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何為英才?——關於英才的一些理論(1 / 1)

(一) 關於英才的幾種理論

所有社會進步都是由有創新想法、不完全遵循傳統的個人領導和推動的。什麼樣的人可以引領一個變化的世界?如何培養?下麵簡單介紹四個有關英才的理論。

第一個理論是“三環英才理論”,主要探討具有什麼樣特質的人是英才。英才不僅僅取決於智商、能力,其他一些方麵也決定著這個人是不是有創新的潛能存在。後麵我會詳細闡述。

第二個理論是“三元豐富教學模式”,這是英才教育的教學理論,認為有三種互相關聯的豐富教學的方式可以發展人的才能,其中第一類和第二類方式對所有學生都適合,即使是那些沒被視為資優的學生。

第三個理論為相對比較新的“千鳥格經緯理論”(operation houndstooth theory),renzulli在三環英才圖的底層加上千鳥格紋布的花樣,用以表示三項資優的基本條件受到個人或者環境等背景因素的影響,renzulli借這種花樣表示各項因素的相互作用。參見:李乙明:《renzulli千鳥格經緯論》,www.ntnu.edu.tw/spe/cage/29/29paper.pdf有十年左右的曆史。這一理論關注為改善人類狀況作出重要貢獻的英才的非智力因素。社會需要優秀的科學家、工程師、企業家幫助我們的世界變得更美好。對社會有用的人具有樂觀主義和勇氣,一旦碰到自己喜愛的專業或者事情就非常癡迷,對人類的苦難有敏感性,有旺盛的精力,有遠見和使命感。優秀的學校教育有責任去發展學生這方麵的特點。

第四個理論涉及領導力和執行力的關係,關注傑出領袖人物的非智力特征。現在企業界、政府都非常關注領導力方麵的研究。領導力可以讓一個人在一個複雜的環境中積極有效地工作、發揮作用。研究發現,行動意識和能力、與社會互動、利他的領導力、現實的自我評價,以及能意識到他人需求,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品質。

實際上,無論哪種理論關注的都是人能否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實現自我價值,都是讓人采取最好的、最有效的方式,最大程度地運用才智並樂在其中。

(二) 三環英才理論

20世紀80年代,我發現非常具有創造力的和有成就的年輕英才主要有三大特點:高於平均水平的能力、對任務的執著精神和創造力。這裏高於平均水平的能力不是簡單指人的智商,其中包含了多種能力。有創造力的人非常會問問題,會用不同的方式來問問題,看問題有與傳統不一樣的眼光。執著精神不僅僅指的是勤奮,而且對某些領域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和強烈的愛好,對自己的任務確立高標準,是一種獻身實踐、一定要完成任務的態度。雖然英才身上這三個特質的水平不需要等同,但是三方麵相互作用,才能產生創造性的行為和成就。

因此,我們培養英才一方麵需要尋找高於平均能力的人,另一方麵也要給他們提供豐富的經曆或者機會,發展他們的創造力和對任務的執著。在很多情況下創造力和執著精神是相輔相成、相互刺激的。當一個人迸發出創造思想並決定按自己的想法去做的時候,執著精神也會開始形成。埃米爾·左拉說過,“缺乏天賦的藝術家必定乏善可陳,但是隻有天賦而不能勤奮工作也將一事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