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西域的絲綢之路,不少地段都在邊防之地,為了保證道路安全,國家設有鎮戍、烽堠以加強防務,以確保交通的安全。為此,兵部職方郎中與員外郎共掌其事,其職責是:“掌天下地圖及城隍、鎮戍、烽堠之數,辨其邦國都鄙之遠近,及四夷之歸化。……凡烽堠所置,大率相去三十裏。其逼邊境者,築城置之。每烽置帥一人,副一人。”
為了方便外國及邊地各族朝貢及前來經商,由禮部主客郎中、員外郎負責“諸蕃朝見之事”。對“殊俗入朝者,始至之州給牒,覆其人數,謂之邊牒。蕃州都督、刺史朝集日,視品給以衣冠、拷褶。乘傳者日四驛,乘驛者六驛。供客食料,以四時輸鴻臚,季終句會之。客初至及辭設會,第一等視三品,第二等視四品,第三等視五品,蕃望非高者,視散官而減半,參日設食。路由大海者,給祈羊豕皆一。西南蕃使還者,給入海程糧,西北諸蕃,則給度磧程糧。蕃客請宿衛者,奏狀貌年齒”。可見,對他們在沿途往來和在居留長安城的生活與通行,舉凡衣服、驛乘、飲食、宴請、住宿、糧食均要提供方便,這對於吸引使節商人來唐,促進相互貿易往來,無疑具有重要作用。
2.回鶻三道的開辟
大唐平定漠北突厥之後,回紇在唐室的支持下迅速控製漠北。由於唐與回紇關係密切,來往頻繁,故在內地與蒙古高原間逐步開辟了所謂回鶻三道。這三道按嚴耕望所論,為河上軍城西北取高闕、鵬鵜泉通回紇道、弱水居延海北出花門堡道和北庭東北取特羅堡子道。茲就此三道路線分述如下。
河上軍城西北取高腕、鶥鵪泉通回紇道:此道即“參天至尊道”,又名參天可汗道,為三道中通回紇之主道。這條道路沿途地區,早在漢代時即已設郡立縣,得到開發,至唐代,其交通經過新的開發而遠超前代。《新唐書?回鶻傳·黯戛斯》:“阿熱牙至回鶻牙所,橐它四十日行。使者道出天德右二百裏許抵西受降城,北三百裏許至窵鵜泉,泉西北至回鶻牙千五百裏許,而有東、西二道,泉之北,東道也。”《新唐書?地理誌》引賈耽《皇華四達記》》殘卷則有更詳細的記載:
中受降城正北如東八十裏,有呼延穀,穀南口有呼延柵,穀北口有歸唐柵,車道也,入回鶻使所經。又五百裏至稱鴉泉,又十裏入破,經麇鹿山、鹿耳山、錯甲山,八百裏至山燕子井。又西北經密粟山、達旦泊、野馬泊、可汗泉、橫嶺、綿泉、鏡泊,七百裏至回鶻衙帳。
又別道自鶥鵜泉北經公主城、眉間城、怛羅思山、赤崖、鹽泊、渾義河、爐門山、木燭嶺,千五百裏亦至回鶻衙帳。
此段記載,不僅介紹了通往回紇牙帳的主道,還介紹了支道以及由牙帳通往漠北的其他路線。就主道路線而言,從中受降城為起點,該城乃唐中宗時為抗擊突厥在陰山以南黃河沿岸所築東、中、西三個受降城之一,三城以今位置考之,分別是東城為內蒙古托克托南,中城為內蒙古包頭市南的敖陶窯子,西城為內蒙古杭錦後旗北烏加河(古黃河)北岸。三受降城的修建,不僅加強了唐對北方的防禦,而且,後來又成為唐與回紇交往聯係的交通和互市貿易的重鎮。參天至尊道從中受降城北上至呼延穀,即今包頭市北昆都侖河,再向西北行五百裏,中經天德軍(今內蒙古烏梁素海土城子)、西受降城、高闕(今內蒙古烏拉特後旗東北狼山山口),越過陰山即至鵬鶴泉,嚴耕望以為該泉即在今烏尼烏蘇或其西北的貢噶泉。鶥鶴泉當時應是該道主道(西道)與支道(東道)的彙合處。由西道即主道再北行十裏即至磧口,地在今烏拉特中旗北部的黑沙圖地區。然後;(讓進入今蒙古國沙漠戈壁地帶,“經麕鹿山、鹿耳山、錯甲山,八百裏至山燕子井。又西北經密粟山、達旦泊、野馬泊、可汗泉、橫嶺、綿泉、鏡泊,七百裏至回鶻衙帳”。上述地名多不可考,嚴耕望認為磧口以上的道路大致是沿翁金河址,在姐泊、野馬泊兩湖中,其中一個即是今烏蘭泊,它位處鵬鵜泉與回紇牙帳正中偏北處,今烏蘭泊正當此位置氣再北行700裏,即至回紇牙帳即今蒙古哈喇和林附近。
通向西域的絲綢之路,不少地段都在邊防之地,為了保證道路安全,國家設有鎮戍、烽堠以加強防務,以確保交通的安全。為此,兵部職方郎中與員外郎共掌其事,其職責是:“掌天下地圖及城隍、鎮戍、烽堠之數,辨其邦國都鄙之遠近,及四夷之歸化。……凡烽堠所置,大率相去三十裏。其逼邊境者,築城置之。每烽置帥一人,副一人。”
為了方便外國及邊地各族朝貢及前來經商,由禮部主客郎中、員外郎負責“諸蕃朝見之事”。對“殊俗入朝者,始至之州給牒,覆其人數,謂之邊牒。蕃州都督、刺史朝集日,視品給以衣冠、拷褶。乘傳者日四驛,乘驛者六驛。供客食料,以四時輸鴻臚,季終句會之。客初至及辭設會,第一等視三品,第二等視四品,第三等視五品,蕃望非高者,視散官而減半,參日設食。路由大海者,給祈羊豕皆一。西南蕃使還者,給入海程糧,西北諸蕃,則給度磧程糧。蕃客請宿衛者,奏狀貌年齒”。可見,對他們在沿途往來和在居留長安城的生活與通行,舉凡衣服、驛乘、飲食、宴請、住宿、糧食均要提供方便,這對於吸引使節商人來唐,促進相互貿易往來,無疑具有重要作用。
2.回鶻三道的開辟
大唐平定漠北突厥之後,回紇在唐室的支持下迅速控製漠北。由於唐與回紇關係密切,來往頻繁,故在內地與蒙古高原間逐步開辟了所謂回鶻三道。這三道按嚴耕望所論,為河上軍城西北取高闕、鵬鵜泉通回紇道、弱水居延海北出花門堡道和北庭東北取特羅堡子道。茲就此三道路線分述如下。
河上軍城西北取高腕、鶥鵪泉通回紇道:此道即“參天至尊道”,又名參天可汗道,為三道中通回紇之主道。這條道路沿途地區,早在漢代時即已設郡立縣,得到開發,至唐代,其交通經過新的開發而遠超前代。《新唐書?回鶻傳·黯戛斯》:“阿熱牙至回鶻牙所,橐它四十日行。使者道出天德右二百裏許抵西受降城,北三百裏許至窵鵜泉,泉西北至回鶻牙千五百裏許,而有東、西二道,泉之北,東道也。”《新唐書?地理誌》引賈耽《皇華四達記》》殘卷則有更詳細的記載:
中受降城正北如東八十裏,有呼延穀,穀南口有呼延柵,穀北口有歸唐柵,車道也,入回鶻使所經。又五百裏至稱鴉泉,又十裏入破,經麇鹿山、鹿耳山、錯甲山,八百裏至山燕子井。又西北經密粟山、達旦泊、野馬泊、可汗泉、橫嶺、綿泉、鏡泊,七百裏至回鶻衙帳。
又別道自鶥鵜泉北經公主城、眉間城、怛羅思山、赤崖、鹽泊、渾義河、爐門山、木燭嶺,千五百裏亦至回鶻衙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