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酸葡萄與甜檸檬心理:阿Q精神勝利法(1 / 2)

在一個炎熱的夏日,一隻狐狸路過一個果園。它突然眼前一亮,原來它發現前麵不遠處的葡萄架上麵,有一大串熟透的葡萄。狐狸被烈日曬得十分口渴,於是它後退了幾步,向前一衝,雖然跳離地麵很高,卻仍然無法得到葡萄。狐狸不甘心,便退至更遠的地方,又試了一次、兩次、三次……反複多次之後,狐狸都沒有成功地得到葡萄。最終,狐狸決定放棄那串高高在上的葡萄,在離開之前,狐狸自我安慰地說道:“我敢肯定,那些葡萄一定是酸的。”而後才“心安理得”地離開,繼續去尋找其它的食物了。這是伊索寓言中的《狐狸與葡萄》的故事。後來,這則寓言在世界上廣為流傳,狐狸的這種心理也被正式引入心理學,稱作“酸葡萄心理”。

雖然狐狸繼續覓食,但它心中卻依然惦記著葡萄。找了許久,狐狸依然沒有找到可口的食物,最後隻找到了一個酸檸檬。雖然狐狸知道檸檬是酸的,但是它仍高興地說:“這檸檬一定是甜的!”這其實也是一種心理學效應,叫做“甜檸檬心理”。

“酸葡萄心理”所指的就是當一個人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或者是多次受挫的時候,為了維護自己的自尊或者減少因失敗所帶來的焦慮、不安等不良情緒,就刻意地編造一些所謂的“理由”,進行自我安慰。而“甜檸檬心理”則是將自己認定的較低目標或者已經擁有的東西視為最好的,借此來減輕內心的失落和痛苦。“甜檸檬心理”和“酸葡萄心理”的想法雖然是相反的,但最終所起到的作用卻是相同的。它們都是自我解嘲式的心理調節方法,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消除緊張和壓力感,起到保護自己的心理免受傷害的作用。

智慧漫畫

正確使用“精神勝利法”,遠離焦慮

提到精神勝利法,大部分的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魯迅先生筆下,那個常常用自我安慰的辦法從精神上戰勝別人的“阿q”。其實“酸葡萄心理”和“甜檸檬心理”也是和阿q精神類似的精神勝利法。

當狐狸多次嚐試依然吃不到葡萄時,和一個人遇到“挫折”或者“心理壓力”時的心態是一樣的。聰明的狐狸吃不到葡萄,就用“葡萄是酸的”來歪曲事實,其實是為了掩飾並減少自己心中的挫敗感和沮喪感。狐狸的這種“酸葡萄心理”既緩和了失敗所帶來的不良情緒,又減輕了精神負擔,而且還能夠重新尋求到心理上的一種平衡。在現實生活中,當一個人的行為或動機不被社會接受或者是遭遇挫折、失敗的時候,也可以使用“酸葡萄心理”給我們的提示,用歪曲事實真相的辦法,來快速地減緩自己心中的壓力與痛苦。

除了“酸葡萄心理”之外,生活中的很多人也會利用“甜檸檬心理”,把自己所擁有的東西視為最好的,哪怕這個東西沒有任何價值。比如說,有的孩子天資愚鈍、智力平平,他的父母為了安慰自己,就會用“憨人有憨福”的說法來平衡自己的心理;有的人被偷、被搶,雖然損失慘重,但也隻能用“破財免災”來安慰自己;一個男人娶了一個相貌平凡的妻子,會告訴自己“這樣的老婆有安全感”……

有些人可能認為這種用精神戰勝別人,安慰自己的方法未免有些“虛偽”、“逃避現實”。但實際上,這種心理反應隻是一種正常的掩飾心理,是一個人心理上自發的一種“自我防禦機製”。當一個人盼望已久的東西無望得到時,這種掩飾自己內心真實想法的心理,能夠起到緩解情緒,並化解和分散因受挫而導致的心理創傷,尋求到一種心理上的平衡感。

在漫長的人生中,每個人都會遇到一些挫折、磨難或者不如意的事情。有時候,一些事情在經過努力之後可能會得到改善或者解決;但是也有很多時候,一些事情是我們無論如何也改變不了的。如果我們無法戰勝自己內心的陰霾,一直躲在黑暗的角落裏,被曾經的記憶捆綁住,或者為了“打翻的牛奶”而不斷自責,那麼就會導致身陷其中而無法脫身,是很難從低穀中走出來的。所以,很多心理學的專家,有時候也會向人們建議,用精神勝利法來緩解自身的壓力,很多時候你假裝自己很快樂,你也許就真的會快樂起來!

案例一:唐軍是一個生性樂觀的小夥子,大學剛畢業的時候,他和幾個朋友因為就業難,又不好意思向家裏伸手要錢,所以生活過得十分拮據。他們5個人合租了一間七、八平方米的小房子,一起擠著住。大家都吵著說那麼多人擠在一起實在是太憋氣了,連轉個身都難,要早點找個房子搬出去的時候,隻有唐軍一個人沒有怨言,他總是自嘲地說:“不就是擁擠了一點嗎?朋友們在一起,既能隨時交換思想,又能經常聯絡感情,這氣氛不是挺愜意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