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好好學習,天天下田(1 / 2)

胖揍一人如飽餐一頓,已經成了李璋的生活必須。

小五的叫聲伴隨著公雞的打鳴打破了這個小莊子的寧靜。感歎著這時代的莊戶人家,不是睡的太死就是涵養太高,換了當年的時候,要是別人天蒙蒙亮就在小區裏打孩子,而那孩子還中氣十足扯著嗓門哇哇大叫的話,出於社會責任感還是發發起床氣,那都是必須要報警的。

既然犯錯了,那就必須向主人家承認錯誤,那是小學生都必須有基本品德,原本便為人師表的李璋自然懂得這個道理。

補踹了躺地上的小五兩腳,伸展了一下筋骨。李璋走出屋子,尋摸著昨天哪位老先生的住處。

“晏子曰:‘此皆力攻勍敵之人也,無長幼之禮。’因請公使人少饋之二桃,曰:‘三子何不計功而食桃?’。”

。。。。。。

“已死矣。”公殮之以服,葬之以士禮焉。”

李璋聽出了是昨天老先生的聲音,便循著聲音走到了草堂簷下,隻見老先生坐在長案之後,案前跪坐幾個十來歲的少年,正在專心的聽著老先生講課。

“是《晏子春秋》裏二桃殺三士的故事。”李璋暗自尋思,這老頭不教好啊,屁大孩子就教著耍計謀。李璋腹黑了一番,前世曾是老師,深知老師在講課時是莊嚴不可侵犯的,要是課室裏的學生打打瞌睡也就罷了,你邊上一個無關的門衛保安掃地阿姨什麼的也敢這時候去打斷,那是要觸黴頭的。於是知趣的站在簷下旁聽起來。

草堂裏的人也仿佛沒有察覺有外人的存在,依舊上課的上課,聽課的聽課。不知不覺已經半個多時辰過去了,李璋站的也有些雙腿發麻,此刻那位老先生也“終於”發現簷下之人的存在。

“這位壯士,老夫正在為劣徒授課。若蒙不棄,不妨進草堂來,也好指正一番。”這話李璋之前聽多了,台上的嘉賓讓你入座,請你指正。用普通話翻譯過來就是“乖乖坐好,不要插嘴。”

“某一介莽夫,怎當得指正二字。隻是。。。。。。”

“哦,隻是什麼?”這時跪坐在邊上一個年齡稍大的孩子問到。

瞧你這臭嘴,沒事你隻是個屁啊。。。。。。李璋有點後悔剛才沒刹住車把後半截說了出去,看著一屋子的人都看著自己,仿佛自己是來踢場子的。

“隻是某年少時也曾粗讀過幾本雜書,聽老先生所講仿佛是齊國景公時晏子之故事。倍感親切,故此在簷下竊聽,還恕冒昧。”

老先生,捏了捏胡須,笑盈盈的打量著依舊赤裸上身,粗布爛褲頭的李璋。

“沒想到壯士也有這番見識,不知壯士對此作何見解?”

李璋眉頭一皺,隻見另一個年約十一、二歲的孩子對他拱手問到。

“這倒黴孩子,你老師還沒發話,你就先出來叫陣了。你上學的時候老師沒教你要謙虛一點嗎?”被這孩子一問,李璋有點愣住了,原本他就是想隨便應付幾句,然後感謝一下老先生搭救之恩雲雲的。

“某不過粗讀了幾句,談不得見解二字,見笑了。”

“既是多年之前讀過,怎會沒有心得體會?壯士莫非輕視我等皆是蒙童,不啃見教?”

“我X,給你點陽光你就真燦爛起來了,我堂堂985畢業,大學教師一枚難不成還怕你一小學生?”李璋有點憋不住了,正欲開口。此時,端坐半天的老先生卻開口。

“亮,不得無禮。老夫複姓司馬,單名一個徽字。劣徒無狀,老夫代為賠禮了。請壯士莫要見怪。”

“司馬徽?”李璋猛得一愣。

“老先生,莫不是那水鏡先生?”

“嗬嗬,老夫正是,這幾個乃老夫小徒,這個是徐庶,這個是石韜,而這兩個乃是我故友諸葛君貢之子,年長者為諸葛瑾,幼者為諸葛亮。”司馬徽一個個的介紹他的弟子,弟子們見先生發話,都規規矩矩的向李璋拱手行禮。

李璋此時的隻覺得嘴巴有點脫臼,腦子有點轉不過彎來。機械似地向行禮的眾人一個個的回禮。到介紹諸葛亮的時候,李璋愣了半天打量這隻到他肚子那麼高的孩子,諸葛亮行禮過後,愣愣的半天沒有給諸葛亮拱手回禮。

“莫不是壯士覺我年紀最幼,不受我禮麼?”

“怎麼會這樣?怎麼會這樣呢?諸葛亮啊,孔明先生啊,算無遺策的孔明先生啊。怎麼會是這麼個屁孩子呢?印象裏的諸葛亮若是隻狡兔,那眼前這個諸葛亮就是個不折不扣的兔崽子。”心中尋思不已,愣愣神硬是沒把諸葛亮這句話聽進去,還是呆愣的看著這諸葛亮。

再智慧的人,此時也畢竟是個孩子,就算學識和謀略已超出同齡人許多,但是爭強好勝這點似乎一個十一、二歲的孩子還是避免不了啊。

“亮,不得無禮。壯士昨日辛苦,想必是勞累了。”司馬徽此時也出來打圓場了。李璋也猛得反應過來,諸葛亮一雙炯炯有神的小眼睛正滴溜溜的看著自己,連忙也拱手行禮。不過小諸葛亮仿佛是真生氣了,有點不太領情啊。