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永難安枕(1 / 2)

麴義的功勞除先期輔佐袁紹奪取全冀州外,首先是在收複被匈奴肆虐的並州功勞最大。匈奴單於於夫羅劫掠並州,並已經功入河東、威脅關中。麴義獨自領軍大戰於夫羅,在上黨太守張揚等的配合下,給予於夫羅以重創、並驅逐出並州。袁紹就是借此契機,才謀取了除河東以外的並州全境。<\/p>

而在進軍幽州的時候,袁紹當時不僅要安定冀州、還要應付黑山張燕的騷擾。故而,同公孫瓚的糾纏,大部分時間都是以麴義為帥。而麴義也沒有辜負袁紹的重托,統軍數敗公孫瓚,把公孫瓚和田楷等的聯軍壓縮在了涿郡以北的方寸之地逃無可逃、苟延殘喘的等待覆滅。當然,此時統領幾千兵卒的劉備,也隻是個配角而已。可以說,袁紹的前期成就一半以上是要歸功於麴義的超群能力。<\/p>

麴義極其擅長統領騎軍,幾乎把騎戰運用得出神入化,讓以騎戰見長的於夫羅和公孫瓚都屢屢吃癟。公孫瓚對烏桓屢戰屢勝的白馬義從對上麴義,也無可奈何。<\/p>

想起這些,也使我對青州的戰事不免擔憂起來!此時袁紹獨自統軍去消滅殘存的公孫瓚而把麴義派到了毗鄰青州的甘陵國,其意圖讓人很難琢磨?其要把消滅公孫瓚的最大功勞收歸己有已是必然的了。但他這時候把麴義放到了毗鄰青州的甘陵國,是否有對青州的勢在必得之心呢?確實也很耐人尋味!因而,我也就用大部分精力關注起了青州的局勢變化。我還特別交代趙雲:挑選兩萬鐵騎,隨時準備出征支援青州。<\/p>

就純征戰角度來講:麴義的危險程度要大於袁紹。如果沒有麴義,以顏良和文醜的莽撞無謀,何能讓袁紹開辟出偌大的局麵?沮授、田豐等也隻是戰略上的掌控,而將領的戰術運用和臨機決斷,才是實際征戰過程中的決定因素。如果讓郭嘉獨自領軍去決勝疆場,其就是‘仙才’,也會讓敵方嚼得骨頭渣子不剩!將領能力的最好例證,就是原曆史後期的張遼一個人獨自擋住了東吳來自於數個方向的進攻,讓壯年的孫權雄心壯誌徹底破滅!<\/p>

我也曾擔心當我和袁紹糾纏不下之時,曹操會從我背後下手。後來想想也就排除了這種可能性,這主要是由於青州的地理位置和我所具有的實力決定的。首先就地理位置來講:青州的兩翼和背後靠海,僅正麵會遭到攻擊,而南側還能得到徐州的支援。曹操也不會傾全力的去掐斷青、徐兩州的聯係,那樣他就會受到我從兩淮和徐州對其兗州腹地的多路功擊,曹操得不償失。其次就實力上來講:我以不受戰亂波及的徐州一地,就可保證青州的全部征戰所需,而兩淮和江東的實力根本毫發無損,且富庶的江東完全處於大後方。曹操如對兩淮進行攻擊,則要防備我從徐州出兵斷其後路,或出南陽直接偷襲許都。現在也就看出南陽這根釘子的重要性了!<\/p>

由於態勢擺在那裏。因而如無大的變故,曹操對我是狗咬刺蝟無從下口;何況還有一個在我翼護下的荊州的支援。現在劉表再笨,也不會在我背後搞太大的動作;隻要我現在略作收縮,劉表就會門戶大開,等於給他自己來個開門延盜!而我,隻不過也就放棄個貧瘠得不能再貧瘠的南陽而已。<\/p>

如果曹操放任我同袁紹爭鬥而其無動於衷,那他就得去賭五五之數。我敗了,他會維持原狀、或從我身上得到些好處。我勝了,隻要我拿下小半個冀州,並不需要給袁紹致命一擊;那他就會象劉表一樣,被我幾乎包圍在中間,也就得隨時做好逃往關中的準備。否則,隻要我再拿下洛陽,就會把他包餃子了!何況袁紹也希望快速發展,並不一定讓曹操作壁上觀,搶先對他出手也未可知也?<\/p>

要知道,古代戰爭不象現代戰爭那樣的機動性強,隻要態勢擺在那裏,就很難扭轉過來。話說又回來,還是我現在的實力擺在那裏,有能力應對兩線作戰。這樣,也就逼得曹操不得不與我聯手,把袁紹手中的並州和冀南盡快的搶在手中,形成廣闊的戰略縱深,而後再最後同我做最後一決。<\/p>

反而是袁紹的現在的情況要好於曹操。隻要不同我治氣略作退縮,就會獲得幾年甚至十幾年的安定。但他也很難做到適當的退縮,誰會把含嘴裏的肉吐出來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