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睜開眼睛,我即招呼紅兒快點兒服侍我穿衣洗漱。說起古代的衣服還真不是一般的麻煩!寬袍大袖的用帶子紮,如果讓我自己穿,現在也穿不利落;還沒有內褲,我隻得用布裁個形狀,讓紅兒給縫了對付著穿。
兩、三把洗完臉,打發紅兒去讓家人抗來個大秤,稱了稱方天畫戟的重量:六十一斤整。我疑惑的讓家人取來一把單刀,用力向戟頭的月牙小枝砍去。隻聽一聲爆響,單刀崩出兩塊雞蛋大的缺口,而月牙小枝卻完好無損,仍在放著犀利的寒光;感覺象是在嘲弄我一樣。我望著畫戟傻笑著心裏暗說:看來是真貨!不是假冒偽劣的!
紅兒看著爬起來就裏外折騰的我,嗔怪的脆聲說:”大少爺別再折騰了!該去給老爺問安了。”紅兒小丫頭兒今年十四歲,象蛋清一樣白皙的臉蛋上長著一會說話的大眼睛,一笑還有兩個深深的酒窩兒,象個瓷娃娃一樣看著養眼。小丫頭兒活潑勤快,十二歲買進府就服侍我,已經兩年了。所以,沒人時同我說話也比較隨便。
例行的打熬體力、耐力做過之後,我今天沒去學騎馬、射箭,卻一頭紮進了書房;捧出匣裏的竹簡,我耐心的研究起來。經過了四、五天的晝夜詳細鑒別、排續、分類,終於大功告成的把所有內容給謄寫在了宣紙上。這些竹簡共分兩部份:一部分為《霸王將兵》,另一部分為《霸王戰戟》。以我的估計:這些東西是由項羽口敘,近侍記錄、整理出來的。
晚上我拿著謄寫好裝訂成的兩本小冊子,我屁顛屁顛的去找老陶謙;父子倆湊在一起逐字逐句的甄別、推敲、解譯,甛犢之情也在不知不覺中升華。回到書房後,我又把解譯、翻譯好的部分逐字逐句的翻譯成白話文抄寫下來。還別說,老陶謙的古文水平、軍旅知識、武技理解還真不是蓋的!均有著不俗的見解。這也使我警覺之心由然而升:看來,能在亂世之中成為一方諸候,才略和能力都不可小覷。個個都不是善茬子呀!
至於我為什麼對兩本小冊子這樣的謹小慎微?這可是一代戰神的手劄,是我來到這個亂世的保命法寶。能不仔細嗎?經過近十天的艱苦努力,反複的推敲、探討終於全部完成了。這些天,可能把老陶謙的須發又熬白了數根?但其精神卻顯得很亢奮。可憐天下父母心!兒子有出息了,做父親的能不興奮嗎?
《霸王將兵》主要記述的是:霸王起兵後經曆的數十次、近百此大小戰役,評述了每次戰役的成敗得失和需要改進的要點。其中包括:各種地理環境、各種自然條件下的戰役組織和展開,以及如何的鬥隱埋伏、如何的功城掠地、如何的以少勝多、如何的以強淩弱、如何的戰役準備、如何的戰場決斷、如何的絕地反擊以及營造戰前氣氛等等。特別是對騎兵作戰也進行了精辟詳盡的評說(項羽原本就是古騎戰的鼻祖),搔擾、誘敵、突擊、分割、包抄、設伏、奔襲、追擊、劫營、阻擊等等。真是大開眼界!堪稱一部古代實戰軍事百科全書。當然,由於時代的限製,原本就是出生在江東的項羽,卻對水戰的實例和評敘很少。
《霸王戰戟》包括了項羽的成名絕技‘狂風十八破’和後期經實戰總結的‘霸王七斬’。這些技法純是沙場斃敵的殺人武技,沒有任何花巧的架子;均講究一往無前、一招斃敵。概括起來可用三個字代替:精、快、狠。精:注重每一招、每一式的各個細節及相互之間的連接,勾、掛、消、砍、砸、刺等包羅了五、六種兵刃的功效,甚至連戟鑽也加進了功防序列。快:講究一招即出決不拖泥帶水,把速度和力量發揮到了極至,唯快不破。狠:項氏有一種密傳的聚力方法。在招式使出的同時,瞬間可以集聚出全部的力量在一點暴發,使對方尚未有所反應即人頭落地;但這決不是武俠中所描述的所謂‘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