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梁啟超:終身學習,永遠超越自己(1 / 3)

對此,梁啟超自己有個說法,叫“今日之我推翻昨日之我”,還有一個說法叫“不悔少作”,意思是對自己早年間寫的東西不感到後悔。說得好聽點,這叫與時俱進,如果說得難聽一些,他的所作所為就是投機主義,誰身居高位,他就巴結誰。

這就是很多人都不喜歡梁啟超的原因。

但是,如果你生活在100年前,稍微能夠識文斷字,就一定會知道梁啟超,甚至會很崇拜他。他是那個時代中國文壇的第一把交椅。他達到了中國古代士大夫們都拚命追求的一種人生境界:立德、立功、立言。

說立德,梁啟超一輩子不投靠,不攀附。他雖然和各個政治勢力都保持著一定關係,但是並不攀附那些政治關係,從來都沒有什麼政治汙點。

說立言,梁啟超是民國第一啟蒙大師,他寫的文章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

說立功,梁啟超前半生促成戊戌變法,後半生堅定地捍衛民國的憲法。

城頭變幻大王旗,民國的政治家們幾乎都沒有好下場。前麵提到的幾個人裏,張勳和康有為成了跳梁小醜;王國維投湖自盡,殉了大清;楊度也成了慫恿袁世凱稱帝的首惡元凶。但是沒有人說梁啟超有任何政治汙點。

也可以說,他在政治上的變色龍立場,恰恰是他立於不敗之地的秘密。他一直都追著時代的浪潮走,從來不被自己給自己設定的理想和標簽綁架。他一輩子都在講他自己的讀書心得,把讀過的書傳播給當時的中國人。

這就是梁啟超,一個早該過時的人,卻依然能夠影響那麼多的年輕人。直到他去世,那個年代的年輕人都把他作為自己的人生導師。

我們甚至可以說,在整個民國的所有大師裏,隻有梁啟超是這樣:沒有專業領域的學術專著,不迷信任何政體,也有什麼一以貫之的政治主張。他是個地地道道的終身學習者。如果一定要給他貼上一個標簽,可以把他稱為啟蒙大師。

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民國最有名的大知識分子胡適,一生都在模仿梁啟超。梁啟超寫過一篇《三十自述》,胡適也寫了一篇《四十自述》。梁啟超一輩子辦了很多媒體,寫的研究著作卻很少,這一點胡適也學到了。

胡適認為自己特別理解梁啟超,他說自己一輩子沒寫過幾本完整的著作,就是向梁啟超學習。胡適的解釋是,因為他和梁啟超一樣,成名太早,所以很多人都在等著看他們的著作。但是他們成名時畢竟還年輕,積澱不夠,所以不能寫太多東西,這樣容易露餡。所以他們要做的事就是引領風氣之先,做一些拋磚引玉的工作。至於具體紮實的研究,還是留給別人吧。

胡適說的有一定的道理。梁啟超確實很聰明,智商很高。他四五歲的時候就開始讀經,8歲學為文,9歲能綴千言。坊間流傳著很多梁啟超巧對對聯的段子,雖然也未必都是真的,但是從這些段子裏可以看出,梁啟超確實非常有才。

對此,梁啟超自己有個說法,叫“今日之我推翻昨日之我”,還有一個說法叫“不悔少作”,意思是對自己早年間寫的東西不感到後悔。說得好聽點,這叫與時俱進,如果說得難聽一些,他的所作所為就是投機主義,誰身居高位,他就巴結誰。

這就是很多人都不喜歡梁啟超的原因。

但是,如果你生活在100年前,稍微能夠識文斷字,就一定會知道梁啟超,甚至會很崇拜他。他是那個時代中國文壇的第一把交椅。他達到了中國古代士大夫們都拚命追求的一種人生境界:立德、立功、立言。

說立德,梁啟超一輩子不投靠,不攀附。他雖然和各個政治勢力都保持著一定關係,但是並不攀附那些政治關係,從來都沒有什麼政治汙點。

說立言,梁啟超是民國第一啟蒙大師,他寫的文章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

說立功,梁啟超前半生促成戊戌變法,後半生堅定地捍衛民國的憲法。

城頭變幻大王旗,民國的政治家們幾乎都沒有好下場。前麵提到的幾個人裏,張勳和康有為成了跳梁小醜;王國維投湖自盡,殉了大清;楊度也成了慫恿袁世凱稱帝的首惡元凶。但是沒有人說梁啟超有任何政治汙點。

也可以說,他在政治上的變色龍立場,恰恰是他立於不敗之地的秘密。他一直都追著時代的浪潮走,從來不被自己給自己設定的理想和標簽綁架。他一輩子都在講他自己的讀書心得,把讀過的書傳播給當時的中國人。

這就是梁啟超,一個早該過時的人,卻依然能夠影響那麼多的年輕人。直到他去世,那個年代的年輕人都把他作為自己的人生導師。

我們甚至可以說,在整個民國的所有大師裏,隻有梁啟超是這樣:沒有專業領域的學術專著,不迷信任何政體,也有什麼一以貫之的政治主張。他是個地地道道的終身學習者。如果一定要給他貼上一個標簽,可以把他稱為啟蒙大師。

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民國最有名的大知識分子胡適,一生都在模仿梁啟超。梁啟超寫過一篇《三十自述》,胡適也寫了一篇《四十自述》。梁啟超一輩子辦了很多媒體,寫的研究著作卻很少,這一點胡適也學到了。

胡適認為自己特別理解梁啟超,他說自己一輩子沒寫過幾本完整的著作,就是向梁啟超學習。胡適的解釋是,因為他和梁啟超一樣,成名太早,所以很多人都在等著看他們的著作。但是他們成名時畢竟還年輕,積澱不夠,所以不能寫太多東西,這樣容易露餡。所以他們要做的事就是引領風氣之先,做一些拋磚引玉的工作。至於具體紮實的研究,還是留給別人吧。

胡適說的有一定的道理。梁啟超確實很聰明,智商很高。他四五歲的時候就開始讀經,8歲學為文,9歲能綴千言。坊間流傳著很多梁啟超巧對對聯的段子,雖然也未必都是真的,但是從這些段子裏可以看出,梁啟超確實非常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