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陽光日溫暖而又柔和,灑在沉重的城門上都帶著一層柔光一般,兩邊的側門內外進出洛陽城的人們排著長長的隊,當竇家的車隊緩緩駛來停在隊伍的後頭,同眾庶民百姓一起等待入城,並沒有走高門官宦之家行的內側門出城。而百姓們也紛紛議論起來,猜測這是哪家高門貴胄被趕出了洛陽城。大部分的庶民百姓都深信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又看竇家不是流放出京,而是整整齊齊的十幾輛大車,近百名的仆從和護衛,他們都識趣地紛紛的遠離了車隊,讓竇家人先出城。
“三哥送我的那些東西正好是我用得著的,多謝三哥了。若是一切順利,過年前後事情就會落幕。太後娘娘若是寬恕了我,那我就待明年春小舅舅一成親後再回扶風,若是不被寬恕,那我就要冒著風雪回扶風了。”居中的一輛馬車裏,竇瑄和竇慶說著話,車廂靠裏鋪著六層厚的褥子,竇和就躺在上麵,聽竇瑄和竇慶說話。
竇淳貶謫去靈州為官,隻楊氏跟著一道過去了,竇慶和竇瑤並未同行,都跟著竇江夫妻和安老夫人回西北的扶風郡去,竇慶是知道竇瑄的打算的,便將機緣巧合下得到的《百草論》給抄了一本送與了竇瑄,另外又送了他認為適合太後千秋時合適獻上的貴重物件若幹。
那本《百草論》可算是古代植物利用的奇書,量正確則為藥量不正確則為毒,哪怕是常見的一些植物,若是不知道其習性也可對人畜產生影響。說真的,竇瑄初見這本書的時候,還真的驚呆了!她的心跳當時就不正常起來,可是又不敢相信,直到當麵聽竇慶說了,她才放下心來。知道大伯父、二伯父他們都這不知道這本書的存在,又明白三哥想掩人耳目,她可是將書藏得極其隱秘,就是紅線和梁媽媽也不知道。
“楊珣幾次三番下狠手,他就算是送了命也是應該的。不過他終究是齊郡王唯一的嫡子,若是他沒了命,隻怕齊郡王和太後那兒都不會輕易放過。所以阿瑄你下手也別太狠了。”竇慶不太放心地叮囑竇瑄道。
竇瑄心裏其實巴不得讓楊珣徹底完蛋,尤其是在有了這本《百草論》後,之前的計劃也可以更加完善,讓成功率更加高,可以有九成把握讓楊珣“輕易地狗帶”。可是三哥的話確實很有道理,大舅舅對自己的疼愛不過是表麵上而已,楊珣卻是他唯一的嫡子,更是太後的重孫子,要了楊珣的命容易自己脫身卻是難了。
竇瑄點了點頭道:“三哥放心吧,我還想著回扶風過逍遙自在的日子呢,不會下狠手反連累了自己。”
躺在柔軟無比褥子上的竇和其實傷並非外人想象中的重,他畢竟還是孩童,一丈餘高的假山和現代一層樓差不多高,且當時落地處又是草地且是屁\/股和腰背先著地,所以傷勢說起來可是比楊珣還要輕些,隻要好生養著有些震傷的五髒六腑而已。若是真的有性命之憂,竇瑄早就瘋了,哪裏還能顧忌太多,早就和楊珣拚命了。
不過就算傷得不重那也是受傷了,竇江和李氏還是擔心得很,他和竇慶坐的這輛馬車可是竇家最好最平穩的馬車了,就是安老夫人坐的也比不上的。
“姐姐,你一個人留在洛陽可以嗎?也跟我們一道走吧,楊珣那個壞蛋等以後再收拾他就好了。”竇和不舍地對竇瑄道。
竇瑄摸了摸竇和的頭,低聲說:“我一個人留在洛陽有什麼不可以的,小舅舅可是當我是半個主人呢。之前就和你說過了,現在不收拾楊珣,以後就更不好收拾他了。而且我已經和三哥商量妥當了,不會有什麼紕漏的。最遲明年夏天之前我也就回扶風啦。這些日子裏,好生聽二伯和三哥他們的話。”
“明年夏天前啊,好幾個月呢……”竇和撅著嘴戀戀不舍地看著竇瑄,末了才罵起楊珣來,“都怪楊珣,他真是太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