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真的可以重來(2 / 2)

媽媽低頭看見了她的笑容,低低的道:

“小皮猴,馬上就到了,以後咱們一家人就永遠在一起了”

媽媽的眼中雖然有些遮掩不住的疲累,但是卻是晶亮而充滿期望的,許徐點點頭,自己這個小名真是很久沒聽過了,隻因自己是屬猴的,且小時候皮的很,比村子裏的男孩子們還皮,上樹爬牆掏鳥窩,幾乎樣樣都幹,所以奶奶和媽媽就給自己起了個這麼個難聽的小名。

小時候每當奶奶姑姑叔叔或是媽媽這樣叫她時,她就覺得異常別扭,如今聽來,卻覺得分外親熱,如一道細細的暖流,流過心間,很是舒服,可見人的心態隨著年齡的增長,是在不停轉變的,大約過了半個小時的時間,賣票的中年婦女,用濃濃的鄉音喊道:

“進城了,大家準備準備要下車了”

車裏又是一陣擁擠,媽媽抱著許徐本來是坐在一個另加的馬紮上的,這時候卻要站起來,好讓賣票的女人把馬紮收起來,讓後麵的人出來,媽媽把許徐放了下來,由於長時間把許徐抱在膝蓋上,媽媽一時有些腳麻,站不起來,許徐蹲下身子給媽媽輕輕的按摩。

抬頭卻看見媽媽異常感動的目光,旁邊有個女人說:

“嫂子你這閨女可真是懂事,你好福氣啊”

媽媽臉上堆起了一個大大的笑容道:

“我這丫頭一直皮的很,今天還真是不太一樣了,也許是進了城,也沾了城裏人的靈氣”

車上的人都是一陣大笑,笑聲中客車進了站,媽媽左手拖著一個偌大的軍綠色的大提包,右手牽著許徐的小手,出了長途汽車站,長途汽車站很古老,若說這個城市有什麼還保留至今的古跡,那麼這個小小的汽車站應該算是一個了吧,是個民國時的建築,很有那時的風格,許徐記得到了後來,甚至許多民國時期的電視劇,都是在這裏取景的。

當然後來這裏也是經過了整修還原的,從電視上看去還真像民國時期,現在卻很破爛,斑駁的柱子,已經看不出顏色,站台已經看不出什麼風格,隻是陳舊和腐朽,不過出了站裏,外麵卻是一條寬寬的柏油馬路,許徐說寬,是相對而言的,在當時許徐記得那是一條算是很寬的柏油路了。

路上車水馬龍,一切看上去如老照片一般的陳舊恍惚,那時還沒有像出租車那樣便利的交通工具,車站兩側是一些人力的三輪車,帶著個簡易的棚,既可以拉客人,也可以裝貨物,路上跑的,大多是大客車和那種長長的有兩節的公共汽車,每輛幾乎都人滿為患,來往的行人穿著異常古老而土氣,即使是大城市,八十年代的穿著和二十一世紀也是截然不同的。

大異於二十一世紀的張揚個性,講究獨特性格和後現代,這個時候,大家穿衣打扮都是跟風式的,如果流行什麼,幾乎不分年齡大小,滿街皆是,有些古怪的一致,出了車站,一眼望去,都是那種藍布毛領的棉大衣,無論男女幾乎人人一件,仿佛整個城市都是灰藍色的。

那個時代的基調也許就是藍色,經濟剛起步,人們還處在那種不上不下的階段,對新事物的接受還矛盾的很,所以一時還看能不出來任何活躍先進的影子,媽媽張望了很久,正是過完年,天氣很冷,比許徐記憶中的每一個冬天都要冷,而自己身上穿的也不是輕暖的防寒服,而是普通的碎花棉襖棉褲,以及一雙條絨的棉鞋,難看倒是其次,關鍵是,一陣寒風吹來,許徐覺得真有種刺骨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