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曾紀澤:談判其實很簡單(3 / 3)

所以,打仗是絕對不行的。

另一派是主和派。然而,當時最有談判能力的李鴻章正在琉球和日本人談判。他認為,這時候不要招惹沙俄,如果沙俄人和日本人聯手侵略,那麼大清兩線作戰就太被動了。所以,他選擇退讓。雖然也是個戰略,但有點喪權辱國。

大清的第一代外交家是在鴉片戰爭中培養出來的。經過二三十年的發展,清朝的外交基本思路為:學戰國時的蘇秦張儀,合縱連橫。晚清名臣張之洞就說過:“沙俄是戰國西邊的秦國,英國是戰國東邊的齊國,我們相當於夾在中間的魏國,我們應該聯合齊國對抗秦國,這樣才有生路。”

但是在曾紀澤看來,這是一派胡言,英國人為什麼要跟你合作?英國人和俄國一直有糾紛那是有特殊原因的。千萬不要指望大國會幫中國仲裁,他們不搗亂就不錯了。

於是,張之洞又想到一個很巧妙的辦法:找一個歐洲的小國出來仲裁。這個國家最好和中國、沙俄沒有關聯,最好和兩國連外交關係都沒有,比如像瑞士、盧森堡之類的國家。但是這種觀點太前衛了,當時的人們理解不了,後來也就不了了之了。

但是吵歸吵,問題還得解決。

最開始,大家為這些事耽誤了好長時間。但是時間不等人,崇厚拿回來的條約是要等著大清通過之後,還要帶回去和沙俄換約——換約的日子馬上就到了。

家貧思孝子,國亂念忠臣。這個時候大清朝中無人,李鴻章作為主和派肯定不能去,那些喊打喊殺的主戰派更不行。

恭親王是見過英法聯軍的厲害的,所以他和太後商量來商量去,合適人選就隻剩下曾紀澤了。

在崇厚回來的半年之後,大清決定委任曾紀澤為出使沙俄大臣。

隻不過這個時候,朝廷已經不抱多大希望了。

大清派的崇厚那叫全權大臣,和國家元首是一樣的,他答應了那就等同於生效。就像一個公司,可能代表公司簽合同的隻是普通員工,但蓋了公章就算數,要不然你每次都派來一個人,回去就翻臉,以後企業之間還有沒有基本的信任?

而且,當時清朝的實力又不如沙俄,一旦激化矛盾引發戰爭,後果會很嚴重。

這基本上等於是一盤死棋:一個弱國,答應了強國的事情,現在不僅要變卦,而且是要虎口奪食,這怎麼可能?而且一不小心,談判失敗,導致兩國開戰,曾紀澤就成了千古罪人了。

這就像是兩個懸崖之間有一根鋼絲,上麵上掛了個蘋果。他不僅要走好鋼絲,還得摘下這個蘋果。

曾紀澤當時也寫了首詩:倉促珠盤玉墩間,待憑口舌鞏河山。

那他能完成任務嗎?曾紀澤在去聖彼得堡的路上臨時定下來一套組合拳,這一套組合拳現在看來,真是漂亮。

將立場性談判轉化成原則性談判

曾紀澤的第一個策略,是將談判從立場性談判轉化成原則性談判。這個概念是《談判力》這本書裏提到的。

所謂立場式談判,就是雙方容易抱著立場不放,就各自立場討價還價。一個說領土完整神聖不可侵犯,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另一個說我駐軍花了錢,你得給錢,而且你們的代表都同意了,你們怎麼能言而無信呢?這樣談判,什麼都談不出來,而且極其耗費時間和精力,最後兩敗俱傷。

《談判力》這本書提出來的是“原則性談判”,或者叫“價值型談判”。就是別抱著立場寸步不讓,逼著對手讓步。大家可以把人和事分開,對來談判的人采取溫和一點的態度,大家定一些彼此認可的原則,就算是談不攏,至少也不能傷和氣。這些原則包括人的基本需求:安全感、經濟利益、歸屬感、獲得他人認同、主宰自己的生活。考慮到這些,會讓對手感覺受到尊重。

曾紀澤在出發的時候,當時的士大夫都要求以戰爭求和平。但是他們不敢和沙俄叫囂,就拿崇厚撒氣。判了斬監候還不算,還要求斬立決。他們的邏輯很神奇:萬一曾紀澤去了俄國之後,步了崇厚的後塵怎麼辦?要不幹脆殺了崇厚,用他的人頭嚇唬住曾紀澤得了。

沙俄公使第一時間聽到崇厚被判了斬監候,馬上就要下旗回國,和清朝斷絕邦交。沙皇還特意給沙俄的談判代表布策頒發了一個獎章,作為對處死崇厚的不滿。

就連英國、法國、德國、美國的公使都覺得斬監候這事有點過分,分明是對沙皇不滿。

後來,雙方的架勢越演越烈。沙俄這邊看大清是這個態度,明擺著就是要毀約,他們也馬上擺出一副喊打喊殺的樣子,軍艦派出來了,在中亞也開始增兵了。而且,他們完全不接受曾紀澤來擔任談判代表,不讓他遞交國書。

曾紀澤從曾國藩那繼承來的一個心法,就是“誠”字訣。

曾國藩和李鴻章之間有過一段神奇的對話:天津教案的時候,曾國藩臨時有事要被調走,臨行前他問接替自己的李鴻章準備怎麼辦。李鴻章說,我和他們打痞子腔,裝無賴,看他們怎麼辦。曾國藩說,這樣不好,凡事還是誠字訣比較好,跟人家實話實說,人家也是人,就算是再強勢,你毫無保留地全盤托出,他們也還是能理解。

從一開始,曾紀澤就是大清唯一一個堅決反對處死崇厚的人,勸說了恭親王很多次。但是那時候大家看太後發火了,無人敢替崇厚說話。這件事就被壓下來了。

這倒是給了曾紀澤一個機會。等曾紀澤到聖彼得堡之後,他就開始有步驟地利用崇厚,把一場立場性談判給變成了原則性談判。而崇厚就是一顆很好的棋子。

他離開倫敦之前,先讓他那個好朋友馬格裏去找記者發表文章,表達一下自己是來談判的,不是來惹事的。等他到聖彼得堡的時候,就開始出第一張牌:讓朝廷免除崇厚的死罪,改成監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