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格”,意思是“XX似的”。“你有話好好叫講好嘞,造孽格作啥啦?”“造孽格”就是像吵架似的。“太陽都曬肚皮了,他攤屍格還攤著。”是說時候已經不早了,他卻像攤屍似的還賴在床上不肯起來。
寧波話中還有一個助詞“記”,是“一下”的意思,如“照顧記”就是“照顧一下”或“照顧照顧”:“我要走了,家裏的事就請你照顧記。”再如“客氣記”“意思記”就分別是“客氣客氣”“意思意思”:“人家隻是客氣記,他倒當真的了。”“就這一點點錢,意思記。”
用得比較多的是“X記X記”,它是“一下一下的”的意思,其程度也略有點輕。下麵舉一些例子。
“擦記引記”——寧波人稱“招惹人”為“擦引”,所以“擦記引記”的意思就是一下一下地去招惹人生氣,去挑釁、冒犯人家。
“伸記佝記”——“佝”是“縮進”的意思,“伸記佝記”就是一會兒伸出一會兒縮進的。
“動記動記”——上海話說成“動發動發”,意思就是一動一動地。
“看記看記”——眼睛一看一看的,老是要來看,又不是專注地看。
“張記望記”——鬼鬼祟祟東張西望、眼神不定的樣子。
“蕩記蕩記”——走路遊遊蕩蕩的,如“他蕩記蕩記的,三裏路走了一個鍾頭”。
“撎記撎記”“弶記弶記”——這兩個都有走路不光明正大的意思,但前者重在表現膽小而躲躲閃閃,後者則著重表示偷偷摸摸、賊頭狗腦。
“撥記撥記”——一下一下地撥拉著,常形容吃不下飯的樣子:“他撥記撥記地一碗飯吃了老半天”。
“環記環記”——環,耷拉著的樣子:“他的嘴巴環記環記,眼看要哭出來了”。
“遝記遝記”——走路很慢,有點走不動的樣子。
“搖記搖記”、“額記額記”——都有一搖一搖的意思。
“舔記舔記”——舌頭一舔一舔的。
“塞記塞記”——把東西一塞一塞地塞給別人:“我說過不要他的錢,他還是塞記塞記要塞給我。”
“亮記烏記”——“烏”指火熄滅,“亮記烏記”就指燈或火一亮一暗、一明一滅的。
“夾記夾記”——嘴巴一張一合的:“他嘴巴夾記夾記,不知在說什麼”。
“撞記撞記”——撞來撞去的很多:“會場裏撞記撞記都是人”。
“搭記搭記”——有一搭無一搭地去接近別人:“我不想理他,他卻偏搭記搭記要同我說話”。
“開記開記”“眯記眯記”——眼睛一開一開的,或一眯一眯的。
“石記石記”“鑽記鑽記”——這兩個基本意義都是東鑽鑽西鑽鑽的樣子,但是前者有很滑溜的樣子,或很靈活的樣子,而後者則有點不老實的意味。
有不少動詞都可以與“X記X記”搭配,隻是有的方言詞,找不到同音字的標注。所以必須要說明,上麵各個例句中寫到的,如“叫”、“果”、“記”、“佝”、“撎”等,大多都隻是取其音,而不一定就是這個字。許多方言詞,說不定還沒有相應的文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