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發育專題 語言發育障礙(1 / 1)

兒童心理發育專題 語言發育障礙

5歲的豔豔由媽媽帶著到心理谘詢治療中心求診,表麵上看不出豔豔有什麼大的問題。她見到醫生能笑著叫“叔叔”,還聽醫生的話替媽媽搬來椅子,安靜地坐在媽媽身邊。這個情緒穩定、智力正常的女孩有什麼問題呢?媽媽解開了醫生心中的疑問。原來這個女孩從小乖巧,10個月大時就能聽懂大人的話,會做“再見”等動作,但從小不愛講話,現在5歲了,雖然會叫人,但隻會講3~4個字的句子,對一些複雜的要求還要牽著媽媽的手表示。曾經去耳鼻咽喉科檢查,沒有發現異常。

豔豔是獨女,媽媽懷孕和生產時身體正常。豔豔從小身體健康,生活照顧周全,隻是膽子有點小,怕見生人。無家族病史。

豔豔體格檢查和神經係統檢查正常,能和醫生簡單交談,能按照醫生的要求完成任務,能從1數到100,但講故事困難。幼兒智力測驗:操作智商105,言語智商79,前者在正常範圍內,後者明顯低於常規,而且兩者相差15分以上,表示存在言語或閱讀的缺陷。視覺、聽覺誘發電位正常。

醫生診斷女孩患了語言發育障礙。

問題68 哪些疾病會引起孩子不講話或講話晚?

孩子講話晚的原因主要有發育性疾病、神經係統疾病和生理缺陷等幾個方麵。

發育性疾病包括精神發育遲滯、孤獨症和語言發育障礙。前兩種疾病除語言能力受到影響外,其他方麵也有明顯的影響,如精神發育遲滯,還有不會數數,不會計算等,智力的減退是全方位的;孤獨症還有對人不親、孤僻、行為刻板等特征。

一些影響到肌肉運動的神經係統疾病也會影響發聲及學習語言。

生理上的缺陷,如先天聾啞、齶裂、兔唇也會引起孩子語言問題。

另外一些心理和精神疾病,如抑鬱症、精神分裂症、選擇性緘默也會引起孩子不講話,但這幾種不講話隻是在疾病的發作期或特殊的場合出現,因此不具有發育性的特點。

問題69 什麼是發育性語言障礙?

發育性語言障礙是指兒童在學習語言過程中出現構音不清、表達困難、理解困難等不同程度的障礙。這種障礙超過了正常的發育範圍,如一個3周歲的孩子還不會講一句完整的話,可能屬於正常範圍,但還不會說發音簡單的“媽媽”,那就可能有問題了。而且這種障礙也不是因為智力低下、生理缺陷等原因造成的。因此,這樣的孩子,往往隻是單純地在語言發育方麵有問題,而動手操作的能力、情緒情感和行為是基本正常的。

構音不清的患兒主要表現為口齒不清晰、發音錯誤,以致別人不能聽懂他在講什麼,例如把“飛機”說成“飛一”。這與口吃是不同的,口吃主要是在某個音節上的停頓、重複,而構音在音節上還是清楚的。

表達障礙是指患兒言語的表達能力明顯低於同齡兒童,但能理解別人的話。而理解障礙是對言語的理解有問題,即不能聽懂別人的話,往往理解障礙同時伴有表達障礙,稱為混合性語言障礙。

問題70 患了發育性語言障礙需要治療嗎?怎麼治療?

發育性語言障礙是一種超過正常發育範圍的疾病,而且,如果錯過了發育的關鍵期,治療效果就比較差,可能影響到成年後與別人的溝通。患兒因為構音不清,被別人取笑;由於表達障礙,說不出自己想表達的話,會引起自卑、易激動、暴怒等情緒問題,故一旦診斷孩子有發育性語言障礙,應該立刻積極治療。

發育性語言障礙的治療以相應的矯治及訓練為主,對尚未意識到自己構音不清的兒童,要誇大兒童的錯誤發音,使之與正確的發音比較,可讓兒童反複聽錄音機中正確和錯誤的發音,當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發音時,可以通過對口型,對鏡子發音,從單個音節的糾正開始,逐步糾正整個語句的發音。

對表達性和理解性的語言障礙,可以在與兒童一起做遊戲中,邊玩邊說,以模仿、組詞、擴展等方法引導兒童進行表達與理解。

理解障礙是三種發育障礙中相對較為嚴重的類型,認為與腦損傷等器質因素有關,可以輔助使用腦複康等促進腦細胞代謝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