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規模的轟炸機出動,再加上艦隊“鷹眼”預警機的空情偵測,躲在西部海域的俄國航母已經放出了更多戰機前來偵查。
除此之外,就在幾小時前,“華盛頓”號上vfa-142中隊的f/a-18e/f戰機還報告說,在外圍防空巡邏時發現、並擊墜了一架闖入防空圈實施偵察的俄國轟炸機,所有這些跡象似乎都表明,在連續幾天的捉迷藏般對峙之後,北極熊已經逐漸失去了耐心。
如今,俄國人得到了一些情報,就準備動用空中平台來對合眾國艦隊發起攻擊?
既然如此,在舷窗開啟、冷風颼颼的航海艦橋站立了一會兒,順便和值更軍官交談幾句,威廉*普拉特就走下舷梯離開,他已經打定主意,要前往作戰指揮室和參謀們一起擬定具體的戰術方案,對俄國人的攻擊行為,一定要堅決予以反擊。
世界大戰打到今天這局麵,其他戰場的勝負他威廉*普拉特可以不在意,擁有百年榮光的合眾國海軍卻絕對不能退縮,現在既然己方艦載航空兵力量仍然占據一定優勢,俄國佬好死不死的要來試一試,那就讓這些隻會灌伏特加、“烏拉”衝鋒的家夥們好好看看,現代化的海空一體戰是怎麼個打法,可別想著有反艦導彈就能推平一切!
在副官陪同下一路前往艦內電梯,普拉特中將越想越來勁,他很快來到航母厚重甲板與隔艙保護起來的作戰指揮室,對照大幅投影海圖和一眾軍官們討論戰鬥形勢。
麵對俄國人的遠程轟炸機、導彈潛艇與水麵戰艦這三類威脅。按照美國海軍航母戰鬥群的作戰原則。所有人很快達成了一種共識。即便規模龐大的俄國艦隊主動發難,擁有大小三十艘戰艦、二百多架艦載戰鬥機的合眾國航母戰鬥群也不必畏懼,眼下首要任務,還是與敵方艦隊保持距離,一邊加強前沿反潛作業、不讓俄國導彈潛艇摸到近前,一邊增加滯空的“雄貓”與“大黃蜂”戰機數量,在戰鬥群西側形成兩道前後配置的戰鬥機攔截線。
麵對“逆火”的突擊,隻要空中的戰鬥機堅守占位。使用中遠程空空導彈進行迎頭攔截,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俄國空射反艦導彈的威脅。
tu-22m3“逆火”,這些拖著刺目尾焰的大家夥,麵對f-14“雄貓”戰鬥機時,別說很難接近航母戰鬥群,即便有一些僥幸突防成功,他們發射的反艦導彈還可以用第二層防線上的戰鬥機、或者護航艦艇上的艦空導彈係統實施兩輪攔截,再加上艦隊統一協調的電子幹擾,威脅就相對來說就會下降很多。
接下來,隻要抗住一波導彈突襲。進攻節奏被打亂的俄國艦隊就會陷於被動,美軍隻要趁亂派偵察機確定了敵方位置。就可以憑借艦載機的數量優勢發起一波進攻,幾十架掛載“魚叉”的戰機臨空之時,俄國人的防空係統肯定是頂不住的!
想法大概如此,不過真要把這一指令下達到各艦,參謀們卻提出另外一些考慮,認為剛才製定的作戰計劃恐怕還有一些疏漏。
麵對合眾國戰機的攔截線,蜂擁而來的tu-22m3“逆火”,真的會一個勁往前衝嗎?
明知突擊會損失慘重,卻還是一往無前的駕機衝鋒,俄國人雖然號稱“戰鬥民族”,腦袋也不會這樣一根筋,哪怕美國海軍艦隊現在的位置仍在蘇聯岸基戰鬥機的作戰半徑之外,他們也可能會出動艦載機為其提供護航啊。
這樣一來,攔截“逆火”的作戰,就未必像想象中那樣輕鬆了。
基於這種考慮,一番討論後,中將用激光筆在海圖上指指戳戳,對大家簡單說明了自己的計劃,就是倚仗合眾國航母艦載機的數量優勢,在準確判明敵艦隊大概位置的情況下,同時在兩個方向發起行動,分兵兩路,分別攔截“逆火”、和前出發動空襲。
在這方麵,與排水量更大的“尼米茲”級航母相比,俄國人的“第比利斯”級航空母艦搭載戰機數量有限,似乎也沒有多少空對麵打擊能力。
現在,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那些“海側衛”會出現在呼嘯而來的“逆火”轟炸機隊左右,為這些大火炬一樣的家夥保駕護航,進而攔截準備迎頭攔射的u.s.navy戰鬥機,為此威廉*普拉特中將才會計劃展開一場針對俄國水麵艦隊的攻勢,這樣,不論北極熊一方如何決策,雙方戰機的數量差距就在那擺著,說不定就能令俄國人顧此失彼,左右逢源的美國海軍卻可以給伊萬們以沉重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