,冊封葉護為忠義王。並下詔對回紇出兵助戰之舉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功濟艱難,義存邦國,萬裏絕域,一德同心,求之古今,所未聞也。回紇葉護……位列諸蕃之長。屬匈醜亂常,中原未靖,以可汗有兄弟之約,與國家興父子之軍,奮其智謀,討彼凶逆,一鼓作氣,萬裏摧鋒,二旬之間,兩京克定。……固可懸之日月,傳之子孫,豈惟裂土之封,誓河之賞而已矣!”並賞賜回紇每年絹兩萬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