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陛下登基至今二十餘年,算是不錯的開明天子了,一路所見的鄉間在竇瑄眼裏自然是窮困異常的,但是李朗和楊離卻是時不時讚讚陛下的聖明,還說盛世什麼的。如今又聽李朗說起來,竇瑄都不知道該以什麼表情以對了。
楊離大概是瞧見了竇瑄眼裏的不以為然之色,便與她道:“太\/祖開國之時,據說戶部大計天下人口不過四萬戶,但是陛下治理了這麼些年,宏隆十七年的時候,我聽我祖父說過,當時戶部又對天下人口大計,說是翻了三番,共有人口十二萬戶,天下人口達四百萬之多,這其中還不包括一些隱戶。和人口一樣,糧食也是開國之前的好些倍,哪怕鄉間最貧窮的人家,就算是糙米和豆子摻和在一起做口糧,起碼也有口飯吃。”
竇瑄自然聽出了楊離話語中的欽佩之意,不由得笑道:“我倒是忘記了楊姐姐還算是陛下的族人呢。楊姐姐說得不錯,現在確實是比開國那會兒好了許多。”古代的盛世確實就是這樣了,老百姓能吃飽飯就已經不錯了。
李朗插嘴道:“這可不是因為阿離是陛下的族人,陛下確實是位難得的明君呢。”語氣裏和欽佩敬畏之意竟和楊離差不離了。
竇瑄可不會苟同兩個古人的觀點,她隻故意挑了眉頭道:“若是沒有楊叢的事兒,我肯定會同意你們倆的看法的。天下這樣大,肯定不止一個楊叢。楊叢為何能夠做惡?還不是因為陛下信錯了人?”
竇瑄看李朗和楊離都啞口無言了,又添了一句:“就算如你們所說的陛是少有的聖明之君,如今也不好斷然就下了結論。史上許多的帝王,年輕的時候不知道多英明神武了,可年紀大了就老糊塗了的例子可真是數不勝數,陛下到底是難得的聖主還是虎頭蛇尾的帝王,如今可還沒有到蓋棺定論的時候喲。”
被李朗抱在懷裏的小阿成恰好此時醒了,他見自己沒有移動,當即不依了,咿咿呀呀發出聲來,圓溜溜的大眼睛更是直瞅著竇瑄的方向,讓她的心都軟了。
“李表哥,楊姐姐,我們還是別說了,趕緊進城吧,小阿成都急了呢。”竇瑄指著不遠處的武功縣城,忙道。
李朗也是極為疼愛尚在繈褓之中就失了父母的小阿成,聞言對著小阿成哈哈一笑,低頭親了他一口,才大步往前走去。
竇瑄幾個排隊入了武功縣城後,她見街上也頗為熱鬧,到了武功縣。竇瑄瞧著小外甥這幾日裏瘦了許多,提議在武功縣歇息一些時日,置辦一些冬日的衣物還幼兒的用品,最好是能買一輛馬車或者驢車再上路,不然若是在路上遇上了雨雪天那就糟糕了。
不過他們三人身上並沒有太多的錢,就是適合典當的東西也沒有了,竇瑄暗想是不是要想法子賺點錢。
李朗和楊離自然是無二話的,入城後第一件事情是尋了個瞧著還算幹淨的食肆用了頓飯,又尋了店小二打聽了些情況,心裏有了底,出了食肆就去尋住的地方。路上竇瑄和李朗、楊離說了賺點錢的打算,李朗聽了一臉興奮地同意了,楊離則是猶豫地道:“我們三人好似都沒有什麼賺錢的本領啊!”
竇瑄卻是神秘地一笑:“沒關係,我有法子可以賺到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