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輯 我打算把所有的財富退回給大地——陳海勇詩集《飄揚的石頭》選讀(1 / 1)

第一輯 我打算把所有的財富退回給大地——陳海勇詩集《飄揚的石頭》選讀

作為商人和詩人,陳海勇至少從兩個角度仔細地研究過金錢或財富。其實在當下,人們對金錢或財富的鍾愛之心早已不再遮掩,而且這種鍾愛之心大多是那麼的直白,以至於許多人已經懶得再有在前人的許多哲理之下再狂妄地增添點什麼的非分之想,無論詩人或商人,誰都缺乏繼續關注的信心,廢話少說,空想少發,該寫詩的寫詩,該賺鈔票的就去賺嘛。而這位陳海勇,偏偏還要花許多時間沉溺其中,偏偏獨自不知風險地還在那裏琢磨,像一個不諳世事的少年。

在這樣一個初冬的細雨落在地上非常均勻而固執的夜晚,我被陳海勇這樣的詩句久久地打動著:

我打算把所有的財富

退回給大地

我要把三十多個秋天

鎖進曆史的抽屜

這首寫於一年前同樣一個冬季的佳作,無疑是詩人在經過長久思慮之後的真實坦言。這個夜晚,詩人是那麼的平靜,我仿佛聽到了他的喃喃自語聲,站在深夜的窗前,麵朝大地。

大地那麼光彩,那麼豐饒,那麼純潔。詩人感到了自己的渺小和卑微,這種隱隱的內疚與自責,其實正是覺醒與抗爭。作為一個商人,終於開始正麵回答財富對他的詰問了;作為一個男人,他的人生意識也同時勃起了;作為一個優秀的詩人,他揪住了詩的要害部位。

我暫且不去分析海勇在大量詩作中流露的這樣一些觀點正確與否,順應社會、時代的潮流與否,但顯而易見,這些觀點是海勇多年打拚商界以及潛心詩歌之後的內心所感,“為了權力,為了財富/我們變賣了許多良心”(《城市隨感》),“在鍍金的天空/許多人真實地虛偽著”(《鍍金的天空》)。同時,詩人在抒發這些情懷時,自己幾無移動地站在大眾的、善良的、代表曆史和正義的基石上。當詩人在碼頭拐角的巷子深處,發現一些女人“棕色的裙擺/泄露了她們致富的秘密”時,他堅定地說:“我原本就不想進入你們。”(《肮髒的下午》)在另一個盛夏的午後,他坐在空調房裏,望見露天場地上 “工人們戴著遮陽帽/生命不斷地透支”,他的感觸是“祖國給予他們/陌生的形象”(《生命如此多情》)。令人感到震驚和痛快的,除了海勇這些直麵社會,對紙醉金迷的糜爛生活的指責,對為了金錢良知喪盡者的指責外,還有筆下那些幾乎都充滿了激憤的詩句。這種激憤在《祖國,你寵壞了誰》中宣泄得最為淋漓。凝練、簡潔的四句詩,是詩人捧著自己一顆鮮血滴答的滾燙的心在義憤揭示。從詩歌寫作藝術所達到的水準看,我以為這首短詩也是難得一賞的佳作。全詩沒有“前言後話”,而是直截以最精致的所在呈現給我們,速度之快,恰如高手出劍,令人咋舌;四句詩,句句意象鮮明而獨特;在節奏上,第三句一分行造成的頓挫運用得實在老道。

誠然,關於“靈魂被財富收買”,“金錢和財富使人墮落,使得社會失去或者黯淡了真善美”,並不是陳海勇的首創或獨有的說法,但對於一個物欲越來越強、拜金主義越來越被人們推到心理頂層的社會來說,陳海勇說出的這些嚴詞不啻是一副清醒藥劑吧!

一邊數著錢,一邊構思著詩句;一邊寫著詩,一邊想著明日的生意。順著這兩條主要線索,陳海勇已經填寫了許多答案。而當這兩條線相互交織,當它們矛盾,它們結盟,或者與更多的線索糾纏時,那就有更多的答卷在他的麵前攤開了。身處生意場,是詩人陳海勇的一大資源;成名詩壇,也是商人陳海勇的一大優勢。從生意的角度可以看到社會的、曆史的、人生的、命運的許多內容;從詩人的角度,最終要探究的,不也就是這些東西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