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 蔡聲子論晉用楚材(2 / 2)

[12]恤:憐恤、體恤。

[13]飫(yù)賜:飽餐之後把多餘酒菜賜給臣下。飫,飽。

[14]舉:飲食豐富,兼以樂助食。徹樂:徹,同“撤”。撤去音樂。

[15]之:指四方的國家。謀主:主要謀士。

[16]療:治,這裏指治病。

[17]能(nài):借為耐、忍,不能即不相忍,因多淫刑。

[18]“子儀”二句:子儀,楚國大臣鬬克的字。析公:楚國大臣。事見《左傳》魯文公十四年(前六一三年)。

[19]戎車:指國君的戰車。殿:後。

[20]繞角:蔡國地名,在今河南魯山東。事見《左傳》魯成公六年(前五八五年)。

[21]輕窕:輕佻,不厚重,不堅韌。

[22]鈞聲:相同的聲音。鈞,等同。

[23]軍之:猶言全軍合攻之。

[24]沈:諸侯國名,在今安徽臨泉北。

[25]君:指沈國國君沈子揖初。事見《左傳》魯成公八年(前五八三年)。

[26]桑隧:地名,在今河南確山東。

[27]申麗:楚國大夫。

[28]南麵:不敢從楚,楚在鄭南,故稱南麵。

[29]雍子:楚國大臣。譖(zèn):中傷,誣陷。

[30]不善是:不能正。善,能。是,正。

[31]鄐(chù):晉國邑名,在今河南溫縣附近。

[32]彭城:在今江蘇徐州。

[33]靡角之穀:宋國地名,在彭城附近。事見《左傳》魯成公十八年(前五七三年)。

[34]“歸老幼”四句:老者幼者及孤兒病人,與兄弟二人同役者之一皆回家。

[35]簡兵搜乘:簡,擇。兵,步兵。搜,閱。乘,車兵。

[36]秣:喂飼。蓐:厚。這裏指飽食。

[37]陳:同“陣”,列陣。次:營賬,臨時住所。

[38]歸者:老幼孤弱等。逸:逃逸。故意放鬆楚囚的看守,讓他們趁機逃逸。

[39]魚石:逃到楚國的宋國大臣。見《左傳》襄公元年(前五七二年)。

[40]東夷:親附楚國的東方小國。

[41]子辛:楚國令尹,實際上被楚共王殺掉。

[42]子靈:巫臣,曾為申尹,故又稱申公巫臣,氏屈,又稱屈巫。夏姬:鄭穆公之女,陳國大夫禦叔的妻子。爭夏姬,見《左傳》成公二年(前五八九年)。

[43]雍害其事:指破壞了子靈和夏姬的婚事。雍,同“壅”。壅害,阻礙,破壞。

[44]邢:晉國邑名,在今河南平皋故城。

[45]扞(hàn)禦:抵禦。

[46]行人:外交使節。

[47]“吳於是”四句:巢,楚國的屬國,在今安徽巢縣東北。駕,楚國邑名,在今安徽無為境內。棘,楚國邑名,在今河南永城南。州來,國名,在今安徽鳳台。

[48]罷:同“疲”。

[49]若敖:指楚國令尹子文的氏族。若敖之亂,見宣公四年(前六〇五年)。

[50]伯賁:楚國令尹鬬椒的字。

[51]苗:晉國邑名,在今河南濟源西。

[52]鄢陵之役:事見《左傳》成公十六年(前五七五年)。

[53]欒、範:指欒書、範文子統率的中軍。易行:中軍改變行列,不夾國君而行,率領私族家兵先進,以誘楚軍。

[54]中行:指晉國上軍佐。二郤:指晉國上軍統帥郤錡和新軍佐郤至。

[55]二穆:指楚國左軍統帥子重和右軍統帥子辛,兩人都是楚穆王的後代,故稱。

[56]吾乃四萃於其王族:指既敗其左右軍,則晉中、上、下、新四軍皆能集中攻擊楚的中軍五族。萃,集中。

[57]夷:痍,傷。熸(jiān):火滅。比喻楚軍士氣不振。

[58]椒舉:即伍舉。戾(lì):罪。

[59]比叔向:使他的祿秩可與叔向相比。叔向,晉國上大夫。蓋以上大夫處伍舉。

[60]椒鳴:伍舉之子,伍奢之弟。逆: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