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瘦鵑:戴殼子假發的湯孤鶩(1 / 2)

當天周瘦鵑與張愛玲談了一個小時,“當夜我就在燈下讀起她的《沉香屑》來,一壁讀,一壁擊節,覺得它的風格很像英國名作家Somert Maugham的作品,而又受一些《紅樓夢》的影響,不管別人讀了以為如何,而我卻是‘深喜之’了。一星期後,張女士來問我讀後的意見,我把這些話向她一說,她表示心悅神服,因為她正是S.Maugham作品的愛好者,而《紅樓夢》也是她所喜讀的。我問她願不願將《沉香屑》發表在《紫羅蘭》裏,她一口應允,我便約定在《紫羅蘭》創刊號出版之後,拿了樣本去瞧她,她稱謝而去。當晚她又趕來,熱誠地約我們夫婦倆屆時同去,參與她的一個小小茶會”。

到了《紫羅蘭》出版的那天,周瘦鵑帶了雜誌如約來到張愛玲與姑姑居住的愛丁頓公寓,他坐著電梯直上六樓,“由張女士招待到一間‘潔而精’的小客室裏,見過了她的姑母,又指著兩張照片中一位豐容盛鬋的太太給我介紹,說這就是她的母親,一向住在星加坡,前年十二月八日以後,杳無消息,最近有人傳言,說已到了印度去了。這一個茶會中,並無別客,隻有她們姑侄倆和我一人”。

對於這一次茶聚,張愛玲後來在小說《小團圓》中也有記載。時光流轉、人事更迭,這時候的張愛玲口氣變得有點輕慢:

“有個二〇年間走紅的文人湯孤鶩又出來辦雜誌,九莉去投稿。楚娣悄悄的笑道:‘二嬸那時候想逃婚,寫信給湯孤鶩。’

“‘後來怎麼樣?’九莉忍不住問。‘見了麵沒有?’

“‘沒見麵。不知道有沒有回信,不記得了。’又道:‘湯孤鶩倒是很清秀的,我看見過照片。後來結了婚,把他太太也捧得不得了,做的詩講他們除卻離家總並頭,我們都笑死了。’

“那時候常有人化名某某女士投稿。九莉猜想湯孤鶩收到信一定是當作無聊的讀者冒充女性,甚至於是同人跟他開玩笑,所以沒回信。

“湯孤鶩來信說稿子采用了,楚娣便笑道:‘幾時請他來吃茶。’

“九莉覺得不必了,但是楚娣似乎對湯孤鶩有點好奇,她不便反對,隻得寫了張便條去,他隨即打電話來約定時間來吃茶點。

“湯孤鶩大概還像他當年,瘦長,穿長袍,清瘦的臉,不過頭禿了,戴著個薄黑殼子假發。

“他當然意會到請客是要他捧場,他又並不激賞她的文字。因此大家都沒多少話說。

“九莉解釋她母親不在上海,便用下頦略指了指牆上掛的一張大照片,笑道:‘這是我母親。’

“橢圓雕花金邊鏡框裏,蕊秋頭發已經燙了,但還是民初的前溜海,蓬蓬鬆鬆直罩到眉毛上。湯孤鶩注視了一下,顯然印象很深。那是他的時代。

“‘哦,這是老太太。’他說。

當天周瘦鵑與張愛玲談了一個小時,“當夜我就在燈下讀起她的《沉香屑》來,一壁讀,一壁擊節,覺得它的風格很像英國名作家Somert Maugham的作品,而又受一些《紅樓夢》的影響,不管別人讀了以為如何,而我卻是‘深喜之’了。一星期後,張女士來問我讀後的意見,我把這些話向她一說,她表示心悅神服,因為她正是S.Maugham作品的愛好者,而《紅樓夢》也是她所喜讀的。我問她願不願將《沉香屑》發表在《紫羅蘭》裏,她一口應允,我便約定在《紫羅蘭》創刊號出版之後,拿了樣本去瞧她,她稱謝而去。當晚她又趕來,熱誠地約我們夫婦倆屆時同去,參與她的一個小小茶會”。

到了《紫羅蘭》出版的那天,周瘦鵑帶了雜誌如約來到張愛玲與姑姑居住的愛丁頓公寓,他坐著電梯直上六樓,“由張女士招待到一間‘潔而精’的小客室裏,見過了她的姑母,又指著兩張照片中一位豐容盛鬋的太太給我介紹,說這就是她的母親,一向住在星加坡,前年十二月八日以後,杳無消息,最近有人傳言,說已到了印度去了。這一個茶會中,並無別客,隻有她們姑侄倆和我一人”。

對於這一次茶聚,張愛玲後來在小說《小團圓》中也有記載。時光流轉、人事更迭,這時候的張愛玲口氣變得有點輕慢:

“有個二〇年間走紅的文人湯孤鶩又出來辦雜誌,九莉去投稿。楚娣悄悄的笑道:‘二嬸那時候想逃婚,寫信給湯孤鶩。’

“‘後來怎麼樣?’九莉忍不住問。‘見了麵沒有?’

“‘沒見麵。不知道有沒有回信,不記得了。’又道:‘湯孤鶩倒是很清秀的,我看見過照片。後來結了婚,把他太太也捧得不得了,做的詩講他們除卻離家總並頭,我們都笑死了。’

“那時候常有人化名某某女士投稿。九莉猜想湯孤鶩收到信一定是當作無聊的讀者冒充女性,甚至於是同人跟他開玩笑,所以沒回信。

“湯孤鶩來信說稿子采用了,楚娣便笑道:‘幾時請他來吃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