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輯 遙聞深巷木屐聲 從“‘看的’是什麼意思”說起
現代漢語普通話中有“的”、“地”、“得”等結構助詞,如“群眾關注的十大熱點、難點問題”,“老百姓切切實實地體會到了‘肉疼’的感覺”,“讓項目周邊群眾生活得更加安心、幸福”,而我們寧波人除此之外,在口語中另有幾個自己的結構助詞。
“XX動”,它的意思相當於“XX地”,而“動”前麵的字往往帶有動詞性。它所形容的程度比較輕,又大多用在不怎麼好的含義上。舉幾個例子:胃裏抬抬動——胃裏有點惡心的感覺;走路衝衝動——走路有點踉蹌不穩的樣子;心躍躍動——心髒有點不規則的劇烈跳動;肚子隱隱動痛——肚子隱隱地有點痛;桌子排排動——桌子四條腿不穩固了,有點搖搖晃晃;桌麵摸上去刺刺動——桌麵不光滑,有點刺手的感覺;床軟得兌兌動——床非常軟,且缺少彈性;心裏搭搭動——於心不安,總是要記得在心;這個小娘作作動——這個女孩性格不爽快,度量小,有點愛耍脾氣……
“XX叫”,其意思也相當於“XX地”,但“叫”字前麵的字則往往是形容詞性的。如:你慢慢叫走——你慢慢地走;他輕輕叫爬起來——他輕輕地爬起來;你好好叫聽課,勿要做小動作——你好好地聽課,不要做小動作;這塊地裏,彌彌叫生的都是大西瓜——這地裏,這裏那裏的都長滿了大西瓜。這最後一個例子中的“彌彌”,是處處都有、很普遍的意思。
“XX果”,意思是“XX的樣子”,如“咋果”就是“咋樣子”,“介果”就是“這個樣子”。例:“我們家的寶寶咋果乖嘞,不會哭的,是勿?”“你這個人咋會介果勤力,每天把這條路掃得那麼清爽!”但是如果“咋果”和“介果”這兩個詞用來表示數量,就分別是“多少”和“這些”的意思了,如今天你橘子摘了咋果?”“也不多,就隻有介果東西。”要說明的是,這個“果”字,在北侖地區常念“管”音。如“楝樹果”就念成“楝樹管”。作為助詞的“XX果”,北侖人就念作“XX管”。
如果把“果”用在形容詞後,往往會有程度較輕的褒義。如“你乖乖果,聽大人的話哦!”“外婆已經把熱水袋放到被窩裏了,等到把棉被烘得熱熱果,寶寶再去睡。”“你靜靜果坐著,我去去就來。”“你輕輕果走進去,不要驚醒他。”“你考得介果好,心定定果等著拿錄取通知書好了。”“老太太你多保重哦,身體健健果,活到一百歲!”
有時,在“果”前麵會再加一個“形”字,成“XX形果”的格式,如“這鑊裏的肉煮到八分形果就行了,不要太熟。”“八分形果”是“差不多的樣子”的意思;“他手骨抬形果,嘴巴開形果,看戲看得入迷了。”這是說他手臂正微微地有點抬起,嘴巴正有點張開著。
上麵說到“XX果”常用在褒義詞上,那麼,貶義詞呢?寧波話中,貶義的形容詞,有時會在後麵加“撥拉”兩個字,如“罪過撥拉”,是挺可憐的意思,也說成“可憐撥拉”:“看他們家罪過撥拉的,這點錢我就不要他們還了。”“膩腥撥拉”也說成“醃臢(肮髒)撥拉”,意思是挺髒的:“我不喜歡吃豬大腸,總覺得有點膩腥撥拉的。”“猥忤撥拉”,也作“難為情撥拉”,意思是挺害羞的:“叫我上台我不去,猥忤撥拉的,你叫別人去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