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表能,劉表的能力出眾,他在荊州迅速勾結上了延中廬縣人蒯良、蒯越及襄陽人蔡瑁等輩,誘殺了宗賊五十五人,勸降了據守襄陽的江夏賊張虎、陳生。
而這張虎則是剛剛被李嵩追趕時候斬殺,就此在表述。
荊州的許多不法郡守縣長聽說了劉表威名,紛紛解下印綬逃走。
接下來,劉表又走了一著妙棋,他一改東漢王朝荊州刺史曆來駐節武陵的做法,以襄陽為據點,築城練兵,不斷擴延勢力,最終執掌荊州八郡,南接五領,北據漢川,地方數千裏,帶甲十餘萬。
?
這之後一直到建安十三年劉表病死,劉表治下的荊州都維持了漢末亂世中難得的和平局麵,當地民眾安居樂業,北方民從不斷避亂來投,一時間,人才鼎盛,其中荀攸、賈詡、繁欽、石韜、孟建、杜畿、王粲、裴潛、杜襲等人都是這個時期來到荊州的。
比較值得一說的是,劉表大規模舉辦官學,任用名士宋忠、司馬徽等人任教,門徒成百上千,諸葛亮、龐統、徐庶、王肅、尹默等等都在荊州官學學習過,荊州學派興旺發達。
所以這裏魏延所說劉表不是荊襄之人雖然正確,但也是在偷換概念,此時的劉表早就把荊州當做了自己的家,如果可以他寧願在這裏無憂無慮的過完一生。
“唉。”文聘也是歎了口氣,然後繼續說道:“主公當年單騎入襄陽是何等威武,可是近幾年,卻被酒色磨滅了意誌,早就沒有了當年的雄心壯誌,唯一的一次出兵竟然是這次,這袁熙現在士如猛虎,絕對不是一個可以招惹的對象。”文聘一開始就是反對劉表出兵,但是劉表卻是被蔡氏兄妹洗腦,認為這是一次逐鹿中原的好機會。
可是江東的孫堅卻是不斷和袁熙修好,不斷的蠶食江東的地盤,劉表卻隻是在江夏止步不前,這次竟然選擇聯合外族準備北上。
“將軍既然也知道這劉表是井底之蛙,為何不就此反了劉表,投靠袁熙,阻止外族入侵,真正的效忠大漢,這不才是作為臣子的畢生之願嗎?”魏延苦口婆心的勸導。
文聘聽著魏延的話,表麵上也是點頭稱是,可是心中已經是有一計湧上心頭,既然這陳留城強取不成,那便智取。
於是文聘表現出一副十分苦惱的樣子對著魏延說道:“實不相瞞,如今襄陽催的緊急,軍書已經是來了很多次,在下也是早就有了投降的意思,但是現在苦於沒有能和袁熙營中搭上話的人。”文聘說的情真意切。
魏延看到這文聘上道了,也是毫不猶豫猶豫的說道:“將軍既然有此心,在下願意前去陳留城中投誠。”魏延抱拳說道。
文聘看到魏延已經上鉤,便也是趕緊上前抱住魏延的雙手,然後說道:“難得文長敢冒此險,事成之後,文長必是最大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